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自起 《河南教育》2006,(4S):23-23
在鹤壁市第四中学,全校每名教师都有一本家访记录,上面详细记录着他们的家访情况。自鹤壁四中开展“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以来,全校教师采取入家访问、信访、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亲切交谈,了解学生在家生活学习情况,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共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截至目前,全校150名教师进行家访3000多次,遍及了学校每名学生,此举深受家长欢迎。一位家长说:“四中教师变叫家长到校为到学生家家访的做法非常好。原来一些教师‘叫家长’,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深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了解,更好地开展新年度工作,新千年伊始,该校组织了首次大规模家访及社会调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家访和社会调查活动,历时五天,走访了青岛市所辖各个县市近400名学生,得到家长大力支持,盛情接待,家长们对学校的严格管理、良好的办学设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次进行全校性家访,老师们耳闻目睹了学生家庭状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学生寄予的厚望,增强了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访工作使学生家长对学校有了新的认识,家长根据学校的办学管理思路,教育…  相似文献   

3.
职教短讯     
走家串户架起家校联系桥梁最近,长兴职教中心200多名教师又开始了走家串户,对全校除2006年春季新生外的 4000多名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集中家访。这是该校为加强行风建设、创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塑造学校新形象的一贯举措。长兴职教中心历年来十分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除了召开学生家长会,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外,为了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子女在校的思想、道德及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对全部学生进行家访。学校把学生按乡镇划成36个片,每片安排5~7名教师进行分片包干。在家访中,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随着烟台市“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开展 ,如何家访才能不流于形式 ,起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家访呢?首先 ,应当明确家访的目的。家访的目的总的可以概括为 :沟通信息 ,争取配合。具体可分为四点 :一是宣传 ,即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学校的办学思想 ,教师的工作要求 ;二是汇报 ,即把学校、班级的工作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等向家长汇报 ;三是了解 ,即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了解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切实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5年初,顺义区教委决定在全区中学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一、明确活动意义,建立长效机制2005年年初,顺义区教委召开了全区中学校长和主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参加的“千名教师进万家”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各校针对此次活动建立教师家访长效机制,将教师家访作为学校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确保每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每学期到所教学生家里走访一次。教委每年对学校家访工作督导一次,通过与家长座谈和走访等形式,对学校组织教师家访工作…  相似文献   

6.
"大家访"活动开展以来,岚皋县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积极为困难学生解民忧、办实事,促进了家校近距离联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该县教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一是制定了"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活动要求.二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行家访;教师分片或包村进走入学生家庭、田间地头,与家长直面探讨交流,了解掌握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2019年第22期《叩开家校协同育人"三扇门"》一文,引发了我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思考。我以为,家校共育需要开启"四扇门"。学校要"开大门"。学校应适应形势开门办学,积极真诚地邀请家长进门入校,让家长近距离、零距离深入学校,了解、熟悉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情况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主动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进家门"。教师应主动经常地走进学生的家门,开展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在孩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学校对学生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引导,帮助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我校利用假期开展了"百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活动的主题:走进学生家庭,关爱学生成长。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我们拟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9.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暑假,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家访活动。根据这次家访的亲身经历,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我深刻地认识到家访的意义是多么重要。一、家访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全体教师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无比的尊敬。看到家长、学生高兴的样子,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只有多见面,多交流,才会感觉亲近,感情才会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即使  相似文献   

11.
近日,山西省稷山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三走进”集中走访教育专项活动,即走进学校、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要求教育局班子成员每人联系走访2所学校,机关工作人员每人联系走访1所学校,中小学校长联系走访本单位教师,教师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与学生相处两年了,与家长的交流大多数是电话联系,或是开家长会时的碰面.家访似乎也只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合、特殊学生的特别关注.此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到受导学生的家里家访,让我们走进学生、感受学生、了解学生.同时,也给了一个让我们真正开展"家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学校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明实践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选择班级三名学生进行实地家访,做到真实、有效,并将这项活动真正走进家长心中。笔者作为一名三年级的班主任自然领命而行,这是刚接手的新班级,为摸清班级情况,前期也利用各种场合和家长见了面,并有过或长或短的交流;也利用和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大致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至于家访却从未有过,且之前的所有班主任及课任老师都未有过。为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家访机会,确保家访的真实有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梳理和准备。  相似文献   

14.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很多,新时代的教育已融入了新理念、新形势。自全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以来,老师们大胆创新家访形式,变传统的"告状式"家访为家长、孩子乐于接受的主动式家访,融洽了家校关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教育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新昌中学统一组织和安排了一次"百名教师访千家"的家访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全校的100多名青年教师,分成38个小组,于农历去年十二月二十六至今年正月初十期间,奔赴全县16个乡镇的180余个村,访问了1000多户学生家庭.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家长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塑造地方良好民风。具体包括开展"三志教育",激发学生的志向、志气、志趣;倡导"爱与责任",鼓励教师做校园里的心灵工作者,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走进村寨,通过培训驻村干部、张红榜送喜报、开展家访活动和家史教育等,重塑地方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民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山市教育局开展了"走进家庭,同育新人"活动.这一举措,给学校德育带来了生机,一时间,全市中小学家访活动蔚然成风.家访,确实拉近了学生、家长与班主任的距离,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邵维琴 《考试周刊》2011,(49):223-224
本文就幼儿园开展家访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来园离园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教师走进家庭,促进教师与家长的真诚沟通;电话短信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网络平台家访,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无极限沟通,从而让幼儿园家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9.
各位家长:学校班主任老师经常进行家访,对教育学生益处极大。但是,一个班的学生少则二三十名,多则达五六十名,还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教师要想在一学期内普访次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中小学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家访者的思想水平和方式方法不同,家访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好的家访效果,能通过教师的家访,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及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学生本人对教师的感情,取得家长、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本人工作的支持。差的家访效果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反感和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