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代史料:中国出版的两部主要甲骨集》是美国著名甲骨学研究者吉德炜对三部甲骨集的评论,主要阐述了这些甲骨集的价值,如何使用这些甲骨集,以及使用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代史料》主要内容的综述,包括《甲骨文合集》、《商周甲骨文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综述三个小部分,第二部分分析了该评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该评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是一部以甲骨文字的形体为线索、将散见的有关辞条以类相从、一一系联归并的大型甲骨工具书,对于认识和掌握甲骨文的形体以及对有关卜辞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字形的摹写和辞例释读方面,我们仅就字形部分加以校订。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编》,是一部殷虚甲骨刻辞的字典。旧本为孙海波于一九三四年所编纂,燕京大学石印;新版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一九六五年改订、增益,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甲骨文是先秦(主要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代光绪年间(公元一八八  相似文献   

4.
苗利娟 《中国语文》2012,(3):276-281
正殷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且具有断代意义的商代文字的主体之一。由于殷墟甲骨主要为占卜所用,卜问现在或将来,所涵盖的时间词十分丰富。其中表示将来时间的名词主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甲骨文研究史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就是刘鹗和叶玉森.他们先后为保存甲骨、研究甲骨,以保护国宝为己任,表现出了铮铮铁骨.  相似文献   

6.
从出土的甲骨刻辞可以看出,商代的军事已经具有了较完整的系统性,体现出初步的军事理论,在军情的观察与传递、战争的兵种设置及对战争策略的使用等方面,都已非常成熟,同时商代的战争规模也较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商代军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甲骨卜辞中地支单用纪日比较普遍,但囿于当时的材料,不少学者误认为甲骨卜辞中"地支"不能单独使用来纪日,或认为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对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地支纪日现象,黄天树、常玉芝、甘露等先生曾做过很好的梳理和补充,但仍有遗漏。该文依据作者完成的商代卜辞时间数据库对遗漏加以补充,且全面整理确认。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是我是商朝晚期(公元前13—11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对研究商代的历史、考古和古代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自公元1899年在殷墟发现甲骨文到现在,已经有八十一年的历史。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宇信同志的新著,《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是一部全面综述三十年来,我国甲骨文研究各方面所取得重大成果的总结之作。全书分八章,共二十一万字,图版十六幅,  相似文献   

9.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建构起了周全的计时系统。各个层级的计时概念通过语言中的时间表达式来映现。其中"时称"是最低的时间层级、最小的时间单位,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使用很频繁。由于甲骨卜辞刻写来自不同的人,这些人又根据其刻写文字风格和所处时代分成一个个组类。从组类的角度研究甲骨语言,可以探析语团的语用差异,这是目前甲骨语言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论文从最小的时间表达形式出发,力图厘清殷商时期人们在时间语用上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殷商甲骨文史料记载丰富,其涉及军事用语也较多.历来各学者就殷商甲骨文军事字词的考释及其语义考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章从甲骨军事语言的个案考证、词语分类与综合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随着殷墟卜辞新材料的不断问世,甲骨军事用语的考释、字词语义的考究更明晰化.  相似文献   

11.
谢亮 《文教资料》2012,(4):23-24
"甲骨文"一词的命名,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以此命名之前,有各种称呼,如"龟甲"、"契文"、"卜辞"、"殷墟文字"等,这些名称的背后隐现着中国早期甲骨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称来呈现当时的甲骨史。  相似文献   

12.
为了教师在讲授商代历史备课时参考,以提高学生对商代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商代“甲骨文”的感性认识,我们曾在本刊1979年第9期以《甲骨名片选读》为题,对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一章第16页的龟甲、兽骨插图之一——《菁》2或《通》512进行了介绍。这里,我们将同页左边一片整龟的内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均是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录书,其收录的甲骨片数量众多,为我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于研究殷商时期的文字、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甲骨片数量众多,早期的甲骨拓片不甚清晰,因此各家的释文难免会有阙误之处。本文主要根据这几本着录书的各家释文,指出各处释文的疏误,对阙误之处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到缩微图书馆》一,错误地认为甲骨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     
甲骨文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查不到的,因为形成这个词的历史只有六十年左右,也就是在殷墟甲骨文发现的二十年以后。今天所指的甲骨文就不仅是殷墟出土的商王朝后半期的文字,近三十年来在山西洪赵县坊堆村(195t年),陕西长安县张家坡(1956年),北京昌平县白浮村(1975年)和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1977年)都先后出土了一些西周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只是出土的数量很少,內容也不如商代甲骨文丰富,目前对它的内容正在研究,所以这里介绍的仍是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并不是被发现时就称为甲骨文,它经历了由“龙骨”到甲骨,由“刻划”到文字这样一个过程。早在清朝光绪末年,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两公里处小屯村的农民,耕种时经常从田中翻出青铜器、  相似文献   

16.
古巢国考     
古巢国①历经有巢氏和南巢古国两个发展阶段,至春秋中叶为吴国所灭,其地望大致在今巢湖一带。有巢氏阶段的文化遗存为凌家滩遗址。南巢古国启于夏末,“义不朝商”,在商代的事迹不很清楚,武王灭商后,“巢伯来朝”,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尚书》、《班簋》铭文以及周原甲骨文中均有载。  相似文献   

17.
1976年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著名的周原遗址中发现了西周初年的甲骨文微型刻字 2 93片 ,这些大都是周文王晚年到周康王初年的作品。甲骨上的文字细若发丝 ,需借助 5倍以上的放大镜才可辨认。这给研究者带来众多之谜 :这些文字是怎样刻出来的 ?有什么作用 ?在没有放大镜的年代里 ,别人怎样阅读 ?最近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城固县宝山村商代遗址烧烤坑出土了一枚距今 330 0年的铜针 ,针体长约 8厘米 ,首端尖细 (见《西安晚报》2 0 0 2年 6月 11日 )。我觉得上述谜底可以揭开了。该铜针的出土解决了在甲骨上施行微刻的工具问题。过去 …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甲骨和甲骨学从夏代到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直接的文献材料,研究这一段的历史,必须更多地依靠考古学的成果。关于商代的史料应以甲骨卜辞为主。对甲骨卜辞的内容及其规律的研究属于甲骨学,这是一项新兴的史料性的辅助学科。甲骨是古代占卜的遗物。在商代,崇拜祖先神和自然神的原始宗教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疑难事情一定要求神问卜,烧灼龟甲或兽骨,看甲骨上的裂痕,借以“决定”吉凶。这种巫术在中国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在商代异常盛行,到周代及其以后也还有遗留。甲骨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有字的古代甲骨,主要是河南安阳地区出土的大量的殷代(盘庚迁殷后的  相似文献   

19.
甲骨卜辞中所保存的美恶义词体现了商代先民的美恶观,如祭祀之美、生育之美、物品之美、丰收之美;自然灾害之恶、疾病之恶、战争之恶、神灵降灾之恶等。透过商代先民的美恶观,可以窥探中国传统文化中美恶观念最初的起源情况。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其内容包括商代后期共273年的政治、军事、经济、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甲骨文的制作由整治甲骨的工匠、贞人集团和刻契者分工协作完成,且已分类装订和分类典藏。甲骨文完全具备了图书的构成条件,因此,甲骨文是中国图书史上最古老的图书实物,殷商时代是我国图书史上最早阶段的上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