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中山手迹     
<正>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件"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同时也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因此,"博爱"在孙中山先生的墨迹文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此件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2.
《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是孙科先生之女、孙中山先生之孙女孙穗芳女士撰著的孙中山传记,是一部饱含亲情的孙中山传记,是“敬献给我敬爱的祖父孙中山先生、我的父亲孙科博士以及我的大哥大嫂孙治平先生夫人”的孙中山传记。台湾禾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凡30万字,有许多照片和孙中山墨迹,分上、下两集。这是一部浅显通俗、亲切而有吸引力的、有特色、较好的人物传记。它对广大读者认识、学习孙中山,对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孙中山,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等都很有益,现据笔者的阅读和粗浅理解,将该书的特色略作评述。一、家世源远,…  相似文献   

3.
《湖北档案》2009,(1):F0003-F0003
该文献形成于1922年,共1件。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孙中山先生有关“博爱”耀词的最早原件。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  相似文献   

4.
澳门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青少年时期经常过往之地,是他首先步入社会谋生之地,也是他策动和指挥辛女革命活动基地之一。澳门同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至今澳门仍保留着许多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遗址供人凭吊怀念。……  相似文献   

5.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从相隔千里之外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写信给孙中山先生,对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请孙中山为他主编的《现代人》杂志撰稿。这则反映孙中山先生与高尔基革命友谊的珍贵史料早已见诸报端,并视为两个伟人之间的最早联系。但笔者据同盟会早期会员吴弱男回忆,早在1905年至1907年间,她在日本东京曾代孙中山先生给高尔基复信。这表明孙中山先生与高尔基之间的联系远在辛亥革命之前。吴弱男(1887-1973)生前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庐江人,章士别…  相似文献   

6.
朱强 《北京档案》2016,(11):41-45
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他对中国民主革命锐意探索的过程和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在伦敦的一段被捕蒙难的遭遇使得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变得更加曲折而传奇.笔者专门查阅了相关档案和资料,对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蒙难经历作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7.
博爱在孙中山先生政治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贯穿于其革命生涯的始终。"博爱"也是孙中山先生非常喜欢且经常题写的词语。据统计,孙中山一生书写"博爱"题词有84件之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8件孙中山先生不同时期书写分赠给不同友人的"博爱"题词。本文通过对这8件题词不同受赠人以及赠予背景的整理、对比、研究,试图梳理孙中山博爱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并通过梳理孙中山书学源流,展示其书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图片、手札、信函、档案文书等,时间跨度较大,载体丰富。本期特遴选有关档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为了宣传革命和筹集推翻清王朝的资金、武器,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多年。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孙中山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进行侦探和破坏。这里选自馆藏军机处、外务部、赵尔巽等全宗的档案,反映了海内外各地官员,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密报孙中山先生的行踪和活动情况。现编选公布,供研究孙中山先生革命业迹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献形成于1922年,共1件,保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是目前档案界发现的孙中山先生有关"博爱"题词的最早原件。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图书馆馆藏稿本《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传记》(或《孙中山先生传记》),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于2003年5月作为“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之一影印出版,书名改为《未刊稿本孙中山先生传》,16开,565页。精装。  相似文献   

12.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他曾先后二十余次来到上海,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业绩。如1913年他就是在上海举起了H次革命的旗帜;1923年他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192年底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出发,经上海北上,为谋求全国的统一,最后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录,在上海市档案馆馆合档案里,收藏着有关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值此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这部分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3.
这组孙中山致唐继尧的电报,记载了孙中山先生争取滇军参加护法运动和对唐继尧北伐的支持与祈望;也反映了唐继尧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不得不借助于孙中山的威望,并对孙中山采取阳奉阴违态度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护法战争以及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事迹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因长期奔走革命,积劳成疾,经医治无效,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先生生前表示愿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国国民党恪遵遗命,在紫金山选址为其建造陵墓。1928年7月北伐完成,国民政府统一全国。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于南京紫金山。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前后曾发行过很多纪念品,《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便是其中之一。《孙总理国葬纪念  相似文献   

15.
“学成致用”这幅珍藏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档案馆的百年墨宝,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925年2月上旬为长沙湘雅医科大学第五届毕业生题赠的勉词。关于这幅珍贵的墨宝,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的刘望龄教授研究考证,属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前的绝笔题词。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即政府决定发行纪念辛亥革命的中华民国邮票两种。孙中山很重视此事,亲自动手设计纪念邮票。这两枚由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的辛亥革命纪念邮票:第一枚为正方形、翠绿色的纪念邮票,主图为孙中山总统人头  相似文献   

17.
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前前后后来过上海20多次——从1894年酝酿上书李鸿章,到1911年末回国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从撰写《建国方略》,到商讨国共第一次合作;甚至于他与宋庆龄的婚姻、与李大钊等中共人士的交往,都与上海息息相关。上海,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太多的足迹。1999年,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公安博物馆获知卢湾分局有一把孙中山先生曾经用于自卫的手枪,这个消息让公博馆的员工们兴奋不已,能够收藏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手枪,这实在是无比珍贵而又难得啊。然而,当这把被称作"小贝贝"的  相似文献   

18.
福子 《档案时空》2003,(5):35-37
1913年春,21岁的宋庆龄从美国威斯里扬女子学院毕业,她心中默默地崇拜着正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为了爱恋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私奔。这场婚姻风波,曾经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孙中山身边迸出爱情火花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的辛亥革命,身边的秘书是宋家大小姐宋霭龄。没过几年,她要与孔祥熙结婚了,便向孙中山建议,让宋庆龄代替她当秘书。“好!”孙中山赞成这个意见。宋庆龄也愉快的同意了。从此,宋家二小姐得以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孙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理想和人格魅力时时感染着…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拓者。他的五权宪法思想寄托了其追求民主共和、构建法治中国的革命理念和政治抱负。回顾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思想的精义,对当今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出版史料》2011,(3):99-102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指出,孙中山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新闻出版活动的实践者、宣传家、理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