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选择当下流行的舞曲名《江南style》为研究对象,对组合结构“××style”的产生及流行动因、短语结构、语义发展以及近义组合“××范儿”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揭示流行语在丰富人类语言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汉语之中出现了许多新词,其中"×侠"是出现的较为频繁的新词。本主要就新词"×侠"的发展以及演变展开探讨,以期可以对汉语中的新词有更加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2017年度的流行句式之一的"社会我××",一出现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该句式以其简明扼要、幽默风趣的特点而深得人们喜爱,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方面。本文结合一定的语料对"社会我××"句式进行语言学角度的分析,进而探讨现代网络流行语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规范使用网络流行用语。  相似文献   

4.
刘欢 《海外英语》2012,(7):250-251
"××门"流行语的产生体现了一种隐喻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的不断发展与广泛使用体现的是模因现象。隐喻生成过程中存在概念、心理、文化等模因的作用,根隐喻是基因型模因,派生隐喻是表现型模因,隐喻体系正是由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发展而来的复合体。该文将以"××门"类隐喻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因的相关理论,分析该类隐喻在生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模因特性,找出流行语背后的隐喻机制,探讨隐喻类流行语能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网络流行语中,"瞎"产生了新的用法,并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构成了广为流传的"×瞎了"式。本文从语法的三个平面以及形成动因等方面考察了"×瞎了"这个述补式结构,以期揭示其形成规律。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2009年度网络热语征集,"被××"非常规组合荣登榜首。"被××"非常规组合的高频使用不仅反映了网民对当下情势的主观心态与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追求,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异和语言的创新。文章主要讨论新时期"被××"非常规组合的形式特征、语义特色与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分别是认知语言学和系统语言学中的概念,二者虽然异大于同,但也有可结合之处。网络流行语"被××"结构表面看似荒诞,但却有其特定的生成机制和语义,隐含了社会意义及网民的语言创造智慧。  相似文献   

8.
正"江南style"来自韩国的俚语,指韩国首尔江南区一种豪华奢靡的生活方式。首尔以汉江为界,分为江南和江北地区。江南地区聚集了最高价位的公寓区和高级花园住宅,堪称韩国的第一富人区。2012年7月,一首由韩国艺人朴载相表演的MV《江南style》迅速在网络上蹿红。不仅如此,在网上红遍之后,《江南style》还引发社会各界的竞相模仿,其中不乏各界名人。一个词语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江南style》的成功,迎合了普通大众的逆反心理。对于大众来说,明星就该又帅又靓。忽然看到鸟叔大跳骑马舞,刚好发泄了民众内心对于传统流行的不满,或者说更符合草根的  相似文献   

9.
曹文静 《文教资料》2011,(17):32-34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伴随着各国间的交际,语言便相互接触与影响着,加之媒体、网络等手段的介入与不断发展,语言接触更是不可避免,语言接触与因接触而引发的一系列语言变化也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引起了很多语言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基于近年来网络、报刊,以及年轻一代之间频繁使用的"宅×/×宅"这一语言现象,运用语言学理论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分析"宅×/×宅"的来源,在我国语言中的泛化演变,以及引起这一语言现象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韩国歌曲《江南style》的热播,“X style"瞬间成为流行语,并且不断泛化.其中“X”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一些体词性和动词性短语;既包含表示人物和处所的语义,也包含表示动作和性质的语义.“Xstyle"是一个包含丰富语义内涵的形式,富于积极向上的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11.
周祥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34-135,14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繁荣,一系列由“水”作为构词语素的同根词语正在悄然兴起。这些同根词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均含有贬义色彩。这是“水”之隐含义素中的贬义义素凸显的结果,而实现义素的凸显是由比喻手段完成的。同时这类同根词的兴起与汉民族的类推心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绯 《文教资料》2014,(6):20-21,25
“中国好××”、“中国式××”是近来出现的两类新词语格式,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结合当下的新闻报纸,选取两组词作辨析。从语法结构与搭配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搭配词的词性不同、搭配词的音节不同和词组内部的组配关系不同;文化意义方面,“中国好××”往往与当下积极的、应当倡导的现象有关,而“中国式××”承我的意义则更为丰富,既有积极方面的,又有消极方面的;语义标记方面,“中国好××”中的“好”字是明显的褒义标记,而大部分的“中国式××”中的“式”起贬义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被××"结构因其违背传统语法规则的特殊用法和巧妙的语用效果而被人们广为推崇,并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迅速流行开来。比较新型"被××"与传统"被"字句的结构,可以分析出新时代下新型"被××"结构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个什么劲儿的构式义可以理解为没什么可×的之意。×主要以动词为主。×为动词时主要为心理活动动词和行为动词。×作为形容词出现时,必须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形容词。×个什么劲儿的构式义是说话人向听话人强加的一种主观性较强的建议、要求、态度等并对言行和表现进行否定。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天门方言里的“××哩”格式是一种隐含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本文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种语法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慧 《考试周刊》2010,(32):46-47
网络上出现的"被××"句式,与现代汉语"被VP"的用法截然不同,主要表达"被迫、无奈"的意思,同时也具有特殊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周立建 《文教资料》2011,(17):34-36
网络和非官方媒体报道中"被××"结构是新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指出汉语被动语态典型的结构和"被××"结构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指出"被××"结构的延伸含义:表示非自愿的强迫,表示怀疑和不满,表示事实没有发生这三个延伸语义。同时,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和使用时认知过程和概念化的结果,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已使用为基础的认知模型和语言使用者的百科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当前网络媒体频繁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门"事件说起,追溯了"××门"词族的缘起与演变,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及构成理据。文章认为"××门"作为一个词语模其结构和语义都已较为稳定,"门"已经获得了一个独立后缀的地位,成为一个极具能产性的汉语构词语素。在汉语语境下它将会衍生出更多的"××门",以此丰富汉语,丰富人们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9.
从句法关系、语义基础以及语用特征来分析了"去××化"的构式意义,亦从认知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去××化"构式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去××化"的基本层次应为"去"加"××化";"去××化"比"去×化"的能产性更强,这是受到汉语"双音构式"的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门"新词结构大量涌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修辞结构。本文从"××门"结构的认知修辞动因出发,以"××门"意义演变的过程为线索,挖掘此语言现象背后的转喻理据,即以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转喻在"××门"结构中为什么可能。旨在对语言现象到语言思维,语言表层到语言深层的认知过程作尝试性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