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2.
正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走到人生边上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岁月匆匆,我们都是生活在四维空间中的生物,时间不按照任何人的意志,一刻不停地向前流逝.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经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近十个春秋,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成长为担任了一定社会责任的中年人. 回首这些日子,近10年的时间我走过了担任科技期刊编辑的3个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风雨十五载丹心化桃李──记报人教育家陶本一于鸿"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仅仅是这个世界需要你来享受它已有的物质、精神文明成果,上苍赋予人以生命和灵光,是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在前人基咄上再向前推进一步。不如此,生活、生命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丹麦一位哲学家基尔克戈德说过:“只有向后看才能理解生活,但是要生活好必须向前看”。这话很富有哲理。生活像流水,日夜不息地奔流着。当我们向前流的时候,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当我们向后看时,才能看清它的缓慢、湍急、平淡、斑斓,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有感于此,写下这几段文字,为了“向前看”。吹沙见金剔璞透玉1964年8月,河南日报第一次试行编辑与记者相互交流的制度。我从记者站回到编辑部后,便被交流到副刊去当编辑。这一年,是国庆十五周年。河南日报决定以《我与祖国》和《风展红旗》为题,在副刊开展征文活动.要求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反映我省建国以来的深刻变化;通过自述的方式写自己十五年来感受最深、最难忘怀的一些事情。袁漪和我共同分编《我与祖国》的稿子。  相似文献   

6.
记者工作是艰辛的。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就曾3次遇到生命危险。第一次历险是在1976年5月7日。那天,我和辉县县委统战部部长都文举一起,进入正在施工的辉县发电厂厂房工地采访。我正低着头向前走,忽然“咚”地一声,有个什么东西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后背上。回头一看,一块红砖跌落在地上,摔成两截。这是楼上干活的人不小心把砖头从高空掉了下来:好险!如果不是我低着头,或者慢走半步,砖头就会正好砸在我的头顶上,后果就难说了。也幸好我穿的是厚棉袄,不然也会砸伤的。都文举非  相似文献   

7.
我是生活在连队的一名报道员。今年上半年,在《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刊稿十余篇。我体会到,生活在基层的报道员,只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采写有价值的新闻稿件,上大报也不难。上报难,上大报更难。这是我们基层报道员经常议论的话题。我刚开始写稿时,曾这样开玩笑地说,如果解放军报用我一篇稿子,我从济南一步一磕头进北京。但仔细想,生活在基层,接触面虽小,可也有自己的优势。基层发生什么事,我们最先知道,基层需要什么,战士在想什么,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它不平凡的精  相似文献   

8.
叶冲 《记者摇篮》2006,(10):39-40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看这么一段台词:“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杨红旗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件事情,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将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个月,我一直强迫自己忘掉,可是你们一步一步地把我逼回来,回到那个我根本无法面对的晚上。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分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痛哭……)我现在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所有的人的面前,工作没了,朋友没了,什么也没了。你们满意了?在我心里有两个凶手,第一个凶手是那个坏蛋,…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工厂生活、军旅生活、学校生活、农庄生活、家庭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作家也不例外。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写道:“我只是生活了,并没有努力想记下点什么或者为了未来的书,记住点什么。”“我曾经生活、工作、恋爱、受苦、期待、幻想过…”但是他还说:“只有那种能向人们叙述新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的人,只有那能够看见许多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的人才能够作一个作家。”,他又说:“必须用生活来无限地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0.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  相似文献   

11.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一期有对当红明星赵薇的一篇专访,其中有几段答记者问,个人感觉很有点意思,边看边作了摘录:A:当初演《还珠格格》我也被骂得很惨。我不认为一部戏大家都说好是一个正常现象,其实,懂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可能大家对一件事都说好。B:一部戏的成败不是一个演员可以决定的,但大家很容易把一部戏好坏全算到我头上来。C:大家对于我每一次的新动作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只要接一部新的戏,大家就说是转型。我也不能天天转啊。D:不要问我最什么什么。我感觉没有最什么、最什么的事情。你问我最喜欢、最爱什么,我都…  相似文献   

12.
我的童年好像是特别现世刻板的生活,只能通过精神的方式,从诗词歌赋中想象这个世界.阅读诗词,你会想了解诗人的一生发生了什么故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顺着这条线往下挖,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深邃杳渺、我们想象不到又没有边界的世界. 当下,有些人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但从务虚的角度来讲,读书和不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几天不读书,我的心里就会特别慌.有书作陪,我生活中其他的娱乐,都慢慢地退居其次了.读书,让我的生活有了精神的愉悦和陪伴.  相似文献   

13.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我就喜欢飙车,那么飙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我认识几个所谓的艺术家,虽然不“吃人”,但是也很吓人。呼朋引伴,到处找人喝酒,身边还带着不同面孔的姑娘,一般常年披一长发,长发还打着结。北京风大,看他们在路上走的时候,那长头发往后一弄,倒像是捉妖的张天师,就差一把剑了。我从不见他们背什么画架去河边写生什么的,也不工作,天天晚出早归,好像坐台小姐。我们都不知道他们靠什么生活,但他们从不显饿,脸色红润,倒是我们这些上班族老是一脸的菜黄。 《新闻周刊》提到的那个“食人”的艺术家,让我想到我认识的那个所谓的艺术家。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家都怪怪的,不让人理解,他们在做什么,为什幺要做,都让人一脑子浆糊今非昔比,艺术是用来比狠的吗? 新时代新风尚? 不知道这样的怪艺术家多不多?  相似文献   

15.
"这两年来,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出口,一个逃离自己现在的生活、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出口。就像浑身都是火苗,被烧得难受,渴望立即跳进水中那样,渴望立即走入那个出口。"无法想象章文平渴望的那个出口到底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那个出口为什么会对她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只知道那是一个黑暗的通向死亡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伟人对我的影响当时我不懂,一些政治术语我真不懂,我不懂政治。可是我们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我们常去中南海,见到的都是最高级别的国家领导人物,谁跟你讲几句你都是受教育啊。我们不是事先通报的,我不知道今天晚上唱什么戏?到了时候,才告诉你唱什么戏,那都要跨好多行当的,你就得唱,还不能唱错。多亏了小时候学到肚子里,戏宽啊,什么都会!  相似文献   

17.
苗苗 《档案天地》2010,(4):11-15
我是在北影大院里长大的。因为我父亲是1941年的老八路.他是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跟部队一起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京以后,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是要军管似的。就是需要派部队的人去代表管理某个单位。我父亲就是去了北影厂.当时他们好像有4个人吧,其中还有谢铁俪老师。当时他们其实很不愿意离开部队.像我爸爸那会儿在部队担任连长.他非常喜欢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19.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我幼年时不喜欢学习,全部兴趣都在游戏中。什么都愿意玩,特别是与体育沾边的东西。我至今还怀恨的是,我童年时从来也没有玩够,总觉得学校的管束太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