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教育》2013,(2):73-73
<正>德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德育工作探索研究中,广大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社会造就了一批批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社会的发展变化给学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我们要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不断进行德育创新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做好整体规划,构建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德育工作探索研究中,广大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社会造就了一批批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社会的发展变化给学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我们要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不断进行德育创新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做好整体规划,构建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体教育理念已经深入高校德育之中。将主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新时期大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及教育理念的更新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人格往往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高校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后道德教育的一种迫切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真正启动素质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社会存在互动的关系,急剧变革的社会必然要求教育相应的地进行变革。我国的社会变革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造就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条件,也带来负面冲击,增强了德育的难度;与此同时,社会变革赋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使命: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参与构建社会新文化的使命,提升教师素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提出的九条德育原则之一。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人才的摇蓝,在德育工作中,只有坚持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效应。我们认为,坚持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相结合,把它贯穿于高校育人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思想品德教育要面向高境界又要贴近学生实际。所谓高境界就是要紧紧围绕高校德育目标,宣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又红又专”这一主导思想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不难看出“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占据首要地位,切不可忽视。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开设对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圆满实现与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一项有力措施,也是群众的一项创举,乃改革中的产物。在大学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中职学生教育的主题,是造就社会有用之才的必经之路。做好中职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应从四方面入手:德育应该是中职思想教育的主题;对学生生活管理也应体现德育的魅力;授课过程应渗透德育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烘托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社会化、信息化、大众化的发展,决定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成为教育指导专家、信息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就业指导专家、沟通交流专家。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社会化、信息化、大众化的发展,决定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成为教育指导专家、信息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就业指导专家、沟通交流专家。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还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造就为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未来国家干部,并且从中培养出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这个方针,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等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和影响。而德育在诸因素中又占首位,它不仅决定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的德育建设,早在1937年毛泽东同志就在陕北公学提出了“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有政治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拓宽德育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教学的“空洞说教”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将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 ,必须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本文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要解决现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 ,树立“大德育”观念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真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两课”主渠道优势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德育的地律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现行方法也与学生的思想现状难以整合。高校德育只有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使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起来并达到发展人、造就人、丰富人、完善人叹德育过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推动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智力基础,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对这些新情况,发挥德育实效性,不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现状决定的,而且有助于为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紧迫任务。影响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环境教育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理论深入与实践探讨两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就高校环境教育在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论述与思考。当前我国的高校环境教育应定位于培养及造就具有和谐存在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全新视野的创新性人才。高校环境教育应当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并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日常教学环节,强化环境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努力开辟公益性的环境实践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成为“绿色人才”;实现传统型办学向“绿色大学”的办学目标转变,并成为将环境教育理论、第二课堂实践及学生行为过程柔性转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是古今中外学校教育的共同现象。这不仅仅是由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所决定,而且还由于学校德育所塑造的思想的德育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在人才全部素质中的特有功能所决定。一个时期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出现了重智轻德,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位置滑坡的情况,既与我们忽视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关,也与我们没能正确认识人才素质间的固有关系和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在人才成长中的功能有关。本文着重从思想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造就大批人才是我党的一贯思想,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实现广大人民利益的需要.高等教育要率先发展,坚持德育为首,知识创新,全面落实"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因此创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提出与德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的目标,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德育内容,制定了基于德育视角下的高职创业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