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琳 《传媒》2016,(20):26-28
9月15日,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了厦门,对厦门造成了严重影响.与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的抗台报道不同,厦门日报社此次抗台报道以媒体融合为引领,融媒体快速反应、主动作为、连续作战,高强度长时间连续首发播报,新媒介多样式呈现,成为防台报道的主力军和首发阵地,展现出党报融媒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全新状态,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辐射效益.  相似文献   

2.
气象灾害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其影响力强、涉及面广,并有一定的持续性,特别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关于气象灾害的报道,日益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2005年的福建,在春季经历3次较大范围的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雨季先后出现10次暴雨过程,台风季遭遇7个台风影响,其中有3个台风在我省正面登陆。面对灾害《,天气预报》作为专业的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及时、准确地传递气象信息,在“泰利”、“龙王”台风登陆影响福建前后,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还配合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抗击台风”大型直播节目,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电视直播…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及时、生动地报道好台风“表莎”袭击前后全省各地的防台、抗台情况,浙江卫视早策划、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从8月5日早晨开始,充分利用卫星连线、光缆连线、电话连线等各种电视传播手段,连续不断地在浙江卫视频道中直播发自全省各地的最新抗台报道;前后三天两夜共60个小时连续开辟新闻节目,临时增设了11档直播节目,累积播出时间500分钟。仅台风登陆当天就有9档直播节目,播出新闻多达400多条。这是浙江电视台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充分发挥了全省电视传播的权威优势和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17级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南前后,浙江电台新闻台推出了12小时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直击‘桑美超强台风’”。这是浙江电台新闻台成立以来台风报道的第一次直播,也是新闻台首次超长时间的直播,直播节目启动后,受到多方好评。  相似文献   

5.
17级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南前后,浙江电台新闻台推出了12小时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直击‘桑美超强台风’”。这是浙江电台新闻台成立以来台风报道的第一次直播,也是新闻台首次超长时间的直播,直播节目启动后,受到多方好评。直播节目的成功,取决于对台风直播节目的要素构成的准确研判与分析。本文就广播台风直播节目的要素构成进行论述。1、直播预案凡事预则立,预案是针对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事先准备好的处理方案。台风是可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与突发性事件相比,台风直播预案启动的准备时间相对宽裕,非常有利于台风直播节目的成功。这也…  相似文献   

6.
赖文忠 《青年记者》2007,(14):63-64
灾害,是媒体绕不过、也不应该绕过的重要报道内容。台风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突发事件,有其区别于其他自然现象的特殊规律,因此,抗台风报道也有特殊的规律。通过长期的采编实践,并比较分析了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的福建、浙江两省平面媒体的成功报道,笔者认为,做好抗台风报道应确立3个意识。  相似文献   

7.
刘学  阮怡 《东南传播》2016,(12):33-3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福建新闻广播积极探索,在台风直播中创新方法手段,开展融媒体直播,切实提高广播媒体在台风等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本文探讨的是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广播如何向新媒体取长补短,通过把握新闻的时效和新媒体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提高广播人的新媒体素养,探索建立广播的融媒体报道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我省温岭石塘登陆。这次台风是1956年以来在我国大陆登陆的最强一次台风。台风袭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传统,团结全省电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难,迎风而上,迅速投入抗台报道。尤其是在台风登陆前后的11日到13日这三天72个小时内,台风动向瞬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南方的夏日,天空湛蓝,是熟悉的"台风蓝",风有些大,吹过广电中心院子里的芒果树,掉下丰盛的果实。"尼伯特"超强台风穿越海峡袭击福建,这是我们今年遇到的第一个台风。一切如常,如同每次大事发生。记者们早已前往各地,竭尽所能为你提供最为及时、准确的信息。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专业电视新闻频道,驻在乌山的17年,我们做过无数的直播,而长时段全方位直播防抗台风,更是你每年关注我们的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10.
任海斌 《新闻实践》2007,(11):14-15
我省是频遭台风侵袭的省份。每当台风来临,抗台救灾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也是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在抗台救灾报道中屡有创新,特别是今年对台风"罗莎"的报道,在报道视角和报道手法上新意多多,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体在抗台救灾中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大局的作用。现介绍部分媒体抗台救灾报道的做法和经验,供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婧 《中国广播》2018,(12):87-89
今年9月,第22号强台风"山竹"袭击广东,在此次防抗台风的报道中,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充分发挥自身媒体优势,在融媒体报道中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是一次有借鉴意义的融媒体报道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邱志生 《东南传播》2016,(1):124-126
当前的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发展,已然成为传统媒体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对广播电视媒体而言,新形势带来的不仅是新机遇,还有更多新的挑战。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跟踪报道",对新闻跟踪报道"线性"模式存在的局限展开深入思考,并就电视新闻跟踪报道如何"网状"呈现进行了剖析,是一次融合新兴媒体、加强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刘世忠 《传媒》2018,(11):49-50
十九大报道可谓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次大练兵,为了增强十九大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深入解读十九大报告,传达十九大精神,各大媒体在报道中大显身手,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新技术,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广泛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平台,以及H5、微视频、动漫等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融合新闻报道景象.  相似文献   

