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学几何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要研究初学几何的学生对几何图形感知的心理因素。本文就这方面谈几个问题。一、图形的错觉初学几何的学生观察图形时常常会产生错觉。例如对图1中的两个三角形,他们凭眼睛的感知,只承认△ABC是等腰三角形,否认△A′B′C′是等腰三角形。产生错觉的原因是:在△A′B′C′中垂直位置的线段A′B′好象比水平位置的线段B′C′短了一点。这种错觉叫做垂直线和水平线错觉。又如图2中线段AB好象比线段CD短一点,这也是一种错觉,叫做谬勒——莱依尔错觉。在应用同一法则证明几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设备条件较差的六班完小。体育器具除了几只皮球、手榴弹以外,其余一无所有。我们动脑筋、想办法自制了体育器具。一、购买了两根毛篙,打了两只铁环,利用两棵大泡桐树,锯了一棵小楝树横绑在大树上,竖起了两根爬竿,让学生活动。二、发动学生带来稻草搓制粗绳两根,吊在爬竿旁边,让学生爬绳。三、每班自制一根稻草拔河绳,别看是稻草的,三十多个学生一齐拔河也不会断。四、编草垫子,双层,中间塞稻草。每班一个垫  相似文献   

3.
《老子》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这一成语便渊源于此。有某种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有中弄错”,产生错觉,同时也会“无中生有”,产生幻觉。所谓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与错觉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是:(一)错觉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幻觉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二)错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幻觉的产生是可以避免的,(三)错觉不会消失,幻觉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消失。(四)错觉是实有的、正常的,幻觉是虚幻的、不正常的;(五)正常人产生错觉,不正常人产生幻觉。  相似文献   

4.
爬竿有益     
爬竿是一项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有的学校在校园里的大树下,常常竖上一些竹竿,一般手腕粗细,下端埋在地上,上端用铁丝牢牢扎在大树枝上,这就是作爬竿运动的“竿”。有的学校因校园里没有大树可以用来扎竹竿,往往作一大木架,并排竖上数根粗细相当的长毛竹,上端则扎在大木架的横梁上。这些竹竿,一般就竖在教室近旁,下课铃响过,学生涌出教室后,不少人常常立即上竿,比赛看谁爬得快,爬得高。这时,爬竿者固然有趣,旁观者也呐喊助威,  相似文献   

5.
错觉描写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错觉予以艺术地再现。那么,什么是错觉呢?错觉就是人的感觉器官集中注意时引起的感知误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除了病态错觉外,正常人的错觉不外乎这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以往生活经验影响下或在对比过程中产生的错觉;一种是在特定心理状态影响下产生的错觉。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审美错觉,就是把客观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深刻体验后所产生的意象变化。我们这里所说的错觉描写即是审美错觉之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力障碍儿童触错觉规律。方法:选用垂直-水平错觉图 形和缪勒-莱依尔错觉图形对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进行错觉对比实验 研究。结果:视力残疾儿童触错觉略高于普通儿童,经差异性显著检验,两 类儿童的触错觉没有显著性差异。错觉因感觉通道及图形不同而存在差异。 视力残疾儿童触错觉、普通儿童的视错觉和触错觉与年龄、性别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视觉的欺骗     
观察是人们认识的开始.观察靠视觉去完成,所以视觉是很重要的.可是, 人的视觉有时会产生错觉,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视觉的欺骗”.下面举几个容易产生错觉的几何图形. 图1中,线段AB和CD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看起来,AB要比CD长一些,实际度量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的长度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8.
错觉歧义是一种心理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对言语信息的解码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这种语言现象同句法歧义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前者表现为同一个言语符号链对某人来说可能产生歧义,而对另外的人来说可能没有歧义,原因在于理解这一言语符号链对人们的预感不同;句法歧义是语法现象,不论谁都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本文从错觉歧义的类型、产生错觉歧义的原因、以及怎样避免错觉歧义现象的发生等方面对错觉歧义作了考察,得出了错觉歧义的三种基本类型——不能卒读的错觉歧义句、语义不通的错觉歧义句、不符合原义的错觉歧义句,分析了产生错觉歧义的三种主要原因——前一语素对后一语素的影响、缺少已知信息的暗示、不实行分词连写,并介绍了避免错觉歧义产生的两种主要方法。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的论点,我们还对本文所选用的例句在一定的范围内作了认真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错觉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有固定倾向的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现象。虽然错视、错味、错触、错嗅、错听和内感性错觉常见于癔症、精神分裂症、各种物质中毒所致精神疾病、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以及伴有轻度意识障碍的病人。但错觉与幻觉完全不同,幻觉是只有在心理变态者或心理障碍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心理上才有的现象,本身就是心理障碍,而错觉本身不是心理障碍,但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却把错觉也列入变态心理,建议将变态心理学感知障碍中的错觉改为错觉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一、有效速度 用公式E=BLv计算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时,v是有效速度,即垂直与磁感线方向的速度. [例1]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一根水平状态的金属棒,现将金属棒以垂直磁场方向的水平速度v0抛出,则金属棒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将( ).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相思情爱文学作品中,运用“心理错觉”来表达丰富而难以言传的相思情感与心理,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心理错觉”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归纳为:时间错觉,误视误听,梦幻梦境。这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能产生含蓄之美,使结构曲折深婉,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错  觉写此题的关键是要审清题意。错觉 ,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所说的错觉含义要宽泛得多。大凡与事实不符的感觉或印象 ,都可以叫做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很多 ,如生理缺陷、精神恍惚、接触短暂 ,或认识流于表面 ,思想方法片面等等。错觉不仅会使人陷于认识上的误区 ,有时甚至会使人陷入尴尬、可笑乃至可悲的境地。但是 ,当人们判定先前的感觉或印象属于错觉时 ,说明他已经获得了新的认识 ,回顾一下变化的过程 ,也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当然 ,错觉并非只…  相似文献   

