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芜湖方言中,“哈”[xa]是一个特殊字,它能够出现在多种语境中具有不同的作用.除了与普通话一样的拟声词、叹词的用法,在芜湖方言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用法,有的能够与普通话对应,有的却无法在普通话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正是这类词体现了它独具特色的语义和语用表达功能.以此类独具特色的用法作突破口,可以为江淮官话的研究提供语言材料,更好地探讨语言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天门方言“V+起(哈)+趋向动词”结构中“起”和“哈”的不同语义、语用情况,并结合其他方言里的同类现象,探索“起”、“哈”的语法性质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18,(3):69-73
郴州方言的得有些义项和用法是普通话所没有的:语气词得类似于普通话语气词嘛;副词得主要表强调,相当于普通话的都才,还可以在分句中起连接作用;助词得表达先时、歇后、暂时、条件等意义,在普通话中没有相对应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马倩 《海外英语》2011,(4):236-237
方言是特定地域内人们交流的语言工具,更是地域文化的形象体现,"哈"是一个拟声词与动词。做拟声词时主要指笑声,如"哈哈大笑";在做动词的时候,主要指哈气,在其基本义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意思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哈"的读音不同的变化,在保定方言里的语用意义就更丰富与复杂了。该文讨论的内容主要以保定市及清苑县为主,通过对"哈"(去声)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分析和说明,并且与普通话和网络用法加以比较,说明保定方言"哈"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5.
芜湖方言研究始于建国后的方言普查时期,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丰富,既有语音语法词汇的专项研究,又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总的来说,目前对于芜湖地区的方言研究状况已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6.
苏寅 《现代语文》2009,(7):109-110
芜湖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词.本文着重分析了芜湖方言中"子"尾词的构词形式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秀芝 《考试周刊》2013,(73):20-21
普通话与方言二者存在于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中,而非你存我亡的关系。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方言电视节目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及方言电视节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琳 《现代语文》2006,(7):86-87
湖北襄樊地处华中平原,属于北方方言区。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区别于普通话,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语法特征。下面就襄樊话中的虚词“倒”的用法做一个初步探讨。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探讨的襄樊话仅指襄樊市区土著居民的襄樊:方言,即襄城和樊城地区的襄樊方言。文中用到的一些方言字也不一定是本字,只是与襄樊话音同或音近的字。  相似文献   

9.
四川方言中“不存在”的语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方言中“不存在”一词的分析和探讨,文章分析了“不存在”在四川方言与在普通话使用中意义上的异同,解释了“不存在”的语用意义。进而,文章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究“不存在”在四川方言中使用特殊的原因,揭示其语源,把握其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峨眉方言隶属西南官话灌赤片的岷江小片,除入声外,调值低平,方言中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入声调,地处川西平原,应当是四川地区较为单纯的方言,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峨眉方言中的的字的读音和分布情况进行描述,证明现代汉语的的字,其实是来源于之和者两字的合流。  相似文献   

11.
阳谷方言中的"将"作时间副词时,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刚发生完不久;作程度副词时有仅仅、刚刚之义,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在官话系统中,"将"表示动作或事情刚刚完成的意思在《儒林外史》和《儿女英雄传》中已有用例。"将"和普通话中的"刚"在语义上大致相同,但是语法功能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洁 《现代语文》2006,(12):83-85
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芜湖方言(不包括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属于江淮官话.芜湖方言中的"个"具有量词用法,例:  相似文献   

13.
本着重分析了瞢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方言语调”问题,提出了“方言语调”的定性、评分及“语音面貌”归档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芮城方言“可”的用法进行了考察,并与普通话的“可”进行分析比较,芮城方言“可”能够用作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独立词,有些用法尽管与普通话的“可”相似,但具体到某些句子和短语时又有明显不同,本文对这些不同之处也作了区分,突出了芮城方言“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临夏方言中特殊"是"字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夏方言的“是”字句除与现代汉语“是”字句用法相同外,大部分“是”字句结构复杂,用法特殊。这些句子“是”字的前、后分别是谓词性短语,所构成的单句表达了复句的内容,并且因主题不同,强调的焦点和侧重点不同。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分析了临夏方言中的这类“是”字句。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翔"把"字句保持着古汉语句式的特点,这为研究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文依据凤翔方言的特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凤翔方言和汉语普通话在处置性、宾语有定性、否定词能否出现在"把"字后等语言现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高校"现代汉语"课程中适当增加方言例证的讲授比例,不仅可以增加大学教师的授课魅力,还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引入方言例证授课可以缓解"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枯燥之处,增加教学的新奇感;可以使知识浅显化,更便于听课者消化、接受,进而提高汉语、文学教学质量。引入方言例证教学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更易于摸清楚语言现象的来龙去脉,把握普通话的特征。此外,还会直接激发大学生投身科研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在襄樊方言中,“给”字有如下用法:“给1”:动词,表示“给予”、“致使”、“容许”等义;“给2”:介词,引出施事表示被动,也可用“叫、让”;“给3”:介词,引出受事,表示处置,也可用“叫(教)”;“给4”:介词,引出对象;“给5”:助词。襄樊方言的“给”在历史上是有其来源的。通过比较襄樊方言和周边方言的标记词分布特点,可以大致确定襄樊方言的分区类型。  相似文献   

19.
“岂有此理”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语,表示说话者认为别人的言语或某种行为、事理极其荒谬。断无此理。这一词语在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金瓶梅词话》、《醉醒石》、《聊斋俚曲》和《醒世姻缘侍》中均有出现,其形式并不太统一,又写做“岂有此礼”、“岂有是理”,还有用“那有此理”的。而且“岂有此理”在这些文献中具有鲜明、丰富的语用、语义特征,有的表示强烈的否定,有的表示一般的不认同。有的则表示一种客气、礼貌的推辞。  相似文献   

20.
潼关方言“了1[.li?]”是动词“了”字声调虚化的结果,“了2”有[.lia]和[.li?]两种语音形式。潼关方言常见的“V了1N了2”式可以分为动宾式和动补式两种;潼关方言可以如普通话那样说“吃了1饭了2|嫁了1人了2”,也可以如西安方言那样以把字句的形式来表达;潼关方言“V了1N了2”等形式具有宽泛性,其谓词限于动宾式结构、动补式结构或形容词。潼关方言的“了”字还可以表示假设等;潼关方言“了2”的语音形式([.li?]或[.lia])常常可以处于“了1”的语法地位,而处置式把字句里的“了1”不能是“了2”的语音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