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多年课改之后再看"用教材",仍可发现其价值.用教材的本质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对教材的解构与建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教材意图的把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用教材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其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锤炼,在反思中加以总结,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得更为坚实.  相似文献   

2.
用数学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解决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材料呈现形式单一、情景人为编制痕迹过重、结构呆板、解题策略不够开放等问题,从而使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更贴近生活,在体现数学学习应用价值的同时,实现更为多元的"解决问题"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材建设是教材领域的一大变革,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材形式,它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兼顾三维目标,所以,进行学材建设的探索具有必要性.但目前关于学材的研究尚有明显的不足和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文针对中学生物学材的改革与建设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教材改革的阵阵热潮,人们的教材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如"教材是个例子"越来越为教师所熟知.此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资源的选择性、多样性,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超越.也正因为如此,现实教学中那种按部就班讲教材、生搬教材的现象逐步减少了,人们推崇的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理解基础之上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罗琼 《江西教育》2004,(1):75-75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初听起来好像是绕口令,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渐渐发现,这文字的排列顺序一变,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大不一样的.而且就在这种"变阵"中展开了一个令人遐想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准备活动,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是备课活动中要完成的中心工作之一.传统观念下,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金科玉律,认为:教学就是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因而备课中迷信教材,拘泥教材,照本宣科,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指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树立“教学活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中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和处理(俗称“备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教材呢…  相似文献   

7.
选择浙教版、东京版《特殊三角形》、《三角形》教学内容作为比较对象,分别从教材编排顺序、引入方式、知识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了:两种教材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东京版教材更注重教材的直观性;浙教版教材可适当设置更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浙教版教材中数学活动的安排应更为丰富、具体,使其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8.
"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课程的文本载体,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材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不可能要求它完全适合每所学校每个教学班的特点.因此,教师不能照搬教材,只能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不应该"教教材",应该在坚持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吃透教材、重组教材、以生为本、加强学习,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材"三读"     
在教材解读时,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教材要反复地读"这一句话.开始我并不是完全理解,怎么说我也有十年的教学经验,难道还读不懂小学语文教材?有必要反复地读吗?而在几次解读教材后,我似乎才明白什么叫"解读教材",才摸索出解读教材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用教材教"论者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教教材".从教材内容与功能的共性来看,"教教材"与"用教材"根本不构成教学中的对立范畴,"教教材"也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离不开教教材.本文认为应置换视角,充分发挥教材的使用功能从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实现教材层次多样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解决教材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它只是一种范本,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认为讲得好.因为任何教材都不能涵盖任何地区的任何问题.如果是用教材教的话,则把掌握教材当作目的了.因此,我觉得联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的媒介性.这种媒介性具有多元性与嵌套性、时代性与国别性、二重性与多模性的特点,是支撑"教材学"走向学科的重要的观念范式.基于媒介性的"教材学",在知识生产、学科结构、研究队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样态.未来推动"教材学"的学科建设,应实现从"用教材研究"到"对教材...  相似文献   

15.
在使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新教材时,如果我们没能突破"以本为本"的旧教材观,那么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步入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的困境.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尝试,经历了"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新旧教材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新教材时,如果我们没能突破"以本为本"的旧教材观,那么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步入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的困境.我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尝试,经历了"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新旧教材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7.
杜威的教材观从教材目标观、教材功能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内容观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文章在系统梳理杜威教材观的基础上,就这四个维度分别提炼出对新课程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的有益启示,包括: "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把教材作为"对付现在的一种指导方法"、将教材呈现为"通过反省思维而构成的东西"、"使教材心理化".  相似文献   

18.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源于教材"的知识原型使考生感到熟悉,"高于教材"的新颖情景则能考查考生的类比思维.因此,"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高考试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亲睐.下面笔者以一些"高于教材"的高考试题为例,探讨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教材城市化倾向"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材城市化倾向"有着多种表现,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程设计理念的问题,也有教材编写的问题,还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因此,要解决"教材城市化倾向"的问题,就应该多管齐下,包括促进西方课程设计理念本土化方面的创造性转换,打造能够兼顾城乡的教材编写队伍,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挖掘教材的内涵,重视教材外延的拓展,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应坚持的教材观.教学时,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改造,应遵循加减法、重组、生活化、超链接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