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用翻译理论指出译者要基于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基础上,译出原文作者的意图,译者要根据译语读者对世界的认知,译出原文的语用功能,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映了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差异。指示语在语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指示语运用上存在着差异,为使译入语读者易于理解,翻译中有时要进行指示语转换。从语用翻译角度简单对比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指示语,并重点以社会指示语为例探讨语用翻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实用文本,具有本身的一些特点。在汉译英时,应注意旅游双方的语言文化特点的差异,并考虑旅游者的接受心理,作出相应的变通处理。本文提出了旅游资料汉译英的几种具体翻译方法,并讨论了变通这一原则在其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级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译者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英语比较级的汉译,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译者如果对其不细心琢磨,对比较级所在语境不加以区别对待,必然导致其译文为胡译乱译,甚至使其译文与原文精神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4.
翻译讲究“信”、“达”、“雅”,不同文体的翻译有其各自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遵循忠实、通顺,真实地反映原作的艺术现实的艺术性原则及符合译作的本民族的语言习惯的原则等。因此就要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该用何种句式对日语俳句进行汉译,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围绕这一问题,译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翻译句式——汉译时到底该取义还是存形。根据对俳句翻译中形与义的矛盾以及中日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分析,为了如实、完整地传达俳句韵味,汉译时应采取异化译法,尽可能保留俳句原有的句式,亦即用"5、7、5"的句式进行汉译。而由于中日两国语言的特点,这也是完全可行的,该句式也较易为汉语读者所接受,通过"稀释"、"叠字"等手段,也可解决俳句汉译带来的中日语信息量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6.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即目的决定方法,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汉译本进行分析,发现译本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是"充分的"、"可理解的"和"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最理想的标准是内容和形式上全面忠实的"信",语言是内容意义与形式风格的矛盾统一,所以翻译也只能是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既对立又统一的动态关系。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又分属不同语系,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常常是翻译过程中难于处理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尽量保持形义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原语语篇诱发的译语语篇生成过程,译语语篇应符合译语特点。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英汉思维差异的影响,汉英语篇结构也大有不同,要译出自然的译语语篇,就要对源语语篇灵活地进行语篇重构。本文从《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选取一些例子,来简单探讨语篇重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汉语非文学类文本的英译应该遵循用规范的英语准确地传递原文所承载的信息的标准。但是由于原文自身存在的语言不规范、信息不明确等问题,使英译时首先对原文进行信息结构和语言结构重组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料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料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表达形式,既受原语和译语语言规范的制约,还需呈现旅游资料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底蕴.语言规范是旅游资料翻译的形式和法则;文化底蕴是旅游资料翻译的内容和实质;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在旅游资料翻译中,一方面应当采取音译加解释和音译加意译等方法,另一方面也应当尽量表达出其所蕴涵的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传播民族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增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卫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5-127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在英汉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句子成分的定位,这样才能使听众更加顺利的理解原文的语义。本文提出了英汉翻译中一些应当遵循的原则,并举例进行了说明,以使译文更加流畅并符合译语习惯。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译本,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原文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使读者能够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印证了林语堂对译文“美”的要求,充分展现了他在翻译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表达形式和确切含义无时无刻不受其所处语境的制约。在英汉翻译时,原词、句与它对应的译处于中西不同的语境中,因此,当我们进行译选择时,就必须对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运用一定的技巧,从而使译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中西不同的语言习惯及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理解原文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本文从翻译中常遇到的疑难问题着手,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语境与词义的正确选择;中西方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本人认为只有对这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忠实于原文,做到对原文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OPEC的音译名称“欧佩克”和汉语文章中零翻译缩略语的使用曾一度成为某些学者攻击的对象 ,今天它们已经得到广泛的接受。这个事实给我们三点启示 :不应以原则规范外来语的引进 ;同事同物异译并存可以丰富汉语的表现力、有利于汉语择优选用 ;谨慎看待语言污染。  相似文献   

17.
王雪  刘源甫 《海外英语》2012,(7):163-165
英文小说Momentin Peking中服饰描写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格。基于Vershueren顺应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两译本女性服饰翻译,认为服饰翻译应该顺应汉文化习惯性认知方式和接受心理、顺应汉语言习惯性表达结构,遵循顺应论的原则并形成有效的翻译顺应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在翻译界影响很大,不仅被用来翻译文言文,也是外语翻译中的准则。英语散文的翻译,最难的不是语言的翻译,而是如何传递原文所给人的感觉和神韵。也就是其中的"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如何达到"雅"是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翻译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译文“宁信而不顺”倡导异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译文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为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提倡同化。英文汉译应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兼顾汉语读者的可接受程度,进一步优化“异化”的译语,使译文既保持“异国情调”,又符合汉语习惯,“一仆二主”,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的研究和翻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而诗歌的翻译又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翻译活动,应更多考虑其美学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的体现应从翻译要素及相互关系、诗歌语言的比较与使用、不同文化的比较与转换等诸多方面入手,方可保持诗歌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