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关系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结合基础知识教学 ,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教学中必须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适当地渗透直觉思维 ,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两者的关系应是 :逻辑思维为主 ,渗透直觉思维 ,鼓励思维简缩 ,分析验证跟上。如教学“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在学生认识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 ,理解了“移多补少”的实质 ,掌握了“总数 /总份数=平均数”关系式后 ,让学生解答“…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想得来的,大都是由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数学直觉思维与逻辑分析思维同样重要,然而,目前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演绎推理的训练,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忽视直觉思维的突发性理解与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形式过程中生动直观的一面及包含着大量源于直觉思维的结果,尤其是解题教学,只重视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数学直觉思维意识的培养和直觉思维能力训练的弊端,也就是说,对于直觉思维的运用,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与普遍的关注,事实上直觉思维在非逻辑思维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简单的统计(一)”例2编排了“求平均数”的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求平均数”是作为一类除法计算应用题来编排的,教学时,一般都是通过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概括出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再运用这一数量关系式解答相关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与能力。苏教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编排在“简单的统计(一)”单元内,这样编排促使我们教师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要有新的思考。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删除了两个字,内涵却变得丰富了,这说明我们不但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要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直觉思维能力。本文就数学直觉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做法,供同仁们讨论。  相似文献   

5.
逻辑训练思维是应用题教学中最为普遍使用的思维训练形式,但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也就是在重视规范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直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25个,6天可完成。由于改进了技术,只用5天就完成了任务,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个?”很多学生按照常规解题方法,先求出零件的总数,再求出实际每天加工的个数,最后求出每天实际  相似文献   

6.
【教材反思】原通用教材中 ,“求平均数”是作为一类除法计算应用题来编排的。教学时 ,一般都是通过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 ,概括出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总数÷份数=平均数” ,再运用这一数量关系式解答相关应用题 ,培养学生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与能力。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这部分内容被编排在“简单的统计(一)”单元内 ,这一变化促使我们对“平均数”的教学进行了一番新的思考。众所周知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其统计性、代表性的特征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大量随机…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的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方式”,虽然变动不多,但其理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标志着数学教学从重能力转向了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的逻辑形式来看,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既有逻辑思维的成分,更有直觉思维的成分。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像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主要确“求和”、“求剩余”两类简单应用题。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需从应用题整体教学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语言训练、结构训练、数量关系训练上,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应用题的语言训练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训练,而忽视直觉思维的诱发和培养,致使学生的“智慧视力”和创造心理品质得不到很好发展。学生思考问题,按步就班,循规蹈矩,缺乏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猜想;缺乏快速思考,直接判断的能力。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诱发与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高要求,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强化应用题教学可以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提高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理念,通过营造教学情境、提高分析探究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等方式,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进行应用题教学,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宋晓晨 《山东教育》2002,(13):47-48
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应用题教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和不足。在此,谈一谈我们对应用题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一、应用题教学目标应体现多样性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应用题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如此,现在和将来同样也如此。然而,我们过于强调应用题教学的思维训练价值,从而形成了以单纯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思维体操”。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却较差。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在一年级“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教学中,可先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形成“两数相比是同类量相减的数量关系”的正  相似文献   

1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逻辑思维范畴中的逆向思维又是思维训练的难点.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需要运用逆向思维学习的内容,在低中高各个年级都有.由于学生习惯于顺向思维,因而在遇到需要用逆向思维解答应用题时,往往感到困难.因此,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良好品质是极为重要的.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训练学生换角度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低年级教学中的“比多”、“比少”应用题,由于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学生往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应用题反映了一些实际事物的数量关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通过表象思维逐渐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过程。因而应用题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功能。 一、为思维训练提供丰富的材料 学生解答应用题,要把情节各异的实际向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数量关系转化为算式。这两个转化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求,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口头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直接,语言的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前提,“说”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并可促进大脑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期进行“说”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主要的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提高的过程.下面就以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我的体会.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体现在通过应用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是切  相似文献   

17.
田仁容 《小学生》2010,(7):59-59
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往往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忽略直觉思维的培养。然而一些中职生本身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过于强调逻辑、分析能力,只能更加让学生感到困难重重。本文分析了我校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的特点,对如何通过培养直觉思维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直觉思维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本文对直觉思维的概念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一样都是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中的主要形式。数学教学中,人们多习惯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点讲,就高职、中专的数学教学内容和目的分析,直觉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