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谈了散文散的表现。在内韵和构思上,散文的散体现为取材广泛,运笔自由;在谋篇镕裁上,散文的散体现为任情由缰,挥洒自然;在遣词上,散文的散体现为情动词发,言随意遣。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谈了散文散的表现.在内韵和构思上,散文的散体现为取材广泛,运笔自由;在谋篇镕裁上,散文的散体现为任情由缰,挥洒自然;在遣词上,散文的散体现为情动词发,言随意遣.  相似文献   

3.
网络散文即网络原创散文,也就是“在网络上自由书写的散体文章”。其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一批文学网站的创立,网络散文一时间也蔚为壮观。该文认为当前网络散文具有审美情趣平民化、情感表达外向化、内容结构散漫化等重要美学特征,并对这些美学特征的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代和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反映不同的散文观念。宋元时期古文运动与文章评点之兴等外部因素,加上文体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促使宋元散文最接近古典散文概念,即古代散体文,后世散文大抵沿袭宋元,故宋元散文最有资格代表散文的文体概念。直至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引入我国,散文文体与文法才发生变化。现代散文纯粹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与宋元散文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除了语体之异,二者最突出的差异乃文体观念之异,具体表现为现代散文文体等级的倒退、文体层级的倒错。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散文?散文这一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为了和韵文、骈文加以区别,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都称为散文。到了近代,随着文学含义  相似文献   

6.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赵熙散体文章中最富文学性的是其“记传”体散文。《香宋文录》收集的“记传”体散文有如下特点:基于时间之流的线性结构对向心结构的突破;形象的刻画多用史家笔墨,呈现出单棱光彩;作家情思常潜蕴暗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特色的特定概念,既有别于现代意义的文学散文,也不同于古代论者以之与韵文相对的广义散文或与骈文相对的狭义散文。应把它放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审视,寻求其流变轨迹,从实际出发,指明其不同阶段的美学特征。可以发现,作为一种文体,它乃是我国古代由初具文学色彩走向纯文学的一种发展变化的散体文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它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大致说来,在我国古代文学中,除了小说戏剧、诗骚词曲以外的具有文学性质的散体文章,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的范畴。重要的在于探求它在流变过程中,有怎样的具有文学性质的美学特征。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一、散体为用、贵在朴真的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随着中国文字产生之后而产生。卜辞所记:“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记录的实用性,形式的散体化,语言的简短纯朴,音节的自然押韵,内容的情感内蕴,使它具有朴素的文学性质。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文学的进步,早期的先秦散文就沿着由这种实用性派生出来的记事、说理两条路子走下去。  相似文献   

9.
王维克服了初唐各重一面的缺失,提出了建安风骨与江左文风结合的诗学观,创造了内容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优秀诗篇.降及中唐,韩愈汲取了王维等的诗歌创作经验,利用先秦两汉文的散体形式,肩负起前辈在散文创作上尚未完成将内容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任务,把散文的写作,推上"善并美具"的峰颠,和他的文友柳宗元等,创造了我国散文史上的一代辉煌.  相似文献   

10.
散文,历来有种种不尽相同的含义。我国历史上,把韵文和骈文以外的文章,即凡不讲韵律、不重排比、不要对仗的散体文章,统称之为散文。大约唐宋前后,含义缩小在文学范围内,把诗歌以外的散行的文学体裁,称为散文。随着文学体裁的发展,到现代,散文则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散文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记叙散文和抒发感情为主的抒情散文,以及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散文。议论散文,在我国文学界,一般称之为杂文,它是从散文里分支出去的。因此,我门现在一般所说的散文则专指记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近百年的散文文本和散文理论为依据,尤其是对近二十年关于散文本质与类型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后,认为凡创作主体运用与自己相关的种种题材,直接将自我的个性,情怀,观点等,以散体文句在较短篇幅中自由而又艺术地表达出来,进行多重真实主体的情思互动,且试图传达或改变现实精神结构者,都是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议论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兼类散文四种亚型。  相似文献   

12.
正其实散文不需要讲,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写的第一篇作文《记一件小事》,记叙文,就是散文。从此开始,我们的课本上学的大多是散文,课堂作文作的是散文,一场场的语文考试考的也是散文。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散文教育,小学、中学、大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除了少数的诗、词、赋,其他皆是散体文章——散文。大家在课堂上学的散文知识,做一个散文家都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文体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散文的尴尬地位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有关。审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都是在诗歌与古文(即散文)两大文体上做文章。西方的文体"三分法"(小说、戏剧和诗歌)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体学接受了"三分法",但将散文与其他三种文体并论,出现了东西合璧的"四分法"。在反思西方"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情文俱胜"的角度,确认了中国散文的文体定位,即散文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非虚构的散体的抒情美文。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图书馆馆藏稿本《仰萧楼文话》为晚清张星鉴遗稿。张氏此书既以相当篇幅援引展示了阮元"文言说"理论,同时又突破阮说的局限,将散体文也纳入"文"的范畴予以讨论。在散文论述上,他出于地域文学情结,表彰多位吴地作家;在骈文论述上则多绍介不拘骈散的骈文家。张星鉴对阮元"文言说"理论有选择地接受且有突破,反映了阮说在晚清一般知识群体中的实际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5.
韩愈是古代的散文巨匠和著名思想家,而他自身的人生价值取向却是以宣扬"古道"即传统的孔孟儒学之道为己任的非文人道路。这种人生价值取向,在他仅存的几篇少作中有所表现,并且贯穿了他一生的散文创作。为了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韩愈"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努力修炼作文技巧,最终完成了儒学与散体文学的统一,为后世文学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影响及于宋元明清历代散文大家,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文学史上的随笔(essay,或译为小品文、论文),是散文(prose)的一种重要形式。英语里的散文,原是与韵文(verse)相对而言的,泛指一切不讲求韵律和排偶的散体文章,相当于汉语里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广义散文概念。近代的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散文和“小女人散文”是90年代出现的两个重要的散文流派。新生代散文主要由60年代后出生的作者构成,他们以其纯粹的文学追求体现出一种“雅”的风貌;“小女人散文”则由一些女性作者构成,她们主要写一些娱乐性的晚报专栏散文,体现了散文“俗”的一面。两个流派各自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现比较如下:一、在文体意义上有巨大区别;二、在写作风格上有明显不同;三、都有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散文,实际上有三个概念:(1)我国古代,把文章分为两类。不讲韵律,不重排偶对仗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垮在内,统称为散文。这个散文的概念,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2)按文学四分法,把散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称。这个散文概念是广义的散文,指小说、戏剧、诗歌以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狭义散文、通讯,报告文学,随笔、特写、回忆录等;(3)散文的第三个概念,是指狭义散文,属广义散文的一部分,即专指那种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学作品。现代语体文教学中所说的“散文教学”,其“散文”概念显然不是指第一个概  相似文献   

19.
现在人们对散文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举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泛指游记、小品文、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传记文学等;后者专指篇幅较小,形式自由灵活,人物事件可虚可实,具有形象性的散体文章.这类散文同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有区别,也与序、跋、书信等有所不同.本文所说的,主要是这类狭义的散文.  相似文献   

20.
西汉散体赋和先秦隐语在本质特征上有相似性,它们都以"状物"为表达的目的和手段,从而可确认隐语为散体赋的正源,并以此作为探讨散体赋文体形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