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湍 《兰台世界》2007,(12S):20-21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甚至恶化,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既对医疗安全构成威胁,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常被投诉的医生并非是医疗技术水平最差的,而是医患沟通技巧最差的。我国近年来的医患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统计文献中显示,医患沟通不良引起投诉和纠纷的占26.9%-70%。因此,医患沟通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医生了解和诊断病情、有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杨红 《新闻世界》2012,(9):232-233
近两年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事件严重性让人愕然。医疗广告作为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虚假夸张的医疗广告是造成医患交恶的一大罪魁。虚假的医疗广告让病人产生过高期待、助长了医疗圈的浮躁、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这一系列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因此,加强医疗广告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社会齐监管、媒体慎重发布、医疗机构兑现广告承诺是整顿医疗广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几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洋  李君 《报刊之友》2014,(3):129-130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维护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构建医患关系中的责任。由于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及患者角色意识的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并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媒体不应只以凸透镜来聚焦个别医生的不当行为,甚至放大到整个医疗系统,须知扭转当前媒体对医患报道的凸透镜效果刻不容缓。当前媒体营造客观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对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彤 《新闻世界》2014,(12):181-182
医患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医患关系中医生的社会角色属性在一系列医疗报道中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探索在医生角色属性转变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其中做了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这些促成医患关系变化的医疗报道给我们关于新闻报道伦理什么警示。  相似文献   

5.
黄璐 《报刊之友》2014,(9):62-64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事件,除了医生态度不好、医院管理不完善、医疗体制缺陷这些原因,新闻媒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负面报道过度、在报道中袒护患者、新闻炒作等都是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凶手”。要想修复现今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媒体需要从把握好报道的“度”、积极疏通患者情绪、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这三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吴红雨  江美仪 《新闻大学》2020,(1):86-100,128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背景下,本文聚焦医疗纪录片,分析其在医生、患者群体的形象构建与医患关系认知引导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文本分析可知,医疗纪录片构建了医者职业身份之外立体饱满的个人化形象,也呈现了带有家庭、个人属性的多元化的患者媒介形象。通过对医护群体与普通受访者的深度访谈,研究主要得出三方面的结论:对于医者媒介形象,医疗纪录片拓展了人们对医者形象的认知,但并未对其原有的负面认知产生根本性改变;对于患者媒介形象,医护群体认可其呈现的多元丰富性,且普通受访者表示可通过旁观患者行为获得启示;在医疗过程认知的影响上,受访医者肯定医疗纪录片科普医学与医疗过程对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陆健泽 《东南传播》2015,(12):77-79
医疗一直是我国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其利益牵涉到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可是,当前我国医患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医患新闻在媒体上的频频曝光,导致公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偏负。本研究以涵化理论作为依据,通过对成都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考察公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的评价,试图探讨这种评价与媒介接触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对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流变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医患关系恶化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今天,本研究从医患期望及医患沟通角度切入,通过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医患双方的沟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来探究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医患矛盾多产生于情感层面,初次见面时双方的态度是后续沟通顺畅、产生信任的关键.在中国医少患多的特殊情况下,良好的就医秩序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在医患关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认为自己在信息提供、信息接收、信息确认以及社会性情绪交流方面做得比对方要好.成对样本检验中则发现,在社会性情感交流方面更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医患沟通中,医患都认为自己在积极构建医患关系,面对方投入的情感则不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凸显,整个社会对医患关系问题都极为关注。健康传播以推动全人类的健康水平、传播健康观念、改变健康行为为研究目的,同时也将人际传播视野下的医患沟通议题纳入了研究体系中。笔者在梳理健康传播与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的同时,借助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进行医患关系的分析,提出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的措施,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认为,在医患关系中存在一种"无效信息"的传播形式。