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论述了做好舞蹈差生转化工作的一些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对差生的转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一定要把转差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差生的转化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相似文献   

5.
每个老师对差生这个词并不陌生,甚至对转化差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当班主任这几年中,我用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转差”效果。我的做法是:了解差生的心理特征,做到心中有数。挖掘和调动差生的积极因素,增强自信心。用浓浓的情感化差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家长工作,争取教育合力。转化差生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
山区学生数学学习的氛围不同于城市学生,就山村特点从四个方面谈数学差生转化的尝试:动之以情,给差生一片爱心;晓之以理,使差生由厌学变为乐学;授之以渔,使差生苦学变巧学;勤于鼓励,使差生在表扬声中前进.  相似文献   

7.
转化差生的工作技巧是学校教育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技巧性的一些转差措施或行为.有可能成为差生进步的转折点。我认为转差应做到“六到位”。  相似文献   

8.
山区学生数学学习的氛围不同于城市学生,本文就山村特点从四个方面谈数学差生转化的尝试:动之以情,给差生一片爱心;晓之以理,使差生由厌学变为乐学;授之以渔,使差生苦学变巧学;勤于鼓励,使差生在表扬声中前进。  相似文献   

9.
对差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其核心,而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差生让他们转化就成了关键,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我在实践中对如何转化差生消除差生的心理障碍作了分析研究并找出差的原因,对症下药就能使差生转化.  相似文献   

10.
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差生是后天形成的。形成差生的看法和转化方法。(1)初中数学形成差生的表现主要有几方面;(2)转化差生工作的做法。用爱心作为转差后盾,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中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卑疑惧、意志薄弱、行为不良,这一客观现实,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为此,许多专家出于良好愿望,将所谓的差生,以"后进生""个别生"或"问题生"等概念取而代之。然而,改换名称也掩饰不了"差生"群体依然存在的事实。只有在改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教育方式和策略,才能促进"差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沈耀星 《职教论坛》2002,(22):54-55
一、何为“差生”“差生”是相对于“好生”而言,为管理学生而进行的一种分类。通常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为了区分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好坏,可以把学生分为好生、后进生、问题生和差生四种。“好生”是指各方面表现均较好的学生;“后进生”是指少数几方面不是很好,进步较慢,其它各方面均还好的学生;“问题生”是指各方面表现一般,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但经批评教育后,能认真改正的学生;“差生”则是指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学生。因此,若要给“差生”下定义的话,可表述为“经常重复地犯同一错误,…  相似文献   

14.
谷永强 《成才之路》2010,(32):43-44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加快了两极分化,使其更趋于早期化,剐开始就有许多同学掉队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力缩小两极分化,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除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予以特别关注外,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活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中学教育中转化差生的教育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要做得好、有效果必须有正确的科学方法,这主要是一、关注他们的心理及情感;二、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三、帮助他们寻找差距,建立学习目标和给予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到几点经验,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
20多年的从教经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摸索出了一些转化差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我也认识到差生作为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教育对象,在新的社会形势及教育思想下,更有加强研究的实际意义,下面我粗略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