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从分析<婴宁>作品主人公性格特征入手,揭示了作者蒲松龄对人性美的构建--自然纯洁、富于智慧,并从蒲松龄所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审美历史传承及社会理想等方面探析了作者审美取向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婴宁>主人公性格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蕴含其间的作者蒲松龄的审美取向为自然、纯真、智慧的人性美,并从蒲松龄所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审美历史传承及社会理想和审美时尚等方面探析了作者审美取向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婴宁》中婴宁之名颇有深意,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宁性格的转化,也深蕴着作者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本文从以上两点入手,对《婴宁》一文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个爱笑爱花的形象——婴宁,人们对婴宁的形象众说纷纭。本文从笑的特征为切入点,阐述婴宁笑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小说《聊斋志异.婴宁》的主人公是远居深山的狐仙婴宁,她是蒲松龄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赋予其美的名字、外貌、环境、性格。而且当她从世外移入人间,便转而成为一位勤劳、知礼、孝敬、无笑无戚,完全符合道德标准的少妇,这种转变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相似文献   

6.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主人公婴宁由无时不笑到"虽逗亦不复笑"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性格转变,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既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反映,又是道家"撄而后成"的人生哲理的通俗演绎,体现了作者儒道互补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研读《婴宁》文本,分析婴宁的人物形象由"笑"到"不笑"再到"哭"的变化过程,折射出其思想性格丰富多层性,考辨婴宁的命名并非传统的法家式的"婴逆鳞"说和道家式的"撄宁"说,而是出自《晋书.王衍传》之俗语"宁馨儿"三个字,并且综合比附《婴宁》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的命名来源都与"宁馨儿"有密切关联,婴宁与王衍在不同的时空观照里其形貌到精神内核都有一脉相承的元素。而所有的人物命名其深刻根源都源于蒲松龄的儒家批判现实主义的情怀以及借花妖狐媚来寄寓褒贬世态生活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研读《婴宁》文本,分析婴宁的人物形象由“笑”到“不笑”再到“哭”的变化过程,折射出其思想性格丰富多层性,考辨婴宁的命名并非传统的法家式的“婴逆鳞”说和道家式的“撄宁”说,而是出自《晋书·王衍传》之俗语“宁馨儿”三个字,并且综合比附《婴宁》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的命名来源都与“宁馨儿”有密切关联,婴宁与王衍在不同的时空观照里其形貌到精神内核都有一脉相承的元素。而所有的人物命名其深刻根源都源于蒲松龄的儒家批判现实主义的情怀以及借花妖狐媚来寄寓褒贬世态生活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形象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她爱花、爱笑、单纯天真而又细心沉稳、聪明狡黠的性格特征,突出了环境改变对她性格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婴宁》是蒲松龄所创作的经典,关于它的解读历来纷纭。该文将全篇分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是十六岁之前,世外桃源的生活环境,养成婴宁主要性格特征是“笑”,此时婴宁天真烂漫,保有自然的一颗童心,是人类童年的象征;第二个阶段是婴宁为追寻爱情来到世俗世界,被文明世界所同化,由爱笑到不复再笑的过程,从而失去了“自然人性”,失却了“童心”,是人类由童年走向成年的象征。作者正是通过对婴宁前一阶段的倾心赞美而弹奏了一首人类童年的挽歌。  相似文献   

11.
《雷瓶儿》以人性的种种弱点凸显一种现代社会的伦理强力观念:叹惜传统人性伦理体系的崩盘和呼唤久违的人性复归,表现出一种人性的缺憾之美,将人性的弱点视为一种塑造人物的活力元素。作者理性地将对人性的观察与反省融入人物刻画之中,以一种诗情来过滤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将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贯注在字里行间,打造出一个具有轻喜剧色彩的艺术世界,于平静的审视中释放情感的热量和进行道德的评判。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人的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属性。人性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即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由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如果用更加形而上的语言来表达,那么美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合理想性。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起源于对人类在模仿、表现、巫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欣赏。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艺术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艺术品的感染力去推动人性的丰富完善,推动人性自由和谐发展,以艺术品之美激活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3.
《平凡的世界》包括了丰富的悲剧内容,并且其本身又超越了传统的悲剧创作。在那个人们迫切追求个性解放, 渴望人类真情的特殊时代,《平凡的世界》中人性的悲剧美,以及在这个特殊悲剧中显示出来的独具魅力的人性美,对整个时代都具有开拓和引领的重大意义。笔者将从审美的视角重新审视《平凡的世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人力资本作为新型经济学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并且,借助东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差异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截取了猿意象中几大主要意象类型:孝猿(母子猿)、情猿形象系列,分析猿意象文学文化传承之中积淀而成的人性之美,探讨自然之猿在历代书写再创造中如何逐步丰富,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历程.  相似文献   

16.
刑法是美的载体,蕴含着人性美的特质。从刑法的产生看,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刑法的内容看,它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从刑法的目的看,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因此,刑法不仅体现出人们追求真求善的人性要求,而且也体现出人类追求美的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方言特征词中有一类是“外区罕见词”,该类词对内有很强的“一致性”,对外有很大的“排他性”,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本文深入分析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内容 ,发现它们集中体现在“山居”与“山田”上 ,据此揭示了客家方言的“山话”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和大学基础理论课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这两个效应是光的量子性的主要实验基础.它们都是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证明了光具有量子性.这两种效应中根据入射光的波长(能量)不同,产物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效应.为什么入射光的波长比较长时出现光电效应,而入射光波长比较短时出现康普顿效应,一般教材不做过多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从文化的异化到人性的回归--文化与人性演变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异化导致人性的失落。中国儒家文化自汉代发生异化而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由这一文化所塑造出来的必然是片面的人性和单向度发展的人。人性的回归需要文化的增殖,现代化将实现文化和人性价值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