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首先论述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然后阐述了精准资助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包括明确资助内容,丰富认定形式;完善资助育人体系;整合校内外资助资源,强化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加强学生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资助育人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资助效果,文章对精准扶贫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策略,以期为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水平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资助育人的精准转向能够有效解决资助主体(学校)在供给侧和受助主体(学生)在需求侧,单方和双方之间资助资源的效益性问题,对维护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雪莲 《大学教育》2022,(1):188-191
文章对菏泽市三所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展开问卷调查,发现75%以上的学生对这项工作表示比较满意。采用SPSS20.0单因素分析,发现满意度在不同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就读专业及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深入分析原因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资助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模式提升资助成效、完善大数据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提升困难学生认定的客观性和精准性、拓宽资助渠道提升资助育人能力等措施,探索改进地方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资助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资助,尚未达到"精准"育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对高校资助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为此提出构建精准资助育人体系,使资助与育人紧密融合,包括"精准识别,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化数据库;精准帮扶,实现资助教育平台化;精准管理,促进资助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应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打造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源头认定资助育人对象、优化资助育人工作方式,从而有效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学生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8.
精准扶贫视域下,在高校开展资助育人精准化研究,探索资助育人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客观分析目前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打造“红黄绿青蓝”等多彩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传承红色基因、丈量黄土大地、拓宽绿色平台、壮志凌云揽青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五位一体”的“扶贫、扶志、扶智”资助育人新路径,以期更加全面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从灰暗到多彩的人生转变。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资助认定精准性较差、育人功能不突出等困难和问题地分析,从细化认定工作,突出教育导向,创新育人模式等方面探索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长效机制,旨在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智相结合,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落实教育扶贫的主要工作,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通过阐述高校开展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与精准扶贫政策的内在联系及意义,结合实际分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策...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视角考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通才教育到专才教育直至通识为基础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线性发展过程。试图从比较的视角进行分析,探索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面对社会需求的"工具人"以及学生需要的"全人"两难选择,应建构"学习人"的培育理念。通过选取样本分析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应以知识线性生产过程重置以技术应用型和工程应用型重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会计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根据企业调研、学生就业和课程反馈等,分析现阶段独立院校会计学课程在教学设计、实验项目开展及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情景模拟实验和“混合式”教学等改革措施,发挥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应用型、亲产业的办学定位,符合我校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通过竞赛活动,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拓宽了专业视野,增强了团队组织协作能力。蓬勃发展的学科竞赛充分说明,竞赛不仅实现了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也为深入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故而在以后工作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深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理解。进一步强化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通识教育制度和选修制度的发展脉络得知,国内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在课程定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通识教育选修课未能充分发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选课自由度不高、课程偏重于实用知识等方面。在现有条件下,高校应该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定位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并且以学生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与技能的拓展为主要目标。同时,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设置应该符合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面临人才培养总量不足、岗位适应期长和专业素养欠缺等现实困境。其主要原因,一是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偏失形成的人才培养质量错位,二是专业课程结构失衡造成的师范生专业素养缺失,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导致的师范生人文底蕴不足。创设丰富的情景性情意课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创新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提供微案例式研究型课程等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入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为部队提供优质兵员,国防教育的加强能促进大学生征兵工作;而退伍大学生又是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入伍后经过部队培养,能造就和谐的身心和优良品格,提高知行合一能力,促进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入伍也能促进高校与部队的协同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退伍大学生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有生力量,充实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提升国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上是否具有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总体目标。其与普通中专的区别,是突出它的“高等性”;与普通专科的区别,突出它的“职业性”、“技术性”;与一般高等教育的区别,突出它的“应用性”、“复合性”。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是培养化学、化工、制药、生物、环保、材料等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课,也是轻工类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针对轻工类高校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轻工类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高校及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希望通过该理念进行课程建设,以此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基于此,文章以成果导向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成果导向教育概念分析,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标准、课程地图与优化、突破课程设计几方面阐述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四变四立”,即:改革教育思想中的落后观念,树立开拓进取的思想意识,改变专业建设的学科本位,树立市场需求的导向机制,改变相对单一的师资结构,建立多样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变相对薄弱的实践教学方式;建立开放式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普通本科院校办高职的优势,确保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