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青春     
每当看到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我就禁不住怦然心动,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再年轻20或30年,那该多好啊!然而,时光不会倒流,青春不会再来。但又换一个角度想,我也曾经拥有过青春,也拥有过激情和梦想。 现在清点人生历程,却不难发现:昔日的梦想有许多没能实现,昔日的激情也消耗殆尽,空留些许遗憾;仔细盘点人生,却留下了许多醒目的脚印,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自己汗水和心血砥砺而成的,因而又有几分欣慰。  相似文献   

2.
读书苦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绛 《中文自修》2004,(1):51-52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  相似文献   

3.
读书苦乐     
杨绛 《教育文汇》2004,(7):44-44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4.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很喜欢这两句话。为什么喜欢?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觉得它内在含蓄,外在优美,耐人寻味。把它写在宣纸上显得挺潇洒,编在诗中显得有意境,体现在生活中,别有一番情趣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业余读书     
业余读书是相对于职业读书而言的。按照鲁迅的解释,这种读书是一种嗜好,“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因此,它的鲜明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相似文献   

6.
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有了鲜花绿树,才有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一望无垠;有了海涛浪花,才有烟波浩渺……于是,我在感动的养分中成长,学会了感悟生命——这道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的剧目。  相似文献   

7.
读书三题     
情感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折射,它既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更体现着道德和理想的高下.我们虽然不能以“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来抑制人们的情趣爱好,但也不可放荡无羁,纵其邪恶。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个文明社会,谁都必须在法律和首先的规范下,修养自我,做个“堂堂正正”的人。选择读书做学问作为自己的情趣.可以说是人们的一大  相似文献   

8.
读书的境界     
读书乃是人生一大乐事,于茶余饭后,闲日暇时,信手拈来,随意翻翻,是一种消遣方式;更多时候,读书,需有一种“物我合一、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阮直 《教书育人》2005,(1):107-107
抛开为功名,为学历的读书不论,我们每个读书人都有一种潜在的意识,决定着我们对书的选择——这就是寻找灵魂的对应点。  相似文献   

10.
漫谈读书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希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一道,最是纷纭。晨读者倡“五更鸡”之说,依时令者又有“读经”、“读史”之辨。昨夜于枕上听了一夜春雨,不禁满心喜悦。不是因为晓起有一枝两枝的杏花可看,只因为我喜欢在雨天读书。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对爱读书的女人总是特别地心存好感。积多年的观察结果,发现那些被归纳为“有味道”的女子中,大多是爱读书的女人。你想,一个女人,在读过足够的好书之后,会变得优秀,因为书给了她底蕴,熏陶了她至纯的情感,使她变得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因而,她就有了一般女人没有的那种味道。在今天还有几个女人能静下心来读书呢?闲暇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逛商场,上美容院,打麻将,漂亮女人尤其如此。因为,漂亮女人深受上帝的宠爱,爱美的上帝早已为她们准备好了她们梦想的一切,她们不必点灯熬油地拼命读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一个尽可能好的将来,…  相似文献   

13.
人生感悟     
烦恼和快乐,是两粒生命的种子;在心田上播撒什么种子,生活之树上便会结出什么果子。  相似文献   

14.
感悟时间     
与时间有关的比喻总是意味深长,手头就有一句:“人的一生其实只有三天,这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自然,这三天中,最重要的是“今天”,只要抓紧“今天”认真总结“昨天”的教训或经验,并为“明天”的丰收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能最终赢得“明天”的丰收  相似文献   

15.
读书 感悟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就十分强调感悟,诵读体味是感悟文章的基本策略,古人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感悟的经验,其核心是重读、重思。例如,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苟子在《劝学》中指出,读书应“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以说,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诵读感悟之妙用。从上课伊始,我就从读与思着手。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结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往今来,流传过多少交朋友,切磋学问的佳话啊。马克思和恩格斯、李白和杜甫、鲁迅和瞿秋白等等。他们之间肝胆相照的友谊使人感动,他们之间在学术上互帮互补、并肩共进的治学精神,也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朱仲玉所著《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叫萧颖士的神童,四岁就能写文章,读书过目不忘。他早年与颜真卿、李华、陆据、柳芳等人结为好友,互相勉励,共同研究学问,一时传为美谈。有一次萧颖士和李华、陆据同游洛阳龙门,一起读路旁的碑文。萧颖士读一遍就能背诵,李华读两遍…  相似文献   

17.
读书联摭谈     
“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悌为先。”诗书为人间最宝贵之物,自当倍加爱惜,用心攻读。“闻鸡晨起舞,借萤夜读书。”据古书记载,汉人车  相似文献   

18.
读书是铂金     
有人说,活着便是一种美好。世纪老人巴金说:人不能单单靠吃米活着。世界是同样的世界,生命是同样的生命,万千人生却有千万种不同的活法。毕竟,人在天地间不仅仅为了活着。的确,在如此丰富、如此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精神的家园需要固守,读书便是这个家园中一个知心的伴侣。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而一次生命不能把你心海中的动因全都激发起来,读书则可以给你更多的生命观照。与书相处的时候,我们可以跳出尘世的烦恼,与古人游,与智者游,可以在想像中自由翱翔。它让你借助自己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20.
周远喜 《师道》2004,(6):45-45
每每遇到同龄人如数家珍般的谈及自己年少时的读书生活,每每见到四五岁的小孩就能背唐诗宋词,十一二岁就能写小说、出诗集,在顿生仰慕之情的同时,我禁不住汗颜———我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竟是一片空白。我决不是那种天资愚钝、生性顽劣、见书就头疼的家伙,也决不是那种对书兴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