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美国Miller公司的焊接专家控制系统,对新装备材料7A53超硬铝合金进行脉冲MIG焊,得到焊接接头。研究了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工艺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84%,自然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77%;经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后显微硬度(HV)值均比未时效显著提高。两种时效方法力学指标均超过军方标准。人工时效最佳的温度为150℃;自然时效当超过35天后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唐威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3):10-14,28
采用激光填丝焊对Al-Li-Er铝合金进行焊接处理,研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送丝速度为3 m/min和4 m/min时,Al-Li-Er合金焊接接头的焊缝面积都会随着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相同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时,送丝速度的增加会增大焊缝面积,且随...  相似文献   

3.
厚壁纯铜导体是高压开关设备的导电部件,随着设备电流的增大,其导体壁厚由原来的8mm增加到15 mm,坡口型式由V型改为U型,其焊接质量将直接影响导电性能,本文通过对纯铜导体的手工TIG焊接工艺、脉冲MIG焊接工艺的对比分析,总结出脉冲MIG焊接方法更适合接头形式为U型坡口的厚壁纯铜导体焊接,并制定出可行的脉冲MIG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4.
工程机械典型接头的弧焊机器人焊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弧焊机器人应用于工程机械结构件的制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工程机械结构件的特点及其焊接工艺,阐述了Panasonic-TA1400机器人焊接系统的组成,介绍了焊缝起始点寻位和电弧传感焊缝跟踪技术,讨论了机器人示教编程要领。在此基础上,使用在线示教编程方法,对工程机械结构件典型接头机器人自动焊做了大量工艺试验,包括对接平焊缝单面焊双面成形和T形接头角焊缝船形位置焊接。结果表明,采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程机械结构件是行之有效,所完成的焊缝成形美观、熔宽一致、波纹致密且焊接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对6061-T5铝合金进行焊接,分析了焊接速度对接头成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沉淀相固溶度下降,晶粒细化;焊接速度过大时,热输入不足,呈现原始态组织.当转速为800 r/min,焊接速度为60 mm/min时,接头成形良好,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采用合适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6061-T5铝合金能实现可靠的连接.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薄铝合金箔片(0.18mm)进行了光纤激光高速焊接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光纤激光焊接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铝合金光纤激光焊接特性的分析,得出焊接头的准直镜与聚焦镜的焦距等对焊接接头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的结论.在适宜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光纤激光焊接接头上、下表面焊缝形貌平整连续,焊缝一致性良好,拉力足够.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炉炉壳生产实际,分别使用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两种焊接工艺对50 mm厚的BB503型炉壳用钢板进行焊接,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侧弯、冲击、硬度等性能测试,并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BB503炉壳用钢的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冲击吸收功均大于母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布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均匀性均显著优于传统的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接头。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工艺可以替代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工艺用于高炉炉壳焊接制造。  相似文献   

8.
低温环境金属的焊接易导致焊接接头产生冷裂纹.为减少焊接冷裂纹的产生,需采用预热措施.采用焊条电弧焊在环境温度为-15℃下进行T形接头焊接仿真,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分析焊件预热到80℃和120℃时焊缝处的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预热到120℃时,焊缝处的残余变形小;预热到120℃时,除焊缝起始点和终止点外,其余焊缝处的残余应力小.因此,合理控制预热温度,可减小晶粒脆化;适当增大t./5时间,有利于缓解接头的冷却速度,减小淬硬倾向.  相似文献   

