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郑广文祠以前是台州读书人祭祀先贤,崇文好礼的地方。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赴考前必至祭奠,祈求广文先生在天之灵暗中相佑,助以神机。广文先生在台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他的教泽延及台州文化教育事业。使得这块当时比较闭塞的边远之地能够逐步摆脱蛮荒,得以开启民智,移风易俗,人民崇文右古,敦礼重教。从此以后,台州的文化教育事业才走上了正轨。到南宋,台州人才辈出,济济多士,遂有“小邹鲁”之目,不可谓非先生之德之所沾溉也。前人谓之“台教正宗”、“台州文教之祖”,广文先生当之无愧。这种经历千百年形成的民间谥号,既是台…  相似文献   

2.
台州以天台山得名,故天台为台州之通称,到宋初方才作为始丰县的新县名,由此天台一名承载了山名、州名(通称)、县名等丰富的地域意义。历史上台州人士在交往中喜欢自称籍贯为天台人,而外地人亦喜欢用“天台人”称台州人士的籍贯,由此历史上台州名人籍贯确定就易成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县(市区)争夺的问题。解读台州历史名人故里,确定其籍贯可依靠历代台州地方志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台州合作经济的文化动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州学者大多把台州文化精神归结为“硬气”和“灵气”,并把二者看成是打造台州股份合作经济的文化动因。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从台州文化的结构看,“和气”即“和合之气”更能反映台州文化的基本精神。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台州儒学以及台州人的民间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无不表征着和合精神,而股份合作经济的制度创新,正是和合精神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和气”才是台州股份合作经济产生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4.
临海郭协寅是清朝乾嘉时期台州最著名的藏书家之一,以专聚台州遗书闻名于世。在他的“八砖书库”藏书中多旧钞本,总数不下三四百种,编有《八砖书库目录》4卷,被临海藏书家洪颐煊称为“今之林表民”。他的一生致力于台州文史研究,参编《临海续志稿》,著有《台州述闻》、《三台书画志》等,为宋世荦刊刻《台州丛书》提供多种版本。  相似文献   

5.
宋时,衣冠南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台州从羁縻之所、贬谪之地蜕变成为有“浙左股肱”之称的名邦辅郡,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一跃成为人文兴盛的“浙中乐郊”“人物渊海”“富教名区”“东南邹鲁”“文献之邦”,南北文化在台州汇聚交融产生了独特的宋韵文化。其精简相宜的品物灵韵、美善相谐的和合风韵、雅俗相济的敦实器韵、内外相养的人文英韵、中外相安的通变生韵,具有独特的地域个性、典型的宋韵气度,非常值得从宋韵标识、文化美学、旅游IP等角度开发其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写到的“恶溪”,在全国有多处,其中浙东境内就有两条“恶溪”:一在处州(即括州,今浙江丽水),一在台州。岭南亦至少有一条,具体地点在大庾岭之阳的潮州。潮州之恶溪与其他的恶溪较易辨别;而浙东境内两条恶溪较易混淆,尤其以台州的恶溪易被误解。  相似文献   

7.
台州远古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海王国,嗣后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汉昭帝始元二年置回浦县,为台州设县之始;东汉章帝章和元年改名章安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为台州设郡之始。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郡南部置永嘉郡。隋文帝开皇九年撤并为临海县,开皇十一年徙治今临海城关,从此临海成为台州政治中心。唐高祖武德四年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移驻椒江。  相似文献   

8.
浙东天台山取义于此山上应天上台星,故而得名。因其山为台州之镇山,向被视为台州之象徵,台州即以此山而得名,故自初唐以降长期被用于代称台州。宋朝初年改始丰县名为天台县。但是此后仍然以天台作为台州之通称。古人交际多喜用代称等手法称地望,以构成含蓄蕴藉之表达效果,今人解读古代文献多有误解通称台州之天台为天台县之天台,应从把握其来历与交际习惯入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台州城市精神,在台州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塑以适应时代需要。在重塑的方位上表现为以新的政治站位提高其战略地位,以新的学术视野丰富其内涵,以新的现实样态拓展其外延等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建构四重逻辑,即以树立台州人民精神信仰为目标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理论逻辑,以厘清台州地域古今历史精神为脉络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历史逻辑,以反映和融入“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台州实践为基础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现实逻辑,以辉映浙江乃至全国地域精神为借鉴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比较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杜甫的《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是杜诗中仅存的两首七言排律之一,也是与郑虔有关的28首杜诗中的代表作。安史之乱时,郑因“陷贼之官”故,被远谪台州。杜甫在诗中借景抒情,倾吐了压抑在心中的离愁别恨;并比附贾谊、苏武、称衡、东方朔诸人,为之鸣不平。令诗人始料不及的是郑虚以“带罪之身”,为台州的文化启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唐人史料载顾况于韩滉手下任判官之职,但其情况不详;顾况生平奇事是"求知新亭监",其事与"判官"当有联系.就顾况所传诗文及唐朝历史典籍来看,顾况在韩滉手下任职主要是做"盐监";任职之地方主要是在温州和台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是浙东中心,顾况在温台任职与往来均尝经留于此.  相似文献   

