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因文定义是训诂中最常用的一种训释词语意义的方法,本文以古今训诂材料为基础,阐述因文定义的"文"、"义"的具体所指,"文"与"义"的内在联系,论述了因文定义方法运用的审"文"要领和定"义"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2.
实词易训,虚词难诂。本文选录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虚词注而未当或当注未注者数则,提出 质疑,以期对古代汉语教学有拾遗补阙之用。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具备这一基本能力,就必须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和运用。训诂就是解决这一基础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有效方法。教学中应用"以形示义"、"因声求义"、"推源求义"、"阐释引申"、"分析结构"等训诂方法可以准确地解释词义,较高效地学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前文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历史学、考古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对蜾扁音义形的语源关系作进一步考察,同时我们还要把它与氏族人类学和氏族谱系学有地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其目的就在于着力恢复蜾扁文字历史的本来面目,以便促进蜾扁文字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书法艺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字形对训诂的影响在各种训诂学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而关于训诂对字形的影响的论述却并不多见,可见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从字形对训诂的影响与训诂对字形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训诂和字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将古诗词中出现的色彩词汇分为非修辞性色彩词与修辞性色彩词,然后结合许渊冲先生的译诗“三关”论来探讨它们在英译中的处理。对于非修辞性色彩词,一般直译,但需注意色彩的变幻性和模糊性。而对于含特殊文化内涵的非修辞性色彩词,不应想当然地译为英语中相对应的色彩,而应采用意译,以求更忠实原文。还有一类词,虽本身不含特殊文化内涵,却也要采取意译,以使译文尽可能体现原诗的意关、音美和形关。对于修辞性色彩词,作者分别从借代、双关、比喻这三个角度出发,阐明英译时应体现该修辞的手法,这样才能使译文保持原汁原味。此外,对于一些非修辞性色彩词,翻译时如果能适当地运用修辞格,将使译文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7.
《春秋经传集解》是魏晋时代一部重要的古籍注本,其训诂视角承袭汉儒,又有所发展变化,注重对历法、地理、人物、礼制的考释,并借此来深入阐释经传;重视探究经传的联系,通过经传相互发明,解《经》说《传》。《集解》释词说句全面承袭汉儒传统,又有所发挥,注重揭示词句在经传中的特定含义,前后勾连,以交代与被释词句相关史事的方式来帮助读者读懂经传。  相似文献   

8.
《助字辨略》是一部训诂专著 ,这基于四点理由 :一、研究对象是虚字的意义 ;二、运用的方法是训诂学上常用的 ;三、对书中的部分虚字分了类 ,但分类只是刘淇释义的一种方式 ;四、对涉及到的语法、修辞现象仅从意义的角度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研究《蜾扁音韵训诂》的基础上再作补考一文,试图通过历史学、考古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对“蜾扁”音义形的语源关系作进一步考察,同时我们还要把它与氏族人类学和氏族系谱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其目的就在于着力恢复蜾扁文字历史的本来面目,以便促进蜾扁文字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书法艺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由来已久,人们都把它看作不需要证明的原则,因而广为应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用理想状态代替现实情况的典型范例。典籍构成的四大质素无一例外都呈现出动态分布的态势,处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虽然行之有效,但它并不具备绝对真理的资格,其本身也是需要证明的一个范畴,应用它的时候应该加以甄别,以免过于理想化,从而影响到对典籍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