13.
被洞悉错觉是一种过高地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看穿的错误知觉。它是社会认知领域较新的概念,研究历史仅仅十几年。主要介绍被洞悉错觉的内涵、测量方法、作用、产生原因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拓展被洞悉错觉未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用小棒围三角形,探索“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正好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能否围成三角形”,由于小棒本身的粗细,易导致接头处产生错觉,。研究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往往认为可以围成,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不能围成。  相似文献   

15.
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视错觉、听错觉、空间定位错觉。错觉常导致人们错误地认识事物,使人产生不正确的感受、判断。但是,审美错觉又有着十分特殊、奇妙的作用,有些古诗中的审美对象正是依靠审美错觉才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意义。爱因斯坦说:“对于个人,存在着一种我的时  相似文献   

16.
人类依靠各个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信息,随之产生相应的反应与情绪。但是,感觉器官并不总是靠得住的,由于各种原因,也时有错觉产生。现实生活中,人们竭力避免、纠正的错觉,却受到诗人们的青睐,成为一种独特的描写方法。诗人们的错觉描写手法不一,效果各异,使诗歌创作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7.
谈色彩的错觉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错觉是一种视错觉,本文分析论述了色彩错觉的多种主要表现和影响错觉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公斤铁块比一公斤棉花重";"十厘米长的垂直线段比水平线段长";"甲数比乙数多1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15%"……凡此种种,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并不鲜见。学生为什么出现如此不着边际的、且让我们教师啼笑皆非的"错误"呢?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觉,心理学的解释是:它是知觉的一种,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情况下出现的错误判断,从而产生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知觉。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一个人往往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叫做错觉。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感觉方面。在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中,错觉无处不在。错觉往往因误会而产生,其后果会形成误解,造成隔阂,而错觉消除之后,带给人的感受也许是美丽的、幸福的。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以"错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立意自定;2写出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有真情实感;3文中  相似文献   

20.
错觉与修辞     
一般说来,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官正确感知外界事物,但当人们受到同时并存的其他事物的干扰时,却常常会产生某种错觉,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其中最常见的是感知空间对象产生的视错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错觉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它可能因为有害而成为人们努力消除的对象.例如,在海上飞行时,远处水天一色,分不清天空与海面,飞行员容易产生倒飞错觉而飞入海中,造成机毁人亡.又比如在校对时,由于校对人员的错觉,对错误视而不见,给出版事业带来影响.另一方面,错觉也可能因为有益而成为人们积极利用的对象.例如军事上的伪装,某些服装的设计等等,都是错觉的积极利用的成果.这一方面,在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绘画中对于景物远小近大,远低近高的布置;电影利用似动现象(错觉的一种)拍摄和放映,使静止的摄影变成了活动的画面等.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对于错觉也常常加以积极的利用,使语言大放异彩,成为修辞上的珍品.本文试从修辞学的角度谈谈文学语言中的错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