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质朴乡村打下基础1996年,19岁的我从江苏省武进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完小教书。"完小"这个词现在说来已经比较陌生了,其实就是一所有着六个年级的小学,不满六个年级的小学只能称为"村小"。这所学校加上我只有5个有正式编制的教师,其他都是代课教师。我的工作是三年级包班,除了音乐不教,其他都要教,一周23节课。  相似文献   

2.
无悔的选择     
1997年9月,我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山区小学任教。初来乍到,眼前所见让我大失所望:两层楼的校舍破败不堪.不大的操场上尘土漫天飞扬……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因为我是第一位分配来的师范毕业生,校长很重视,让我和另一位资深教师一起教小学毕业班。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夕,我从师范学校肄业到一个县城完小教小学;五十年代我又考入高校去读中文,毕业后被分到滕县一中教语文。开初,我只是《山东教育》的一个普通读者。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由读者“晋升”为《山东教育》的作者。那是在1961年的下半年。山东省教育厅派人到滕县一中搞调查研究。我当时任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在一次小型的教学座谈会上,我作了关于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专题发言。会后,省厅尹钧荣主任让我把发言整理成文章,他说要交给《山东教育》杂志去发表。我的第一篇教学文章,就这样被发表在《山东教育》第十一期上,题目是《有的放矢,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4.
满分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在二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  相似文献   

5.
沈黎明 《科学启蒙》2023,(Z2):74-75
<正>宝贵的读书机会1934年,王立鼎出生在辽宁辽阳一户普通人家,上学后学习十分刻苦,但读到小学二年级时,因患伤寒不得不休学,病愈复学读到五年级后,又因家庭贫困而辍学。1948年,辽阳解放,王立鼎才又得到学习机会。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里负担,王立鼎报考了离家近的沈阳一所机械制造中专学校。毕业时,恰逢国家出台允许优秀中专学生报考大学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在农村成长的我从小就有“追师梦”,每当看到教师张弛有度地驾驭课堂,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时,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二十六年前,我实现了梦想,从宁德师范学校毕业,踏上了培育桃李的园丁之路。我刚毕业那年被分配到一所完小(漈头小学)任教,教三年级语文。我走进课堂的第一天就被“困”住了。我一推开教室的门就听到吵吵嚷嚷的嬉笑声,当我走上讲台时,耳边传来一阵特别的声响: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普通中学。高中生源较差,学生的入学成绩常常处于全市最低,尤其英语单科成绩偏低。面对这种情况,我本着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积极态度,把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作为我高中英语教学的方向,近几年来我努力思考、反复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的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会考、高考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所教的1995届高中毕业年级高考英语成绩居桂林市普通中学理科第一,文科第二;1996年我所教的高二年级英语会考100%一次性过关;我所教的1997届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8.
正和许三多极其相似,我从小出生于闽东最偏远的农村,少时因迟钝常被奶奶批评,因木讷、一根筋常挨父母之捧。7岁开始上山砍柴火,8岁开始下田插秧,小学一到四年级是在复式班中学习的,干过所有的农活。读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病逝,在母亲的坚持下,我没有辍学,初中毕业就读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毕业后,我从闽东农村学校到沿海民办学校,再到特区公办学校;从语文勉强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教育》是我的知已我是1989年的师范学校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乡中学教初中语文,到现在已经整整7年了。回顾我所走过的道路,我非常感谢放在我书桌上的一本本《黑龙江教育》。就是这一本本《黑龙江教育》伴我走过了2500多个日日夜夜。记得我刚教语文...  相似文献   

10.
18年而,因云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在昆明币书林一小工作的十宗庆同,她回一位小娘娘成长为昆明币数学学科带头人。早在1990氏,她的论文《浅谈一年级四用题教学》就在盘龙区获二等奖。1995年的主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她获优胜指导奖。同年被评为优秀中队辅导员。已在《云南教自》着杂志友表进文分篇。这是她在上数学课。耕耘者画廊④@龙德芳  相似文献   

11.
勤奋,让我初露锋芒1988年,年仅18岁的我从宿迁师范学校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被分配到宿迁市实验小学任教。第一年,学校安排我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抓住一切机会到  相似文献   

12.
他1980年从公安县师范学校毕业,1981年就以五门功课430分的成绩插班到华东师大本科函授二年级就读—这是他创造的第一个“奇迹”。到1984年底函授本科毕业时,他14门专业课的平均分为94.6分,其中两门课100分,三门课99分,两门课98分—这是他的第二个“奇迹”。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所教的1983年文科班57人的数学高考成绩平均105.5分,1984年文科班70人的数学高考成绩平均99.5分,两年均为全县的第一名——这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极平常的人.1963年,我在广州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广州市聋哑学校(后改名为聋人学校)任教.当教师,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教耳聋的学生,却万万没想到.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复校,合称西南联合大学。集中了一些名教授,对教育有深远的影响。我是在北大读完了史学系二年级,又在联大读毕业的。毕业后,在昆明任教。课余时间,有时还去母校听教授讲课,所以对一些教授有较多认识。介绍他们的事迹,当是很有意义的。郑天挺先生,字毅生,福建长乐人。原北京大学秘书长兼文、史两系教授。先生是北大  相似文献   

15.
爱的启发     
刘露春 《师道》2002,(7):61
我,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在我毕业之际,我对自己说:“要做个好老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小学。我力争自己每天都做得更好。我相信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以为每天迎接我的是灿烂的太阳。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当平时测试出来后,我愣了:我就是我教的所爱的学生?优秀率不上10%,平  相似文献   

16.
一路有你     
在我21年的教学生涯中,<湖南教育>一直是伴随在我左右的良师益友. 1988年7月,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17.
师范毕业那年,我被安排到一所离家很远且又很偏僻的小学任教。这所学校只有六个班,含校长共有七个教师。我任教五年级的数学和二年级语文及二年级的体、音、美等学科,并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快要满7周岁的时候,升入当时的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二年级,那是1941年,日伪统治时期。在小学一年级,我们的级任老师姓葛,葛老师对学生是采取放羊政策的,不大管,一遇到天气冷,学校又没有经费买煤生火炉,以至有的小同学冻得尿了裤子(我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葛老师便干脆宣布提前散学。二年级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班的级任老师。她口齿清楚,态度严肃,教学认真,与葛老师那  相似文献   

19.
数字6的游戏     
师范毕业前,我被安排去一所民办小学实习。我代的第一门课是三年级(1)班的数学,而第一节课就不顺利。那所学校很简陋。学校的教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52年开始到富安小学工作的。当我拿到教育局的介绍信时,真是又喜又惊。喜的是能够参加了光荣的教育工作,惊的是自己从没有上过学校,只读过几年私塾,怎能当教师呢? 记得我到富安小学的第一天,吕主任问我:“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能教些什么课?”当时我非常惶恐,不知回答什么才好。我红着脸说:“能担任一、二年级的语文。”第二天领导上分配我教二年极。我第一次走进课堂,不知应该说些什么,讲课又不懂得什么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备起课来既费时间,又备不好。批改一班算术簿本也得花上两三个钟头。由于文化水平太低,时常写错字,讲错问题。如“赛”写成“(?)”,“锻煉”写成“锻煉”,两数相乘得出的数叫做“积”,而我说成“和”。在三年级算术教学中也常碰到算不出的难题,语文课本里的标点符号识都识不全,当然谈不到如何去教学生了。就这样我在学生面前建立不起威信来,班级秩序越来越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