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虹 《教育与职业》2015,(4):106-107
范文澜早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曾任蔡元培先生的私人秘书.民主革命时期,他参加五卅运动,积极投身民族救亡运动.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后,先后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华北大学副校长和北方大学校长等职,并主持编纂了《中国通史简编》.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史学研究和史学著作编纂工作之中,先后出版了多本史学专著,为我国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被时人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同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积极致力于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教育传播,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瞿林东,1937年生,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取研究生,师从白寿彝教授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主编。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以及《史学导论》(合著)等专著,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2005年上半年,邹兆辰教授对瞿林东先生进行了访谈,2005年11月又补充了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万军 《历史教学问题》2007,(2):82-85,47
坪井九马三,生于1858,卒于1936年。早年留学德国,深受当时兰克学派观点的影响。后归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当时的东京大学“史学科”执教,并著有《史学研究法》一书。他是近代日本著名史学家,被有关学者誉为“日本近代史学理论的奠基者。”[1](p.244)本文主要就坪氏《史学研究法》中关于史学分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轨迹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山本晴义私立大阪经济大学哲学教授。一九二五年生。早稻田大学毕业。一九五九年日本唯物论研究会创设时的全国委员。亲苏派。支持志贺义雄等的“日本之声”派。小野义彦大阪市立大学经济学院日本经济史教授。一九一四年生。京都大学经济系毕业。  相似文献   

5.
名家书画     
《中国教师》2009,(10):F0003-F0003
<正>王元军,1 965年生于山东莱西。1 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 999年在中华书局任编辑,1 999-2001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所做博士后,后留书法所任教至今。先后师从于赵文润、黎虎、欧阳中石等先生。发表史学、书  相似文献   

6.
郑天挺 ( 1 899——— 1 981 ) ,原名庆 ,字毅生 ,福建长乐人。 1 91 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系 ,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 92 1年毕业后 ,参与筹建厦门大学。 1 92 2年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 ,并参加整理明清档案 ,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1 95 2年后任教于南开大学。 1 933— 1 937年任北大秘书长 ,主持校务工作。西南联大期间 ,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副所长 ,兼联大总务长。自 1 94 6年北大复原至 1 95 0年 ,任史学系系主任及校秘书长等职。 1 95 2年奉调南开大学 ,先后任历史系系主任、明清史研究室主任 ,并曾任南开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7.
饶宗颐先生治史的“通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堂饶宗颐先生学识渊博,治学范围宽广,几无际涯,是国际汉学界公认的一位权威学者。诚如季羡林先生所称誉的,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和经学家,又精通书法、绘画,在这些领域都有卓著的建树。本文仅就《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中若干代表性论著,谈谈我对饶先生治史“通识”的感想,就教于选堂先生和诸位读者。  相似文献   

8.
文化处岩佐敬昭先生来中国任职正值北京“非典肆虐”之时,是否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一番寒暄拉近了主客的距离,岩佐敬昭开始自我介绍:“我毕业于东京大学的教育学部,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要消除日本各大学来中国做宣传的顾虑,告诉他们中国已经战胜了“非典”,到中国来做留学宣传是安全可靠的。”由于事先得到了记者的采访提纲,面对记者,正襟危坐的岩佐先生无需提问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9.
致力于祖国语文的推展施仲谋博士简介广东/张国生施仲谋先生祖籍福建晋江,1955年出生于香港,197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副修日文。其后又考取教育文凭、哲学硕士、文学硕士、教育博士等学位。施仲谋博士曾在中学任教五年,在语文教育学院任...  相似文献   

10.
戴显群,男,1949年11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8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黄永年教授学习唐代史和中国历史献学,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史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盟福建师范大学总支常务副主委、仓山区政协常委、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袁宝玉 《文教资料》2007,(11):69-70
一、吕叔湘其人张寿康先生说:“吕叔湘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我认为,这一评价很恰切,很公允。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生于1904年12月24日。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曾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等校任教。  相似文献   

12.
尹达先生的人生道路和学术道路,深受郭沫若、梁思永二人的影响,走出一条“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的学术贡献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以《新石器时代》、《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史学发展史》三本著作为代表。重视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是其走“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形成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沟通考古与史学,将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史学大师范文澜的早期革命生涯与学术生涯都与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范文澜1917年在北京大学文科毕业。1922年来天津,在南开中学和大学任教。1925年起专任大学教职。这年,在天津投入“五卅”爱国运动,参加群众游行活动。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南开大学学生支部书记。当时,教员中还没有支部,他实际是被任为天津南开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教授风采     
张光华教授 张光华,男,安徽省砀山县人,1972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十学位,并于2003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十和博士学位。2003年以来任教于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担任“史学概论”“版本目录学”“中国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原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南开大学总务长、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日本史专家、《历史教学》杂志原总编辑吴廷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2月3日14时不幸逝世,享年93岁。吴廷趚,男,汉族,1910年7月出生,浙江绍兴人。资深民盟盟员、中共党员。吴廷趚先生1929年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兼修日本文学。1931年加入北平反帝大同盟及抗日救国十八团。“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组织的北大学生南下示威团,在南京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现京都大学)史学科,1936年毕业回国,…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开好一门课对于培养学生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艳祖恩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外国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熔教学科研于一炉,兹发表一组本校政史系九四级部分学生对夏先生“外国史学史”课的评说,借此引起对教学法的兴趣与探究,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有助于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吕思勉“经世致用”的史学观与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学、新史学、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吕思勉先生“经世致用”史学观的理论基础。“研究学问,为当世效实用”、“讴歌进化,寄希望于未来”是吕氏“经世致用”的两大特征。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时论性文章,倡言社会改革,在学校建设和改革、饮食革命、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自台湾学者周梁楷先生把“影视史学”引入中国后,便得到许多优秀史学家的积极回应,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出台。但是,目前中国学界对影视史学的研究还有一些亟待解决之处。文章力求在总结回顾前辈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期望有助于影视史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多年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所共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现有各种“史学概论”只是一种“拼盘”式教程,不是一门按“科学学”原则建构的理论性学科。作为“科学学”在史学领域的萌发,也曾有个别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史学学”命题,但未见“史学学”著作问世。不过,我们现在惊喜地发现,赵兴彬先生的《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在“润物细无声”中问世了。  相似文献   

20.
汪荣宝是新史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发表了《史学概论》,对史学的性质、定义、特点和方法进行了阐释。此外,他还运用新的史学理念和史料来进行史学研究,发表史传文章;任教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期间,编写了清史讲义。他的著述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关怀,显示出扎实的旧学功底和以史为鉴的治学旨趣。他的史学活动及成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新史学"阶段中国史学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