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真课堂"是以"目标真,内容实、过程活"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以学论教、以学评教"为教学理念的生活课堂。这种课堂既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课堂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它以儿童生活为轴心,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将各方面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经过一年来的尝试,我体会最深的是一个“活”字,即处理教材活、课堂形式活、利用资源活、课堂评价活。一、处理教材活处理教材活,即根据本校学生生活背景、时间、空间等特点灵活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可作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包括三个活动主题,即“上学去”“、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新学校,知道在学校里应该怎么做。孩子从幼儿园…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与活动为主要形式,融综合教育于一体,充分动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要想使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尝试,认为课程教学应以"活"字当头,即处理教材活、运用媒体活、课堂形式活、评价工具活.  相似文献   

4.
“生活—体验”型品德课要求课程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课堂的情景是儿童生活世界的再现,课堂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我们这样生活》以生活、体验为核心指导理念,全课以对比生活,体验生活,反思生活,创造生活为活动轴线,生动诠释了生活—体验型品德课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5.
吴海云 《辅导员》2011,(6):44-45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与活动为主要形式,融综合教育于一体,充分动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要想使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笔者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尝试,认为课程教学应以"活"字当头,即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孩子与大社会亲密接触,学习生活中的"活"知识,近年来,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重要思想,开展"生活课堂"研究,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走进家乡名企"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围绕活动背景、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构建开放的品德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生活》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德育新课程。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前,课程改革已由研究阶段进入到学校实践阶段。它的理念必须由教师通过一堂堂课,一次次活动来诠释、实施。与传统的德育课程不同,《品德与生活》这门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构建生命发展生态课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读新课程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其关键词是:生命、发展、生态。本文主要观点:课堂是课程和教学的时空交集,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生命发展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课堂从创设生态课堂环境入手,秉持民主、效率的管理观,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用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实现生命活在当下、盘算未来,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中共时体悟生命魅力的存在意义,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解读新课程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其关键词是:生命、发展、生态。本文主要观点:课堂是课程和教学的时空交集.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生命发展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课堂从创设生态课堂环境入手.秉持民主、效率的管理观,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用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实现生命活在当下、盘算未来,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中共时体悟生命魅力的存在意义,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一堂思想品德课《在"责任"中长大》为例,谈谈对"活"的课堂的理解。"活"的课堂是以学定教的课堂,"活"的课堂是源于生活的课堂,"活"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且以生活为归宿,而新课改之后的思想品德课堂就是一个展示生活、探讨生活的课堂。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构建创设生活情境式的导入(感悟)——情境探究式的课堂活动(分析)——回归生活的评价(审视与升华)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比如游戏、竞赛等等,从而掌握各种生活能力,对低段儿童而言,活动是启迪智慧,锻炼身体的有力手段。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做什么,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感受,去判断,从而受到启发,并产生自觉实践道德的一种愿望。笔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活动为载体,并通过活动创设活力课堂做了一些探索,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活动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较为密切。而且,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主要以基础的计算、统计和几何知识为主,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的相互渗透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如何相互渗透为探讨对象,并列举一些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型课堂秩序及其重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新型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凸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上课时学生可以打断老师的话,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异议等,着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课堂自由秩序、自觉纪律。重新界定课堂秩序、课堂纪律与学习自由,建构新型课堂秩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诠释课堂生命力课堂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以学习活动为主师生共同生活的时空。作为构建课堂的主体——教师、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课堂的组织、生成、建构等均是通过这两个生命个体完成的。因此,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是具备充盈的生命活力的。所谓生命力,它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6.
静出实效     
张必友 《四川教育》2007,(10):35-35
顾名思义,"课堂活动"当然主要以"动"为主,以有声的说、演、赛、做等为其表现形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也不可忽视的是还有一种无声的活动。如果前者是"动"出课堂实效的话,那么后者则是"静"出实效。热闹绝非活动的专利。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乏"无声的活  相似文献   

17.
立足园本,致力打造有效课堂是我们教学中一直的追求。园本教研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园所管理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有效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笔者以一名业务管理工作者的身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园本教研活动形式,在园本教研这个平台上,运用活研、活析、活思三种策略,引导教师努力发挥自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态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活动即以课堂为依托,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性质,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牢牢把握课堂活动设计的三个要点——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评价,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以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然而,技能的培养与语言的积累密不可分。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笔记,这一重要的课堂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因此,本文把英语课堂笔记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认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