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凤 《天津教育》2013,(12):48-49
目前,“教学反思”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不论是教师的教案、论文还是学校的规划、总结,“教学反思”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写案例者必写之内容、说提高教学质量者必提之措施,对“教学反思”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学反思真的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教师自觉的行动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  相似文献   

2.
樊未晨 《教育文汇》2011,(10):48-51
“我怎么这么倒霉,怎么会摊上这样的爸妈呢?”在被父亲歇斯底里地痛骂了一通之后,宋强几乎崩溃了。  相似文献   

3.
自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来,“语用”教学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一种新风尚,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集体意识和追求。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材中课文角色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会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应该做出哪些相应的教学运作?本文谈个人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
曾经问过不少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语文学习中最难学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答案“文言文”。在不少学生的眼中文言文就成了过山的老虎,阻碍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并且成了影响我们语文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文言文真的就这么难学吗?其实选入我们初中语文课本的都是一些非常浅显的文言文,而且我们的编者也对这些文言文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相似文献   

5.
王伟学 《教师》2012,(23):96-96
“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几乎成了践行课改的标志。没错,课改是要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但绝对不是转变了教学方式就是课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已有很多转变了教学方式的课堂并没有达到课改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林怡 《幼儿教育》2011,(5):14-14
当儿子第一次脸上挂了花回家、见人便委屈得涕泪横流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尽快弄清事实真相:“谁欺负你了?怎么回事?”儿子断断续续地叙述了被欺负的过程。我几乎惊呆了:这还得了!儿子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如何放得下心?  相似文献   

7.
时下,"生态课堂"成了新一轮课改的时髦字眼,几乎成了数学教学的聚焦点和主旋律。众多的教师们都在极力地推崇"数学生态课堂"。然而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叫的"数学生态课堂"?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数学生态课堂"呢?我认为真正的  相似文献   

8.
花果果呼哧呼哧地在天马小镇的街道上奔跑着。 对于她来说,这可真是难得一见的景象。谁不知道花果果是个小淑女、小公主?她怎么可能跑成这样?  相似文献   

9.
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教学经历.一个写作任务布置下去。常常会听到学生们一声叹息:“又要写作文了!”写作文几乎成了时下许多学生挥之不去的心病。于是乎,胡编乱造者有之,移花接木者有之.无病呻吟者有之.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对作文越来越缺乏兴趣.甚至对作文产生了厌倦感。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艺术生的管理确实是一大难题。尤其是非艺术专业毕业的老师,管理艺术生更是难上加难。“艺术生难管理”几乎成了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更好地管理艺术生呢?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笑话:外籍教师正在给我国学生上英语课,一名学生由于感冒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外籍教师关心地问:“How are you?”话音刚落,几乎是同时,该学生手捂鼻子,慌张起来,脱口而出“Fine Thanks,And you?”外籍教师疑惑不解:“Really?”全班哄笑。  相似文献   

12.
一枝粉笔被老师轻而易举地折断了,几乎是悄无声息。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假如是一根铁棒,会被折断吗?不会。粉笔本身太脆弱,它只是由一些石膏粉经过简单加工而成的,它没有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经历,当然比不上铁。由此我想到:“打铁还须自身硬。”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强人,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还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叫他的儿子折一根筷子, 儿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掰断了。老人叫儿子折…  相似文献   

13.
《河北教育》2010,(2):6-39
前言 “我成了一名小学生了!”“我要读书了!”“我要学写字了!”“我要写文章了!”几乎每个小学生一入学时.都会有这样的兴奋,都会有这样的美好愿望.当小学生活快要结束时.你的愿望实现了没有?你是不是达成了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全部学习目标了呢?先别着急回答.我们还是先来梳理回顾并检测一下吧!  相似文献   

14.
摇曳的水仙     
朱国勇 《良师》2010,(10):55-55
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年一度的入学考试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忽然,有一道题几乎吸引了所有考生的眼球。这道题是这样的: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聂懋冰 《四川教育》2010,(12):22-22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呢?置之不理还是设法解决?  相似文献   

16.
田梅 《早期教育》2009,(12):3-3
幼儿绘画作品中几乎如出一辙的房子、太阳、小鸟,让我们这些教育者不得不反思:幼儿的作品为什么成了一张张的复制品?是什么隐藏了儿童独有的个性?怎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潜力呢?  相似文献   

17.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上师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也较活跃,教学效果也不错,各个方面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有人在评课时却比较客气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整节课上学生只在做题时打开过一次课本,是否太少了?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思考。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孩子学说话,始于模仿;学生学习作文,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学话,起始阶段适当进行模仿也是必要的。一句话该怎样写?怎样连句成段,构段成篇?怎样写清楚一件事?怎样阐明一个观点?初学作文的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往往手足无措。在这样的情况下,模仿一篇范文,有时比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十遍‘怎样写’效果还要好。”  相似文献   

19.
也许过去人们一直一相情愿地认为,孩子的世界就是简单的、幼稚的,如同一张白纸,那么蒋方舟的书可能会让许多成年人感到惊诧甚至有些恐慌。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成熟地、平静地谈论着恋爱、月经,丝毫没有大惊小怪。她也坦白地写出了孩子间的钩心斗角,还有对出名,对升官(当班干部)发财的看法。翻翻书的内容:你发育了吗、比胸脯、鱼水缠绵……真是让人头晕目眩。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蒋方舟怎么敢这样写?而且这样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么多?怎么能知道这么多?真的知道这么多吗?  相似文献   

20.
张萍 《现代语文》2007,(5):115-116
邹敬之在《女儿的作业》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女儿的作文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奶奶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