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大陆深度报道从业者为考察对象,以职业意识为问题切入点,采用深度访谈法,对36位深度报道记者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试图呈现当前深度报道从业者职业意识的差异特征,由此管窥大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现状.同时,兼对深度报道从业者所处的行业现状与生存境况进行整体描绘.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环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客观报道与公共新闻所提倡的社会服务责任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在具体国情下把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寻找公共新闻中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服务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奖的设置是新闻话语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与《南方都市报》新闻报道奖这两种看似不在同一层面新闻奖的比较研究,考察媒体如何尝试在"中国新闻奖"为代表的价值标准之外另辟别途,寻求对新闻专业主义话语进行价值彰显的策略。本文在国家话语体系以及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之中,为赋予了多重价值取向的媒体寻求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中可行的生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食品安全报道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报道领域存在问题的梳理,探讨媒介食品安全报道需要遵循的特殊规律和外在规制,理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体系;同时,为构建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媒介景观以及有效地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素养和媒介素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闻失范现象的增加引发了公众对新闻伦理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如何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在获取新闻价值的同时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姚贝娜事件为例,对新闻价值及新闻伦理二者关系进行具体说明,并指出平衡策略,规范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以史为镜,以报证史,一座城市的进程很大程度上脱胎于媒体编织的新闻网络。以30年的时间跨度为经,以生发于上海的新闻生产实践为纬,深度报道勾勒出上海故事的一种基本样态。回望30年来发轫于上海、聚焦于上海的深度报道,既是对新闻业实践轨迹变化的钩沉,亦是对深度报道操作策略的总括与梳理。在考察历史的同时,立足现实,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正深远地影响着深  相似文献   

8.
向熹 《传媒》2010,(7):32-34
约五年前,学界关于中国新闻是否有提"职业化"必要有过一波讨论,最终没有结论.而在此之前,<南方周末>从实际出发,避开"职业化与党性原则是否有冲突"的争论,明确在内部加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熊杨 《声屏世界》2021,(11):36-37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报道的传播日益迅速,重大事件容易引起广泛的讨论.在舆论场中,公众判断可能会因信源失衡而受影响.媒体如何在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以鲍某明案的相关报道为例,研究暴力事件流量与伦理的关系和该事件对媒体报道的启示,旨在分析媒体如何坚定公正的原则及重塑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以医患关系报道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对医患关系报道的特点和报道策略做出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提出解决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形成良性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浪微博认证的记者微博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专业主义为理论依据,对记者微博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的冲击,使周刊周报时效性弱、出版频次慢的先天劣势愈发明显。然而正因为以周为出版周期,使周刊周报有桐对充裕的时间,将各种新闻信息的“碎片”,加以拼接和组合,然后被“深度表现”,最后在客观上呈现“解释”功能。这正是周刊周报基本的操作模式和特色性的优势,生存空间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中国社会,弥漫着的消费主义倾向在被施拉姆称为"社会雷达"的大众传播媒介中越发凸显出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浸染和中国社会物质财富的空前繁荣,消费主义在传媒活动领域内化为新闻消费主义,新闻专业主义不断受到新闻消费主义的消解,笔者认为,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二者的激烈抗衡.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焦作日报》开设了“新闻纵深”专栏。一年多来,在这个专栏里刊发了许多篇记者采写的有角度、有深度、有思想、有分析和见解的文章,而且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外滩跨年夜的拥挤踩踏事件不但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而且也引发了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一系列讨论。我们两人的讨论主要围绕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展开,既以前人的讨论为基础,也与前人的讨论有所对话,期待同仁的批评指正。"复旦学生"和"广州媒体人"的争论背后: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不同说法石力月:我们的讨论不妨从《复旦学生致部分媒体的公开信》与那篇据称出自一位"广州媒体人"之手的回应文开始。无论是广州媒体人的回应文还是之前学者们的讨论,基本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我国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及外媒反应,借助网民观点指出了个别报道人文情怀的缺失.进而做出面对灾难事件,应当怎样将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有机统一的媒体反思.  相似文献   

17.
李想 《新闻战线》2023,(2):55-57
在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中,中国日报积极发挥语种、版面设计、插画等方面的优势,推出“数说中国十年”系列全媒体报道,可视化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法治、生态、农业、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多维度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在理论方面提出"新闻专业主义"的主张,并且试图通过实践获得新闻事业的独立性.但是,这个主张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症状,直接的原因是中国大陆新闻事业从纯粹的国家事业、党的事业转向市场经营,市场的利益原则不仅使新闻事业弱化了党报、国家机关报的性质,也在弱化新闻的职业性质.另外,全球化、文化生产模式迎来的新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西方新闻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中立和服务公众是其核心理念,在现实操作中,新闻专业主义在政治立场的强势笼罩下,有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试图从展现和剖析NHK在灾难事件中的表现入手,从宏观和围观角度分析新闻专业主义与政治控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媒体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赢得社会尊重,不断增强竞争力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在新闻舆论场域也出现了一些伦理缺失、新闻失范的乱象,并导致一系列的国家法规动作。论文的问题是:来自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及其媒介伦理是否能够在当下中国发挥纠偏除弊的积极作用?其意义和价值又该如何引进?论文审视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与当代中国的关系、新闻专业主义引进中国后的困境、公民参与报道给中国媒介伦理带来的挑战。论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伦理可能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和政府-媒介关系的发展,但媒介改革仍面临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