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张力"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阅读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意境,激活语言"张力";利用"矛盾",拉伸叙事"张力";补充"空白",生成角色"张力"。只有有效利用生成的"张力"引导学生细读、感知、揣摩,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致与意蕴,读出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最终获得真实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者,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时,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发现文本中存在的“张力”,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心中产生“张力”,最终让学生通过阅读消除“张力”,进而完成一次对文本的“解读”. 本文试结合几则教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张力”. 一、制造“矛盾”生成“张力” 矛盾是一种抵触与对立,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对立与抵触之处,往往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进而产生“张力”.  相似文献   

3.
"张力"的本质是文本的内涵和外延的有机协调。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张力"的生成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高中英语阅读"张力"生成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创设满足"张力"生成的条件,利用多种途径生成文本的"张力"。"张力"生成的有效途径有: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对目标文本进行预热;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多种感官介入,实现文本的由抽象到具象;观察阅读前后情感变化,完成对文本的内化。  相似文献   

4.
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有效教学策略是: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相似文献   

5.
“终日言”与“未尝言”,“有言”与“无言”,形成一种巨大的语言张力,中国诗性文论的语言观在此张力中生成。在儒家,是“慎乎辞”与“非文辞不为功”的联缀;在道家,是“忘言”与“与之言”的契合;在佛禅,则是“终日言”之后对“未尝言”的妙悟。  相似文献   

6.
主确读出化学方程式.首先必须弄清“+”、“一”的意义。“+”读作“和”、“跟”或“与”,其中.等号前的“丰”表示某种物质与某种物质反应,等号后的“+”表示有某种物质和某种物质生成。“一”读作“生成”,表示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总质量都相等。由于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和量的关系,因此,它相应地有两种读法。一、——。___,__点燃_、.l·突出质变是关键,反应物生成物要看清。如ZH。+O。AsXiZH。O读作:氢气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相似文献   

7.
本色中绽放出精彩 一、“读味”足 叶老师非常重视“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如:对三处写景的句子进行引读、品读、赏读、带着动作读等,读出了湖水的平、静、清,读出了湖水的美;读出了山石的动势、动感,读出了山石的奇形怪状;读出了小鱼捉迷藏的快乐,读出了小鱼嬉戏游玩时的顽皮和活泼可爱。  相似文献   

8.
许嫣娜 《中学教育》2009,(10):26-29,33
“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因为“人”的参与而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内涵,它是师生思与思、心与心、情与情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立“动态生成”的价值起点:梳理归纳动态生成的资源的来源;有效利用动态生成的各种资源;确立判断动态生成资源价值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雷莉 《四川教育》2014,(6):44-4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预设与生成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有这样一个比喻:预设与生成是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捕“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小鱼”,对于一些不往这两张网里钻的“鱼”,教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用另一张更有张力的网去捕,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0.
符颖 《教师》2008,(11):20-21
那么,怎样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读”,使学生真正在“读”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真正读出高效、读出实效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阅读课中的“读”,要读出三个层次;而实现这三层目标,必须得抓住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安恩和奶牛》,从这篇课文的题目里,你读出了什么?”课堂上,我问孩子们。“我读出了人与动物的平等”,“我读出了温馨”,“我读出了亲密”,这些答案都很契合教参的解读。“你呢?”我转向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小男孩。他站起来,垂着眼,小声地说:“我读出了孤独。”孤独?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真的能理解什么是孤独吗?于是我追问到:  相似文献   

12.
其实很简单     
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读太阳,我们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大海,我们读出了它容纳百川的胸襟;读春雨,我们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生活,我们读出了“其实生活很简单”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三国演义》,为一代又一代所喜爱和推崇,“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也”.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继续被人们读出智谋,读出人才,读出忠义,读出正统;进而又读出商战谋略.见仁见智,随时代、际遇、心境之不同而生出新的感情;诚然,以后还会读出更多的新名堂.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正处在关键日寸期,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谨慎的操作。教育价值要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教学策略要追求“过程”和“方法”的融合;教学理念要实现“多元生成”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实现“人文的感悟”与“语文的感悟”的兼顾。  相似文献   

15.
大学发展的动态制衡是在大学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多元张力之网的建构和运行中实现的。大学发展的多元张力涵摄如下基本内容:通过“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衡平,建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必要张力;通过“市场介入大学发展”与“大学自觉保持与市场的适度距离”的兼取,建构市场与大学之间的必要张力;通过“社会干预大学运行”与“大学理性超然于社会”的共存,建构社会与大学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发展的动态制衡是在大学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多元张力之网的建构和运行中实现的。大学发展的多元张力涵摄如下基本内容:通过“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平衡,建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必要张力;通过“市场介入大学发展”与“大学自觉保持与市场的适度距离”的兼取,建构市场与大学之间的必要张力;通过“社会干预大学运行”与“大学理性超然于社会”的共存,建构社会与大学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17.
吴振华 《湖北教育》2005,(11):55-56
语言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叩问”课文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尤其是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新课程理念的“支持”后,目标更是繁复,内容更加冗杂,教法五花八门,手段也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学在繁杂的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环境中,越来越迷失,越来越空泛化。根子出在哪儿?如何还小学语文本色?现结合人教版《桂花雨》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抓准“点”,从文眼中提炼“课眼” 面对冗繁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做“减法”。“冗繁削尽留清瘦”,一篇文章,减至极致,甚至于一字便可“悟其神”。比如,教学《桂花雨》,我让学生在反复通读课文之后,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读出“桂花”,说课文主要写了桂花;有的学生读出“香”字,说课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桂花香;有的学生读出“摇”字,说作者是因为“摇桂花”才对桂花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读出“雨”字,因为作者对摇桂花而“落雨”的印象尤为深刻。读出“桂花”,是抓住了文本的物质载体;读出“香”字,是抓住了文本的线索;读出“摇”字,是抓住了关键性的动作;读出“雨”字,则是走进了文本的核心。作者念中学时便远离家乡,家乡给她的回忆便主要集中在童蒙时期;而童年时代的最大趣事便是帮大人摇桂花,桂花如雨纷纷落下以及沁人心脾的香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抓住了“文眼”,便可以引领学生透过“雨”,探究摇桂花的初衷,感受桂花雨的独特,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和对故乡的眷恋。为什么他乡的桂花就是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根源在哪儿?桂花“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魅?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池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教学这首诗,我力求体现“以读促悟”的教学理念,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将朗读与思考、朗读与想象、朗读与积累、朗读与运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并最终达到诗境、语境与心境的巧妙融和。  相似文献   

20.
一、读——发现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每教一首诗词,都先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上课时,用个人读、集体读、分组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贯穿整个讲课过程。我对学生“读”的要求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始初要求学生读得准,不漏读;继而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轻重缓急;进而要求学生读出诗词的味,读出诗词的情。这样一直读到熟,使学生从“读”中产生共鸣,从而发现诗词中的美。如读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