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瞻顾西方比较法方法论研究发展史,比较法研究先后形成规范比较范式、功能比较范式、文化比较范式。三大范式各有优缺,我国在借鉴西方比较法方法论时理应摘瑕指瑜,理揉各范式优长寻得一条适合中国实践语境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比较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全国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具有“分序设格,单元洪练”、“整体优化,培养智能”的显著特点。教材“分序设格”是通过单元组合来实现的。各个单元在整套教材的所在序列中是“总体结构”中的一个“部件”。每个部件卿每个单元)里面若干将课文(或例文)从单元教学的要求和重点出发,担负着一定的学练要点。因此,每个单元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针对新教材这些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十分重要,而运用比较法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比较法教学就是把…  相似文献   

4.
比较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的横向比较和以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举例说明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如:中外史实比较”(横向比较)、“历史朝代比较”(纵向比较)、“历史人物比较”(可横向比较,也可纵向比较)。比较出真知,比较出兴趣,比较出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考历史全国卷加强了对能力考查和素养考查的探索,历史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本文以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为例,尝试运用几种不同的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揭示本质,以此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7.
比较法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知识脉络,抓住历史事件的特点,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有效运用图表比较法、比较类推法、纵向比较法和专题比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客观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有比较才有鉴别,乌申斯基说的好:"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阅读教学更是这样,运用比较法将使学生全面地了解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是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属性、特点、要素进行分析对照,从而作出判断,以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区别开来,以达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中专政治教学如何运用比较法2笔者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归类比较归类比较又可分同类比较与相类似比较1.同类比较有些提法,形式上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概念或原理,可以进行归类讲解。如《政治经济学冲,货币的本质,资本的本质,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有各自不同的内容,通过归类比较,容易讲清。又如,…  相似文献   

10.
介绍比较法在工科院校基础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它从新旧比较,对照比较,正反比较,相关比较,分类比较,正误比较,易混淆内容间的比较等方面,通过举例阐述了作者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传统法学方法论不仅存在技术上的缺陷,而且存在哲学基础上的整体偏差.更新传统法学方法论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针对长期以来比较教育研究中方法与方法论界限模糊的问题,从方法、方法论这一对基本概念出发,在对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厘清了二者的关系,梳理了比较教育领域的方法和方法论,探讨了各种理论和学说对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与手段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两者的统一在当代中国获得了现实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应当坚持人是目的和手段有机统一的认识,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相对于物,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即使在为了人而创造物的环节,人仍然是目的;二是相对于人自身、他人和社会,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是实现自身目的的现实力量,但需将人作为手段与物作为手段区别开来.把握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对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强调多元性、联系和整体有机性,对于避免以往民法法研究中的片面化局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更具包容性的多向度、多视角的研究方法。民法学研究当采多学科、大整合的方法,赋较具综合性的民法哲学和民法文化学以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制度是由目的决定的.我国现有的刑事再审制度是以"纠正错判、追求实体真实"为目的构建起来的,这一目的导致再审程序背离了诉讼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制度,失之于对人权的保护.考察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再审制度,大多是在"保护被告人利益"和"追求实体真实"两个目的之间进行选择和取舍.从理论依据、客观可能性、现实基础和国际大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应确立"各方利益动态平衡"的新型刑事再审目的,即总体上保持再审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实体真实和程序正义的平衡,同时依情势和时代需要予以动态调整,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我国的再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胡卫伟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1):42-44,49
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弗米尔的目的论,采用系统分析法,从原文、译者、读者在这两种理论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异同比较分析,可见,两种理论各有优缺点,它们之间的异大于同,而且,目的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奈达功能对等论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每一个国家反垄断法立法目的都是具有独特性的,并且这种立法目的上的独特性进而要求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能够与之配套.中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符合自己的制度、传统和目的的反垄断法,在这方面可引以参考的国际经验确是非常丰富,但在国际经验中选择好参考模型又确是一件复杂和值得慎重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古今中外灌输教育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纵横比较,得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始终坚持灌输教育的启示,并且要不断创新灌输教育的方法,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为了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人们甚至有意模糊话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