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算主义是一种认知上的唯我论,计算认知过程仅仅发生于人脑或颅内,没有必要提及外在的世界.涉身认知科学主张认知并非仅仅发生于人脑或颅内,它完全可以发生于人脑或颅外的对象中.但是,计算主义和涉身认知科学并非是不可融合,涉身认知科学为计算主义提供了意见参考,计算认知过程可以跨越脑,延展于环境之中,而涉身认知科学面临的"一致性"难题也能够通过诉诸"计算"概念予以解决,最终二者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2.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引发了关于计算主义纲领在认知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再思考。认知的计算主义纲领可以表现为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该书将计算主义面临的难题归结为形式系统的意义获取问题,这一策略对计算主义的辩护是有效的,但关于形式系统产生意义的方案还可以尝试一种情境主义的补充。形式系统意义获取上的情境主义思想在认知理解和认知实现等方面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3.
计算主义是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等学科的核心纲领之一。许多哲学家、认知科学家围绕计算主义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当前在心灵哲学中的争论主要围绕两大问题而展开:一是形式与语义,二是心智与计算。这些哲学争论不仅澄清了过去我们对于心智的许多错误认识,也暴露了计算主义哲学立场在解决心灵与认知问题上的困境与矛盾。它还重新提出了论证心理学学科的科学性的理论问题,从而为当今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何谓计算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阐述了一种简洁的和一般性的计算主义框架,旨在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计算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计算和落实——得到详细论述。文章讨论和回应了几个常见的对计算主义的挑战和反驳,最后从计算主义角度分析了计算机思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面向发展情报,未来的情报工作可能面临解决多维目标问题,以及实现每个目标的多重发展路径的选取问题,传统的情报方法在解决多情报并行问题上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力需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技术等手段,通过计算机来计算情报、辅助决策。文章从量化计算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计算情报的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计算情报界定为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大数据)"为经,"计算思维(人工智能)"为纬进行情报的量化分析和判断,针对计算情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计算情报的两个前提和一个转化基本思路,两个前提是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个转化是将情报活动中的过程性的主观决策转化为客观概率上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证据链模型"探索计算情报的实现途径。[结果/结论]认为当前环境下,计算情报是可能实现的。计算情报的实现不仅需要情报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还需要应用以数学理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认知计算及其对情报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计算是综合了多种新兴技术的一个技术领域,认知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会对情报科学产生深远影响.对认知计算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对国内外认知计算的相关研究与计划,以及与认知计算相关的一些情报科学领域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认知计算对情报科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认知计算的发展将会对情报检索技术、信息组织及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智能计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智能计算是连接主义、分布式人工智能和自组织系统理论等共同发展的结果,提出了智能计算理论和应用发展的若干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认知计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状况,为后续认知计算在图情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和比较分析的视角综合梳理了国内外认知计算的学科分布与研究热点,然后分析了认知计算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现状,最后提出认知计算在图情领域未来实践应用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国内外认知计算研究的学科分布呈现跨学科和多学科形态,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与粒计算。国内形成了认知计算与图情领域相结合的热门研究方向,主要应用于情报检索与分析、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智能人机交互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等方面。【创新/局限】借助科学计量工具系统性梳理了认知计算的国内外研究与在图情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应用场景和用途。  相似文献   

9.
针对福多的思维非模块性主张,进化心理学家提出泛模块性论题,将所有或者大部分认知机制看作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解决祖先进化环境中的适应问题的、功能专门化的认知模块。虽然泛模块性论题面临自身的困境,但是,通过对泛模块性论题及其困境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论题对认知科学所具有的重要启发意义。它的意义是在于向我们提示,应当从进化和文化两个视角理解人类认知机制的塑造。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我们可以将通过生物进化而来的认知机制(先天)看作是准模块,同时肯定累积性和多样性的文化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和重塑(后天)。  相似文献   

10.
艾丽斯·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是专门用来指黑人妇女或有色人种妇女的思想,是"献身于实现所有人民的,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美的主义."妇女主义以其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等特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