12.
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反唐而引发“安史之乱”。唐代大诗人李白满怀对悲苦平民的同情也为施展自己远大抱负而投奔永王李鳞成为其幕府一员。李磷兵败被杀,诗仙李白也因“附逆”而被长流夜郎。于是便引发了后世关于李白流放夜郎的数百年争论,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本文不讨论唐玄宗的功过是非,也不讨论唐肃宗与永王李鳞的是非曲直,而是在参阅古代相关典籍与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李白文化的一些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四个部分来综合阐述李白流夜郎的背景及其缘由。  相似文献   

13.
谢深甫(1139--1204年),台州临海人,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历经孝宗、光宗、宁宗三帝,官至右丞相,颇有政绩,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突出。谢深甫擅长诗文,有《东江集》十卷(已佚),并有自己的文学主张;参与或领导修史、编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谢深甫参与、领导编敕工作时间累积约七八年,为南宋的编敕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谢深甫提举编撰的《庆元条法事类》为后人留下了研究宋代法律、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荆南沙头市是湖北的滨江码头城市,晚唐诗人吴融《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诗作于该地,写作时间为乾宁三年(896)贬谪之时。该诗可为沙头当地的佛寺文化提供材料,诗的构思受启于元稹诗作《泛舟玩月十二韵》。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他仕途不幸遇阻之时,其文学成就则尽得天时、地利、人和;经几年历炼,他便由只知读书应试和做官的苏轼,成就为一位处世从容,成就卓著的文学家苏东坡。他的文学创作日趋成熟,且各体皆工,全面勃发,出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创作高峰期。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己思想和创作技巧的成熟,更有其生活和政治命运的特殊遭遇。  相似文献   

16.
隐居是王维生平中的重要内容。其原因有二:一是隐居在盛唐蔚为风尚,对士人出入世间发挥着多重作用和效应。二是就王维个人而言,其入仕之后所面临的政治现实、心态转变和哲学思想是他选择隐居的决定性因素。其隐居形态是半官半隐,这是与盛唐隐居所蕴含的哲学关系相吻合的士人普遍隐居方式。这种隐居形态对王维田园诗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使其山水田园诗在表现手法的运用、内容和造境艺术等方面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是晚明戏剧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理论家。他的戏剧观的核心是“唯情说”,强调创作要以情为主,高扬“唯情主义”的大旗。他非常注重作品的内容,强调作品的“意趣神色”,蔑视外在形式的束缚,从而确立了自己浪漫主义的戏剧创作原则,成为后世戏剧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秉承传统的四民分业与重本抑末思想,唐朝政策律令禁止商人入仕。然而,有唐一代商人入仕前后不断,成为显著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唐政府注重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扶商政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商人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努力寻求政治出路的结果。而唐朝官僚制度的缺失、科举制对身份限制的弱化、地方势力的增长等因素,无疑也助长了商人入仕现象。唐代商人入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社会士商之间的界限,对当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汤显祖不到30岁时,曾根据《霍小玉传》作《紫箫记》,但未成,十年之后,汤显祖在南京身居闲职,又作《紫钗记》。时隔十年的两部作品相比较,彰显了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在审美原则、创作手段、艺术语言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而《紫钗记》在他的戏剧创作史上也成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与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庭筠是晚唐商业圈中最醒目的一个文人,商业对他的人生态度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他的终极追求未被从商取代而仍然是入仕,但并不意味着他对商业没有梦想。他在商业问题上的矛盾,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在文人身上形成的一个解不开的结,而这个结则预示着中国封建社会因缺乏发达的商业文化的滋养而不可能产生成熟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