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法律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为高校贫困大学生提供50%的贴息,由商业银行具体承办的一种商业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为贫困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遭遇着重重困难。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依法规范银行、学校和学生的相关行为,是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9月1日起国家助学贷款在我省正式启动 ,我省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都可申请由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今年我省主要由工商银行作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先期开办行。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生发放的 ,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并由教育部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给予贴息的贷款。此种贷款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 ,其余50%由学生个人承担。8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 ,要求各地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学生不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但可以申请一般的商业性助学贷款。”教育部的有关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了有关助学政策。据悉,助学贷款从今年起,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种:前者指由中国工商银行等4家银行开办,国家财政贴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助学贷款,其利息50%由国家各级财政给予补贴,借款的学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学生不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但可以申请一般的商业性助学贷款。”教育部的有关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了有关助学政策。据悉,助学贷款从今年起,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种:前者指由中国工商银行等4家银行开办,国家财政贴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助学贷款,其利息50%由国家各级财政给予补贴,借款的学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通过对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是面向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由政府贴息、商业银行出资并负责发放和回收的一种无需担保的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旨在帮助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是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帮助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并完成学业的政策举措[1]。由于它的级  相似文献   

7.
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真正起步于1999年。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确定从1999年9月1日开始由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试点。但在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从防范贷款风险的要求出发,制定了相关担保人的规定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到1999年底,助学贷款这项新业务在试点城市中央所属高校只发放了400多万元,国家贴息资金仅支出680万元。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生发放的无需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9.
周胜良  邢亮 《教书育人》2002,(18):30-31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优惠政策,一是无需经济担保,二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贴息50%。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于1998年正式出台,1999年北京等8个大城市进行了试点,2000年推向全国。此举被誉为高等教育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高等教育界也认为,无论是与社会无偿捐助,还是与学校减免学杂费等…  相似文献   

10.
一、财政贴息的“助学贷款”制度的演变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这项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措施,这一措施在有效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促性和谐校园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违约风险高等问题。本文以广东G大为例,探讨学校在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中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而开办的具有个人消费性质的信用贷款.自实施以来,由商业银行采用商业化手段运作这一具有很强政策性的业务,虽然帮助不少贫困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但实施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回顾了国家助学贷款经历的发展历程。分析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现状的原因,对目前讨论比较多且有代表性的几种解决方案进行逐一分析、对比.找出各自优缺点,尝试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助学贷款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99年第4季度开始在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八城市试办了有国家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其他一些金融机构也相继开办了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针对实施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又分别于2000年2月制定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8月制定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对这两个补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均予以转发。现在,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问:什么是国家助学贷款?答:家助学贷款是银行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的,于支付其学费和生活费,由财政给予贴息的人民币贷款。问:家助学贷款有哪几种?答:家助学贷款按财政贴息的来源不同,分为由中央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和由地方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两类,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在学校是中央部委所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来判断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来源;学校是否提供担保国家助学贷款,又可分为无担保的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学生经学校介绍人和见证人推荐,凭个人信誉申请发放…  相似文献   

15.
裴建红 《江西教育》2005,(13):46-47
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真正起步于1999年.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确定从1999年9月1日开始由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试点.但在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从防范贷款风险的要求出发,制定了相关担保人的规定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到1999年底,助学贷款这项新业务在试点城市中央所属高校只发放了400多万元,国家贴息资金仅支出680万元.因此,200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对助学贷款政策再一次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探索出一种新的助学贷款模式——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并将其作为校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身份认定、手续办理、信用约束等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这项政策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安排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商业银行不愿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原因、为什么现阶段由商业银行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家政策性银行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这些问题,并得出结论:要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问题,除了要从完善个人信用系统、简化办理手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着手以外,还必须从经办银行这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具有重要意义,能使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将促使人民进一步转变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确立投资收益对等关系;将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树立节俭意识,有利于他们良好品行的形成。但这项贷款中有许多问题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成本过大等尚待解决。对此,国家助学贷款要进一步加大该项贷款的政策扶植力度;要加快建立完善个人信用体系,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改进管理方式,强化各银行之间的协作关系;国家助学贷款要明确大学生家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更多的家境贫寒的优秀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联合制作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逐渐成为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的途径,国家助学贷款不但能帮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还对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激励作用。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新时期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以使其强化激励作用等三个方面对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更加机制化、体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实行的是无担保、靠信用维持的方式,因此出现了贷款大学生中不按时还贷的失信现象,其危害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应采取两课教育、校园文化浸润等系列措施.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使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能得到彻底的改变.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