9.
本篇分析了汽车用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重点介绍了现代汽车制造业内使用的熔化极氩弧焊、钨极氩弧焊、脉冲熔化极氩弧焊、铝合金激光焊和激光-电弧复合焊等铝合金焊接方法,为将来的汽车工业指明了汽车用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MULTISPOT MI-100电阻焊机,对车身用6061-T6铝合金薄板实施电阻点焊,研究并得到电阻点焊最佳工艺参数。然后,运用正交试验方案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电阻焊工艺参数进行试验和进一步优化设计。在对2mm厚度的6061-T6铝合金薄板进行搭接电阻点焊后,分析焊接外观并完成拉伸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60KA、焊接压力0.63MPa、板材厚度2.00mm时,试样所获得的点焊接头无明显缺陷,成型较好,具有良好的焊接质量和外观,其抗拉剪力值最大为5.583KN。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在不同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对3 mm厚TC4钛合金进行钨极氩弧焊焊接,焊后观察了接头组织,测试了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并结合断口形貌特征分析了接头的断裂方式和焊缝元素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组织均为单一的针状α′马氏体编织而成的网篮状组织;焊缝中心部位的显微硬度值最大,在热影响区存在一个明显的软化区;焊接接头的抗拉性能良好,弯曲性能普遍不佳,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值偏低,接头塑韧性较差,接头断裂方式以脆性断裂为主;焊缝区的主要元素成分为Al、Ti、V,无其他元素的出现,表明焊接过程中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对新一代长寿命高炉炉壳用钢LK490两种规格(36mm和65mm)厚板,采用WQ-1焊丝匹配CHF101焊剂进行埋弧焊对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规格厚板焊接接头常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拉伸强度均满足LK490钢焊接技术条件,焊缝、熔合线和热影响区低温冲击功有较大的富余量,接头综合性能指标满足新一代高炉炉壳用钢焊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按照工程提出的焊接技术条件,对武钢生产的大跨度低屈强比WNQ690桥梁钢(40mm)厚板进行了复合焊接工艺与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埋弧焊丝WGX2+富氩气保护焊WER70NH焊丝匹配WNQ690钢厚板,接头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焊缝力学性能达到了大跨度桥梁制造焊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V型缺口试件的冲击功及50%FATT值为韧性指标对HQ80C钢的母材、不同热输入的模拟粗晶区和MIG多层焊接头的熔合线韧性进行了评定;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属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母材、模拟粗晶区和MIG焊接头的断口形貌、晶粗大小、组织特征、碳化物的析出和分布状况以及M—A组元的形态及亚结构进行了观察;测定了MIG焊接接头的软化倾向,表明: HQ80C钢焊接时,粗晶区晶粒长大倾向比一般C—Mn钢小; 粗晶区韧性对线能量变化敏感。小线能量时以低碳马氏体为主的粗晶区韧性较好,随线能量增大,粗晶区韧性降低; 采用小线能量进行MIG焊接头的熔合线韧性相当优良,且接头无明显软化区。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定点焊接了Q235钢对接工件。研究了工件间隙对定点焊接(模拟起始阶段)的熔深状态和非电量电测法中相应的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信号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件间隙在0 mm至1.2 mm变化,焊接过程中熔池的体积和熔深逐渐增加,焊缝从未熔透逐渐向熔透和过熔透变化,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波信号波动先降低后增加,当工件间隙为0.9mm时,焊缝处于临界熔透状态,对应的拐点处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信号波动为2.79 V。这说明脉冲峰值阶段电弧电压信号波动可作为观察焊接过程中焊接熔深的特征信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FANUC焊接机器人对1Cr18Ni9Ti不锈钢薄板进行焊接,在5种不同的焊接电流下,研究了焊缝成形、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分别为 80A,90A,100A三组试验参数下所得到的焊接接头’其焊缝成 形良好,组织均为单相奥氏体。焊接电流为80A的这一组参数 所得到的焊接接头’其焊缝及热影响区晶粒最细,性能最好,为 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nion X96焊丝、MAG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拉伸、冲击性能;弯曲性能还有待提高;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粗晶区的硬度值最大,热影响区有软化现象出现;其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与贝氏体混合组织;熔合区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M-A组元,且晶粒粗大;正火区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按照“西气东输”管线钢焊接技术条件,对武钢开发研制的板厚为10.3mmX70管线钢进行了气体保护焊试验。焊接材料为高韧性气保焊丝WER60及富氩保护气体。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具有优良的强韧性匹配,焊接接头强度及冲击韧性均满足管线钢工程焊接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美丽 《商洛学院学报》2013,27(2):36-39,48
采用ANSYS有限元法,并利用热-结构耦合技术,模拟了不同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厚壁核压力容器上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着重分析马鞍形焊缝在焊接完成之后,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不同热处理时间对焊后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压力容器整体在610℃高温回火2 h后残余应力消除的最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储油筒缝焊焊缝渗漏问题,除焊接参数外,笔发现焊件焊前处理,电极压力,电级斜面倾角等对焊缝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