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于二千多年前的西汉,为什么有由弱到强,由盛转衰的明显变化?究其原因有种种,其中与官制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西汉统治者曾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的发展和强化统治的需要,几次调整、变革自己的政策,以及各种制度,其中官制变苴的次数尤多。《史记》、《汉书》、《后汉书》、《通典》、《通考》等书都从不同角度记叙和考证了西汉官制变革的状况。但是,他们都没有对各次变革的利与弊做出全面的、准确的评说,致使今人对西汉历次官制改革在各方而产生的影响,仍得不  相似文献   

2.
对西汉前期官制改革的认识 1、西汉初的官制改革西汉建国初时的官制,班固说是“秦兼并天下……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西晋司马彪则说是“汉之初兴……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对二者意见如何认识,我趋向司马彪说法。汉初,刘邦创建西汉,来不及建立自己完备的官制,故有袭秦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列卿,地方上设郡县,表面看是“因循而不革”。但据史实从总体上看“因循而不革”是个不准确的结论。相反却是从中央官制到地方官制有因有革。因不少,变亦很大。其变革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为改官名。秦有丞相,高祖初设亦名丞相。十  相似文献   

3.
对汉武帝官制改革的认识西汉最有价值、也是最大的一次官制改革,要数武帝时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政治和物质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是:汉初统治者经过种种斗争,终于实现了真正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武帝继位时及在位期间面临的任务要解决的诸方面新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承秦制,西汉继秦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确立地主阶级掌权的封建制度。它是战国变法运动以来,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发展的高峰。做为封建社会居於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它随着历史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内部结构在不同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又促进了经济结构在某些方面的演变和发展。在西汉中后期所形成的“豪强地主”就说明了这一点。故本文试就“豪强地主”形成的背景,条件及特点和地位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哀帝时的官制改革西汉到衷帝时,灭亡之势已定。面对颓势,为扭转“录去王室”局面,哀帝上台后便“屡诛大臣”以加强皇权。然全国上下“县官重责,更赋租税”,“贪官并公,受取不已”,“酷吏殴杀”,“治狱深刻”“冤陷无辜”比比皆是,加之“豪强大姓蚕食无厌”,搞得百姓舅困痛苦难言。存“七亡而无一得”“七死而无一生”情况下。人民纷纷起而反抗,对此,有识之士不断提  相似文献   

6.
西汉与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尤为相似的两个朝代,而且都十分强盛.西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期,唐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现就西汉和唐朝的历史进行比较.一、西汉与唐朝的强盛1.政治上,①两朝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唐朝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巩固其统治.②都重用有才能人为官.汉朝的陆贾、晁错、卫青、董仲舒等;唐朝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③都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西汉王朝主要是解决“王国问题”,采纳儒生董仲舒建议实行“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木”.唐王朝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7.
丞相简称“相”。官名。秦武王二年(前309)始设。掌辅佐君主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为百官之长。初设“左、右丞相”。战国时各国多置,称“相邦”。西汉改称“相国”,常设一人。后复旧称。掌选用、考课、劾案、惩治官吏,主持朝廷集议、奏事、封驳、谏诤,以及郡国上计。金印紫绶,秩禄万石。自汉武帝以后,其实权渐移向中朝“尚书”;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东汉光武帝时,称“司徒”,献帝建安时,复旧称。三国、两  相似文献   

8.
预备立宪是清末最高统治集团为谋求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作为其序幕的官制改革,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给清政府带来了预料不到的后果。由于官制改革没有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最终有名无实。这对后来预备立宪的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里进行了官制改革。然而,科举选官制度的骤然停废,使许多举贡生监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中;仿效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原则所进行的中央官制改革,加剧了满汉矛盾;地方官制改革则扩大了地方和中央的离心力。清政府进行的官制改革不仅没有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增加了社会动荡因素,最终导致其统治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
“太尉”一职,在西汉时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职能、称谓等在西汉曲折起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面貌,并反映了在统治环境的变化下,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统一的微妙关系。文章对“太尉”在西汉的发展流变试做一个梳理,根据现有材料就此略呈疏浅之见。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     
西汉初期崇尚黄老刑名之术,至汉武帝,才确立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为汉武帝采纳的“独尊儒术”就是董仲舒提出来的。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是西汉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他为了巩固西汉政权,把“儒术”抬到“独尊”的地位,提出“君权  相似文献   