14.
台风是亚洲常见自然灾害,每年均为大陆与台湾两岸媒体共同关注的新闻议题之一。不过,由于舆论环境与新闻文化的区别,长期以来,两岸媒体的台风报道同中有异。本文以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为例,对比两岸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对同一场台风报道的异同,浅析台风报道怎样更"接地气"更专业化。  相似文献   

15.
曹峰 《新闻实践》2013,(12):10-12
10月5日至12日,今年第23号台风"菲特"袭击浙江沿海等地,连续多天大雨不断,有的城市多个路段积水,部分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灾情。由于正值国庆长假和天文大潮,气象条件复杂,人员转移困难,防汛防台形势严峻。"菲特"来袭之时,很多采编人员正在休假。10月4日,台风预报传来,浙报集团主要领导立即就抗台报道作出部署,确定重点、规模及形态,要求集团各媒体第一时间调派力量组织报道。省广电集团立即启动防台抗台应急预案,把做好抗台报道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集团编委会对6大电视频道的采编播和技术人员以及卫星直播车等进行统一指挥、集中调度、协同作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积极行动起来,打破常规,不惜版面,力求全景式展现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奋起自救的动人场景。杭州文广集团领导和各媒体总监坚持一线值班,坐镇演播室指挥直播。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要领导、各报网刊负责人进岗到位,100多名采编人员"闻风而动",主动放弃休假,奔赴一线,紧张有序地投入防御台风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6.
周朝森 《新闻实践》2007,(11):23-24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今年9月17日和10月7日,台风"韦帕"、"罗莎"接连在温州境内登陆,正面袭击温州,特别是"罗莎"登陆温州时正逢国庆黄金周,给温州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温州日报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工作方针,创新报道理念和机制,主动牵手新媒体,积极介入抗台救灾斗争,融新闻宣传与信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了党报传播权威信息、引领社会舆论的新闻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闽乐购"福建网红主播大赛》由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承办。大赛开创"综艺+直播+带货"全新模式,从直播活动和宣传推广两方面打造融媒体实践范例,不仅将互联网营销师这一新兴职业带入大众视野,也是省级媒体首次将直播带货与竞技综艺相结合,将网络直播间融入录制现场,是一次冲破手机和电视屏幕界限的大胆探索和全新尝试。大赛历时90天,吸引了近千名网红主播、130余家商家报名参赛,产品池内共有超1000款福建好物,参赛选手带货成交总额突破2亿元,大赛全网视频播放量超4亿,充分调动媒体平台与销售平台的融合,鼓励推动网红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推选福建优质主播的同时,为八闽好物赋能。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2,(9):100-I0004
8月8日凌晨,强台风“海葵”挟带强风、暴雨和大潮,在浙江省象山县登陆,随后进袭甬绍杭湖等地,风圈雨带横扫全省。台风登陆前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精心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全面报道各地以人为本、科学抗台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防台抗台的良好精神面貌,为抗台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发挥了传递信息、普及知识、宣传典型、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09,(9):I0002-I0003
“莫拉克”台风云系大,雨量猛,持续时间长,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浙江各地媒体记者闻“风”而动,赶赴沿海山区,在暴风骤雨中与抗台军民并肩奋战,记录与报道抗灾救灾的前沿新闻,在灾区一线留下了坚毅而敬业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正>第8号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正面登陆福建的最强台风。"莫拉克"台风于8月7日23:45在台湾花莲登陆,于9日16时20分在霞浦北壁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