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要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和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言法则: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微来微往     
《母婴世界》2013,(6):14-14
母婴世界【六种“育儿方法”是错的】1、你唱红脸我唱白脸:家教要求一致。2、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愿望:让孩子学会克制。3、事事包办:放手培养孩子独立性。4、学习占据生活全部:注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5、总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欣赏孩子的闪光点。6、孩子遇到挫折一味指责: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相似文献   

3.
在我从事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有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给了我发现促使孩子进步支点的经验总结:支点一:老师找他谈话,以便于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支点二:找到问题的原因后,积极找寻解决的方法。支点三:在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支点四:抓住机会充分展现孩子的优点,为孩子树立信心和尊严。支点五:有了理想的孩子自然会发奋图强,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就会犯错。  相似文献   

4.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争。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人之前,管束不光是父母的权力,也是责任。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与女儿一起看少儿节目《大风车》,主持人问现场的小朋友,“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小朋友众说纷坛:“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是个漂亮的孩子”;“我是个淘气的孩子”;“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我问女儿:“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按你自己想的说。”女儿先说:“我是个漂亮的孩子。”然后又说:“我是最好的孩子”。我感觉很欣慰。这说明孩子对自我的意识是不错的。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它是后天的产物,和意识一样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简单来说包括:“我…  相似文献   

6.
一缕飘香 《家长》2013,(10):20-22
那天,东东的妈妈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孩子放学回来后,我发现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上有一项作业内容被重重地涂抹掉了,仔细辨认后,才知道是“订正数学试卷”几个字。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涂掉了,他说试卷没发,不用做了。我接着问是什么时候考的,孩子随口说:“昨天。”恰好我偶然得知前一天数学老师没来,就对孩子说:“不对吧?”孩子又改口说:“周一。”后来,我在孩子的书包里看到一张没有做完的试卷,问是什么时候的,孩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觉得孩子稀里糊涂的。  相似文献   

7.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什么事情啊?”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什么时候?”孩子:“刚才。”竺爷爷:“是第一朵吗?”孩子:“是。”这段话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中的片段,看似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8.
开学第一天,我开车进入学校停车场,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指挥交通,我的车停好后他帮我们打开车门,说:"早上好!"我想他大概是管交通的校工。下午来接孩子,他又特意把孩子带到我的车边,一边给他开车门,一边问:"今天过得开心吗?"孩子说:"开心。"他说:"那你们明天还来吧?"孩子说:"还来。"他又对我说:"开车小心。"等他离开了,我问孩子:"他是校工吧?"孩子说:"好像是校长。"  相似文献   

9.
在平常和家长的交流中,听到不少这样的问话:“老师,你说我那孩子是怎么回事,让他去做点什么事,他总是说:‘我不行’或者说‘我不会’。”。其实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到底怎样才能让他们自信起来呢?这些家长的共同点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身上、而从来不曾想过:“孩子的不自信和我有没有关系呢”。现在的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孩子的不自信的根源是家长过分不信任或挑剔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爱读书的孩子不容易学坏。”有人说:“学琴的孩子不容易学坏。”有人说:“会下棋的孩子不容易学坏。”类似的说法可能还有很多种,实际上,这些说法传达的是相同的信息:有正当、良好爱好的孩子不容易学坏。爱好是孩子的自然选择,爱好会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处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20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保持至少20码的距离。4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4,(30):7-7
作为家长,应当认识到:自己只是孩子的亲人和朋友,应当以孩子的身心成长为重,和孩子的交往中,尊重事实,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引导孩子而不是替代;作为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也需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情商、智商和法商,并且自己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成长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初识“担当” 参加“国培”学习时,一位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日本孩子坐在一起介绍各自学校的情况。中国孩子问日本孩子:“你在班内担任什么职务?”日本孩子自豪地说:“我是担当,擦黑板担当。”  相似文献   

14.
我爱北京天安门:仔细思考了一下老师与各位的话,这些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光明老师:是!我们过分的爱与护,让孩子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也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以后会注意。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光明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上,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的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5.
李毅 《湖南教育》2013,(11):43-43
高一军训报道那天,看着家长把孩子交给我,心中百感交集。我读着家长的期盼:我交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他(她)是我全部的希望,全部的梦,全部的生命;我读着家长的目光:我交给你的又只是一个孩子,是懵懵懂懂而又满怀疑问的孩子……我也不停在思索:明天,我能还给家长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劳动能使人变得聪明。从小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劳动习惯,也有些窍门,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电话咨询家教热线:(010)68455875咨询时间:每周六(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儿童好动就是多动症吗?我们孩子是个男孩,今年上一年级了。老师说他上课总是乱动,很难安静下来。孩子回到家里,学习也不专心,就是看电视时候能安静下来。孩子简直像是得了多动症,我们该怎么办?马志国:您可别随便把孩子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画了等号。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好动,很像多动症,但是并非都是多动症。  相似文献   

18.
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安格列卡·法斯博士说:“孩子自愿做的和给他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他们提前发出的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孩子在出生后头几个月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学习过程,并且形成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因此,你要注意孩子的下列表现:音乐。唱歌会使孩子变得对节奏敏感。有些母亲不知道这一点:孩子在几乎还站立不稳时就会按音乐的节奏摇晃。播放孩子熟悉的乐曲时,他就会鼓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特殊的音乐天赋。法斯博士说:“听音乐是一回事,音乐天…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生活?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