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首先说明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便利性,然后分析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危害,最后提出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优化建议,包括教师要针对不当使用手机"了解诱因,就因施策";学校要建立管理制度并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合理使用或远离手机;家长要积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社会各界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事件开学前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手机在学校内的使用,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评析当今,手机是成年人日常生活必备品,但并不是未成年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必需品。学生在校园里更多的应当是听课学习、动笔写字、阅读书籍、户外锻炼、参与艺术活动、动手实验、交流集会等,而不是盯着自己手机,沉浸在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3.
近日,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 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 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 禁止带入课堂。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能否进行手机移动学习?这是当前与未来国际教育组织、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移动学习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城市中小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与需求。研究认为,从学生角度来看,城市中小学生进行手机移动学习具备可行性,但在需求方面呈现差异性。研究建议,政府、经济、社会领域应合力推进中小学生手机移动学习。应创造教育政策支持环境,推进手机移动学习面向城市试点,面向农村普及;应改善经济与社会支持环境,加快发展手机移动学习产业与社会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5.
苗晓丽 《林区教学》2013,(11):112-113
目前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情景随处可见,给学习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手机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采取积极的策略,以期能消除手机对中小学生的消极负面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手机作为一种现代通讯工具,已经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即使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也有相当部分是持“机”一族。这也成为师生矛盾的特殊导火索。拥有手机的中小学生是否可以把手机带到学校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园,是禁还是管?  相似文献   

7.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反响.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交流沟通工具,同时也逐渐成为中小学生最亲密的"伙伴",它方便了学生与家庭的联系、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加速了信息吸纳,当然,也增添了生活情趣,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手机许多娱乐功能已远...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8日第02版报道:据新华社报道,有代表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亟待在全社会特别是大中学生群体中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这一提议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把急救知识作为常识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体系之中,是快速提升急救知识普及率,提高现场“路人急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相关立法和配套政策存在张力,且不够细化,学校面临“有法难依”的困境。学校行使学生手机管理权力,应遵循教育性优先、合法合规、公平诚信的原则;同时,应尊重学生的财产权、隐私权、通信权和闲暇权等公民权利,充分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中小学应当在充分调查、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校学生手机管理规范,依规处理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情况,将手机管理与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并有效预防学生陷入“手机依赖症”。  相似文献   

10.
胡华 《山东教育》2021,(10):27-27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手机确实给学生带来许多方便,比如可以随时与家长联系,可以借助手机学习有关知识,但因为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不少学生痴迷于用手机打游戏、浏览不健康网页等,既伤害了视力,又影响了学习。手机给学生带来的害处越来越多,可以说,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11.
此木 《家庭教育》2010,(3):48-48
出于健康考虑,法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有关环境法案的修正案,其中包括:“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2.
金力 《小读者》2011,(10):36-36
荷兰专门研究青少年问题的机构——国家媒体与社会研究所.最近在荷兰全国120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在日前公布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说.荷兰中小学学生在学校里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摆弄手机.不专心听课.这已经影响到了荷兰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学生使用的手机一般都带照相和录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并存,社会化双向互动性显著,社会化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化法律意识、平等意识提高。影响中小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体,随着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因素出现了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中小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机制,着重关注学生社交需求、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等,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区层面的干预策略,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这些干预策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提升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主要的信息联络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可以当手表用,智能手机可以当学习机、微机、相机使用,减少了费用开支,可以用手机上网,学习和查询多种知识,手机还可以当字典、词典,学习汉语、英语的好助手,可是智能手机就是一台掌上电脑,使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手机产生依赖,这让孩子能力退步,影响视力,沉溺手机玩游戏、聊QQ、短信聊天,玩空间、耍微信、偶尔看看电影。影响休息,耽误学业,多数家长反应,手机给学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象:对于手机带到学校使用的现象我是不赞成的,几乎每次家长会都与家长就此问题进行沟通,可是就在前几天,我仍然发现自己班里还有几位同学偷偷的使用手机,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手机曾经多次被我代管之后,由家长领回,可仍然我  相似文献   

17.
10月7日,韩国檀国大学医学院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手机的平均年龄是10.4岁;目前,约90%的中小学生在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如沉迷网游、近视率上升、学业成绩下降等,受到广泛关注。对此,教育部办公厅今年年初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随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进行部署,从现实来看产生了实际效果,原本颇有争议的手机管理问题有着尘埃落定之势。  相似文献   

19.
20.
王营 《山东教育》2021,(10):26-26
看了教育部下发的这则通知,笔者不禁想起上学期期中考试后,一位班主任向我倾述的苦恼。本来,他的班级在去年年终考试时成绩还居于年级中游以上水平,但经过疫情期间的网上授课,以及疫情过后通过网络在手机上布置作业的线上教学实践,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如同洪水决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再也难以把控,导致本学期班级成绩在年级倒数。他认为,班级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痴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