12.
西汉自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异常激烈。从武帝开始,在儒家“重本抑末”思想的指导下,程度不同的推行了三次限田政策,这是西汉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对大土地所有者所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汉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寻找其变化原因多种,其中一最重要原因是其官制设置与变改的合理与否.自古以来,许多人称赞汉唐盛世,进而赞美西汉官制的总体合理;当然亦有不少人,甚至当时人指出其官制的局部不合理和弊端.笔者已著文论说部分古人对西汉官制的评说;西汉的官制改革,闸述了其合理的地方,合理的时候,不合的地方,不合理的时候,以及坏乱地步,略说了其积极及消极作用,对后世的影响.本文所谈是近人对西汉官制这些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科学.  相似文献   

14.
西汉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寻找其变化原因多种,其中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官制设置与变改的合理与否。自古以来,许多人称赞汉唐盛世,进而赞美西汉官制的总体合理;当然亦有不少人,甚至当时人也指出其官制的局部不合理和弊端。本文针对部分古人对西汉官制评说及西汉官制实际,简论其合理的地方、合理的时候,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时候,以及坏乱地步;略说西汉官制在当时的积极及消极作用,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孔子已把“乐”列为“四教”之一,“文”教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于乐”是指通过“乐”的“美”与“善”的感化作用,陶冶人的性情,最终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孔子把“乐”看作维持奴隶主统治,治理国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西汉三次外戚专权的程度及特征是不同的;但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吕氏专权有维持汉初政治、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进步作用。霍光正确地执行了武帝停止战争、恢复发展生产的方针,使危机四伏的汉王朝重新走向稳定,为“昭宣中兴”作出了贡献,他是“照宣中兴”的奠基人;王莽在西汉社会后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统治政权摇摇欲坠之机,凭借其姑妈及王氏势力取代了汉王朝,建立“新”朝。他所实行的改制,其用意是解决西汉后期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土地高度集中、奴婢大量存在。但是他的改革失败了,因而也就使得他用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尝试归于失败。尽管如此,王莽代汉及其改制并不能因此而否定。  相似文献   

17.
师:西汉是在哪一年由谁建立的? 生:公元前202年,刘邦。师:西汉于公元前202年建立,到公元8年结束,共统治了2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汉的强盛,一直到今天我国最大的一个民族被称作“汉人”,我们的古华夏族也从此被称作“汉族”了。 [“汉人”、“汉族”来历的补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西汉强盛的第一个表现就是社会经济较  相似文献   

18.
第八·隋代官制概况隋代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依据过去的统治经验,制定了一套新官制。这套官制比过去细密、完整,影响到后代,尤其是对唐朝影响颇大。隋代中枢官制设“尚书省”,掌管一切政令,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及吏部、礼部、兵部、都宫、度支、工部等六曹尚书,令、仆、六尚,合称为“八座”。中枢六部的制度至此基本定形,  相似文献   

19.
西汉王朝第十五代刘婴5岁当皇帝,不久就被王莽赶下了台。王莽结束了西汉215年统治,建立“新朝”。王莽是位儒学大家,他想缔造一个体现儒家思想的政治体制,于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汉初沿袭秦制,特别是实施以秦律为基础的汉律,但在惩秦之弊以及借反秦以形塑政权正当性的政治号召下,做了统治方向的调整。汉高帝、高后时期,帝国维持"汉承秦制"的政治格局,作为统治的基本架构,但做了以下几个重要方向的调整:一是关东地区建置王国,暂缓"一用汉法";二是对法禁做局部修正,缓解承袭秦律而来的严酷;三是在"以顺守之"的政治路线指导下,推动黄老无为政治。这些调整兼顾思想引导与现实需要,使帝国稳定下来,避免成为第二个短命帝国,是很成功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