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经》内容庞杂,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关于论辩的,人们一般把这一部分看作是逻辑学著作,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从修辞的角度看,这一部分又蕴涵着丰富的修辞思想。其论辩修辞思想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论辩修辞宗旨;论辩修辞方式;论辩方法。  相似文献   

2.
《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体现在:善于设譬引喻,运用类比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擅长设置"陷阱",引君入瓮;字斟句酌,明确其含义,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当遇见对方提出两难问题时,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再转变对方的观点,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先提出问题使对方承认,然后揭示该问题所蕴涵的结论,使对方不能不接受;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法论辩。  相似文献   

3.
云红 《考试周刊》2011,(39):29-31
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成功因素之一是对修辞论辩的卓越运用。本文简要阐述修辞论辩的组成部分修辞——理性论辩、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对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中的修辞理性论辩(归纳论辩、比较论辩、因果论辩、例证论辩)、信誉论辩(诉诸本人信誉的论辩、诉诸第三者信誉的论辩)及情感论辩(诉诸流行论辩、诉诸怜悯的论辩)进行文本分析,旨在阐释长期被忽视的修辞论辩在演说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彰显修辞论辩所具备的强大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云红 《考试周刊》2012,(45):14-17
本文主要阐述修辞论辩中长期被忽视的信誉论辩、情感论辩概念。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是修辞论辩不可或缺的成分。当对立观点平分秋色,不分轩轾,处于胶着状态时,这两种论辩往往起到区别胜负的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这两种形式的论辩进行文本分析,彰显修辞论辩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演说家、论辩家,其论辩语言蕴含着巨大的内在魅力,这种魅力在其重要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试图从思想的迫人力、逻的征服力、艺术的吸引力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当代论证理论中"论辩术"之理论视角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一种以语用论辩术理论为代表,将"论辩术"外化为论证活动的程序与规则,另一种以非形式逻辑理论为代表,将"论辩术"内化为论证成果的属性或品质.对这两种"论辩术"的解析将揭示出语用论辩术与非形式逻辑在规范性理论之建构与情境性实践之关注间的深层差异,同时也展现出其自身在谬误研究及论证界定等当代论证研究议题上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通过批判性讨论合理解决正反双方意见分歧是语用论辩学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论辩话语中,论辩者不仅要遵守合理性标准,还会努力通过修辞策略使论辩结果对自己最有效。鉴于此,语用论辩学近年来逐步尝试修辞维度的理论拓展,提出了"策略操控"概念及其分析方法。以策略操控概念为核心的语用论辩学拓展理论凸显了论辩者为实现论辩合理性和论辩有效性的微妙平衡而在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方面的运筹帷幄,对法律、政治、医疗等交际领域的论辩话语实践均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后续研究应在哲学、理论、实证、分析和实践五个层面上深入探究策略操控现象,并进一步完善其语境分析、修辞分析和谬误识别标准。  相似文献   

8.
威佛的论辩理论常被修辞批评者用作分析修辞论述时的工具.本文尝试使用威佛的论辩理论分析政治演讲中的论述,以发现不同论辩方式在政治演讲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论辩"专题(单元)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第一个专题,论辩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文体之一,论辩文有论有辩,"论"重在树立论点,严密论证;"辩"则带有辩驳、辩说的意味。唐宋八大家的论辩文无论在结构上、语言上还是思想上都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0.
孟子散评议很讲究论辩艺术:从章的气势、论辩方法、语言技巧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论辩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朱小慧 《考试周刊》2012,(90):34-34
论辩,是观点对立的双方就同一问题进行争论.以说服或驳倒对方为目的的言语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论辩不一定要争出结论和输赢,重在语言的交锋。“胸藏万汇凭吞吐”,就能“笔有千钧任歙张”。论辩是开发学生潜力的“挖掘机”,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在虚心涵泳、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提高感悟水平:论辩是出现争议时的“缓冲剂”,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能纠正一些偏激想法;论辩是阅读平台上的“助推器”,有争论才有主见.有发现才有创新。  相似文献   

12.
贾红莲 《学语文》2000,(3):15-16
众所周知,孟子散文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论辩色彩。在论辩中,他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揣测对方的心理,巧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并且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一节中,梁惠王觉得自己移民转谷、用心忧民、政绩突出。但他的人民并没有增多,开篇便充满了一腔委屈与不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先秦时代是产生论辩的时代,各种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中都充盈着合理性的论辩精神。这种论辩精神对于当今世界的国际交往,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其一是当今世界的国际交往需要合理性的论辩精神;其二是在当今世界的国际交往中需要确定真实有效的假设性前提。这不仅是国际交往中必须要消除"终极公理"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国际交往中合理性的论辩精神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论辩是中西方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即古希腊"逻辑学"、印度的"因明学"、中国的"名辩学"。论辩为什么会久经不衰,它与思维的关系是什么,它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如何利用论辩的思想和方法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论文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人在论辩中的存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这一关系到"论辩—思维"之间关系,涉及到"认知博弈中人的精神生长"的基本问题。研究发现:从论辩与思维的关系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从论辩的角度来关注现实生活,人类思考就是一个"内在论辩"的过程。论辩不仅提高了思考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思考的质量。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心智,具有"论辩性"的心智只有在对话教育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建议在对话教育实践中,活动前与"文本"进行对话,活动中与"他人"进行对话,活动后与"自己"进行对话,以便对"论辩性"的心智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5.
《孟子》论辩艺术成就表现在:逻辑严密;在说理中,运用大量譬喻;简明、形象的语言;学识渊博,挥洒自如。巧于应变。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部散文集,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学术思想和高超的论辩艺术,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主要表现在主体风格和表达形式两方面,其散文中的民本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一生以继承孔子之业、宣扬儒家道统自任。他周游列国,对各国国君宣传其"仁政"、"王道"思想,同各种非儒的思想进行论辩。今天的很多成语就源自于孟子的这些论辩活动,其中表达了孟子的关于君王为政、个人修身等见解,体现了孟子铁肩担道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墨家辩学是我国古代名辩理论的主要部分。根据墨家辩学中的有关知识,联系现代论辩理论中的“承认”说,可以得到一种认识:进行论辩是为了“争胜”;要能“争胜”,就要注意在论辩中“取当”;所谓“取当”,也就是要注意在论辩过程中谋求“承认”。  相似文献   

19.
在论战中形成的论辩艺术——谈孟子辩术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二方面对孟子的论辩艺术进行论述。一方面 ,从孟子当时所处的社会变革的大环境 ,分析了孟子论辩艺术的具体形成 ,说明了孟子“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的客观现实 ;另一方面 ,从《孟子》七篇中采撷若干史料分析孟子论辩方法的具体运用 ,说明孟子论辩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孟子是战国时代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最突出的特征,其论辩技巧主要有避其锋芒术、欲擒故纵术、引君入縠术、比附说理术、层层追问术、铺陈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