这种"无效信息"包括安慰话语、虚假医疗信息或者主观上认为不重要的信息等。当医生进行善意的安慰时,安慰本身可能属于"无效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惩罚性。当医生自认为是不重要的信息而不对患者进行披露,但对患者是重要信息,此时涉嫌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当医生故意传递虚假医疗信息并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时候,情节严重可构成医疗欺诈,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病历档案是记录患者疾病发生和健康状况以及诊疗全过程的特殊档案,是一种真实准确,在临床、科学研究乃至医院管理和法律诉讼、医疗事故纠纷中意义重大的医学记录,也是重要资料和法定证据.由于医院病历档案中通常记录着较多的患者个人私密信息,其管理便与患者隐私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患者医疗权利和知情权的实现以及医患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重大价值.医院病历档案的管理和保存是卫生系统和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搭建了医生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同时也给医患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媒体对医患关系事件的报道有时会在无形中加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本文结合"河北蠡县6岁男童坠井事件"相关报道案例,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特征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媒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健康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下的医患关系,在历史上即使不是最坏的,也是很差的阶段,而近期出现的恶性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医患矛盾的根本懈决,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维权;同时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的积弊,重建医患之间的良好互信17岁的患者李梦南用一把刚买的水果刀,刺向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办公室的医生们。3月23日,这起导致一死三伤的血案震惊全国,亦让医患冲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黄健  李宁 《东南传播》2018,(7):93-95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选择通过线上医疗平台获取医疗资讯、进行医患互动,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成为了医患互动的新渠道.但由于中国的线上医疗平台刚刚起步,仍处在发展阶段,公众对于其认知程度与态度也较模糊.互联网的自身特性以及这种创新形式,会对医患的相处模式、沟通方式以及认知理念产生何种影响,还在进一步探索当中.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两种方法,探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医患人际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显示,在线问诊的医患沟通方式和患者的人际网络对就医选择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人际沟通的情感因素比医疗专业性更能影响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医患关系是可以调和的民生关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的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档案具有增进医患双方交流的正能量信息,是化解医患纠纷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开发利用医疗档案信息,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纠纷不断增加,甚至出现殴打、辱骂医务人员,毁坏医院设施,围攻医院扰乱医疗秩序等过激行为,造成了很大的不良社会影响。造成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部分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锚而损害患者等。此外,有些媒体报道不客观,武断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医师诚信是医疗信用制度的核心要素,也可作为患者了解医德状况的重要途径.以医疗信任危机为视角,探析医师诚信档案的特殊性与作用,建构医师诚信档案管理机制,为重塑和谐医患关系开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曹博林  代文犊犊 《新闻大学》2022,(11):54-66+118-119
线上医患交流既是一种网络化的医疗问诊行为,也是一种基于特定人群的网络人际传播。它不仅是疾病咨询过程,也是健康沟通实践。本文从“医—患—技术”三元视角,通过对13名医生和13名患者的深度访谈,挖掘线上医患交流的独特内涵及其与线下问诊的本质差异。研究发现,新媒体介入医患交流,能释放更多患者需求,补充性地加持医疗问诊的信息诠释和心理慰藉功能。新媒体技术特征的优劣势与医患主观能动性相互磨合,技术赋权患者地位上升与技术疏离影响患者体验交织并存。医患双方不同传播主体在各自的利益框架和行为逻辑中理解线上医患交流,也逐步形成关于其意义和用途的社会共识。本研究透过技术与人文的对话,揭示新媒体场域下医患交流的动态以及医患信任建构视角下技术的角色,有助于促进在线问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热点问题。媒体报道所呈现的医患关系有可能对现实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媒介建构论出发,分析《健康报》建构的医患关系,并讨论影响该报医患关系报道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健康报》所建构的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地位不平等,报道中主要体现的是医方的声音;《健康报》塑造的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方形象,不良的医患关系源自于不理性的患者;《健康报》整体上呈现的是和谐的医患关系,但是不良的医患关系从时间维度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行业机关报的宣传逻辑、传统文化和与媒体定位相应的新闻工作常规是影响《健康报》医患关系报道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医卫工作中,尤其是医患关系的改善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媒体的作用。"3月6日上午,《中国记者》杂志记者来到全国政协医卫组所在的北京会议中心,一进会议室就听到一位委员正在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谈医疗改革和医患关系改善。医患关系矛盾多发,是近年社会焦点之一,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医患互不信任、互相提防的局面。媒体作为医患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本应比较客观超脱,但现状却是医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