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各种可用于纸张保护的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总结其杀菌杀虫原理,并据此列出了一些未被提及的有效的中草药,为纸张档案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纸张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需了解纸张保存现状和保存寿命。由于纸张检测方法大多要毁损纸张,因此,实际工作中很难开展档案图书纸张性能的检测和寿命的预测。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纸张无损检测方法,分析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具体应用途径,通过纸张无损检测,来判断纸张保存现状,估计纸张的寿命,这对于降低纸张性能的下降速度,提高保护水平,改善保管环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纸张的脆性     
在纸质档案保护工作中,作为载体材料的纸张的保护极其重要,纸张保护的核心就是延缓其老化速度,延长其保存年限。相信大多数档案工作者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纸张脆性大一些,有些纸张脆性小一些;老化明显的纸张脆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2000年,陕西省档案局决定对民国时期珍贵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并积极组织专家对民国时期纸张,字迹材料进行了调研,经过论证,初步形成了先进行裱糊,再进行字迹显色加固、脱酸、防虫、防霉、纸张憎水性保护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的BDM保护液在中和纸张中酸的同时,在纸张中沉积微量沉淀,既能使纸张保持7—7.5之强力缓冲的中性,又能与纸张纤维素、半纤维素基环上的羟基与羰基形成稳定螯合物,通过测试其与传统碳酸氢镁溶液处理的纸张老化前后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及白度的保持率,证明该螯合保护液能使纸张耐久保存。  相似文献   

6.
2000年,陕西省档案局决定对民国时期珍贵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并积极组织专家对民国时期纸张,字迹材料进行了调研,经过论证,初步形成了先进行裱糊。再进行字迹显色加固、脱酸、防虫、防霉、纸张憎水性保护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的技术咨询项目,该组织于今年6月1日至22日委派西班牙纸张保护修复专家维纳斯先生来华举办有关用纸浆修复技术修补破损档案技术讲座。6月2日至7日,北京地区的技术讲座活动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行,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科研所、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事档案保护修复技术的40几位代表出席了该技术讲座。维纳斯先生首先介绍了世界纸张的概况、纸张发展的历史过程、纸张的结构和种类,然后具体、详细地介绍了用纸浆修补破损档案的技术,以及当今世界各国用于档案文件保护修复的先进技术设备。维纳斯先生采用讲授与咨询相结  相似文献   

8.
崔秀琴 《浙江档案》2002,(12):32-32
纸张去酸一直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由于纸张在形成之前,也就是在造纸过程中就留下了酸性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图书、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四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图书、档案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纸张是图书、档案的基本组成材料,下面先谈谈图书、档案纸张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纸张无损检测法是人们近年来运用的一项重要的、最先进的保护技术。传统的有损检测法,都会对纸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例,传统的医疗卫生行业都是以纸质文书档案为主,往往在保管与保护上都有相当大的不便利,但随着人口发展的扩大化,人们对医疗与时俱进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并且在病人的诊断信息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如果采用保护手段不正确的话,会使一些医院文书档案受到一定的损失。所以纸张无损检测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文书档案的保护程度也大大提高,目前由于我国对纸张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还是属于相对应的开发阶段,如何更好地完善则是现在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纸张脱酸是档案、图书保护技术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正在进行研究和开发。当前,修裱技术在各级档案馆非常普及,需修复的破碎纸张中许多属于酸性纸张,其纤维素成分已经发生了酸性水解与氧化反应。为了解决其脱酸与保护问题,本课题将Mg(HCO_3)_2作为修裱浆糊的稀释剂,利用平衡反应:Mg(HCO_3)_2MgCO_3↓+CO_2↑+H_2O使MgCO_3方解石晶体微粒沉积在档案纸张、托纸与浆糊中间,起到对酸的缓冲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氧化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可继续降解,镁盐可与氧化纤维素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在旧纸张中含量较高的氧化纤维素得以保护,使其在脱酸后不致继续降解。  相似文献   

12.
纸质档案保护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纸张的酸性物质影响档案的耐久性.目前国内外档案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档案脱酸技术,并已取得多方成效.论文采用氨气脱酸法,并研制出纸张表面脱酸剂,脱酸加固程序,研究设计专业脱酸装置,提高批量脱酸效率,解决批量脱酸难题,力求为酸化纸张的批量脱酸研究贡献新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纸张成分分析和结合实验室内常用档案纸张吸水性的观察,分析水灾对纸质档案的损害。根据水淹档案现场减湿干燥试验观察,阐述了应对水淹纸质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对纸张耐久性破坏的初步探讨彭运明,许晓蕾研究纸张载体材料的耐久性,尽可能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紫外线对纸张载体材料的机械强度的作用和对纸张含水率的影响,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纸质中纤维素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求得纸...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纸张保护研究技术──伽玛辐射加固张欣旻,张斯英档案。古籍的纸张在长久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因自然老化等因素而使纸张逐渐变黄、变脆直至损毁。多年来,国内外档案古籍保护者不断探讨研究纸张加固新技术,如胶粘剂喷涂动、加膜压固及丝网膜法等,这方面成果已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文献装具大多为木质装具,文献档案装具的使用与文献档案的保护直接相关。本文采用环境模拟实验舱法与环境因素加速老化相结合的方法,以松木为研究对象,对经松木挥发物处理的文献档案常用纸张进行了形貌观察,探讨了松木挥发物对文献常用纸张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为木质文献装具的用材选择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更好地保护文献。  相似文献   

17.
图书纸张的含水量是否正常,是图书保护的一个关键。图书纸张的含水量过大,会使图书受潮发霉、互相粘连;过小会使纸张纤维素失去韧性,强度降低而变脆。所以图书纸张的含水量与寿命关系很大。一般图书纸张的含水量为6—20%。但是图书纸张的含水量与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时间(某一温度、湿度所持续的时间)等因素的关系较为复杂。不易掌握。如库内相对湿度85%,温度摄氏25°,图书纸张的含水量为18%。当开动去  相似文献   

18.
纸张酸度过高会对图书档案寿命造成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致力于图书档案保护工作的各国学者经过不懈努力,发明创造了很多纸张去酸技术,其中的很多都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使图书和档案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几倍,为保护珍贵图书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有很多著名方法,在很多国家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不作赘述了,现介绍几种还未用于大批量脱酸及尚需优化完善的去酸技术,以期能为我国纸张实用去酸技术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大量文物实例中得到启示,提出用碳素环境保护字画,通过对保护前后字画所用纸张及颜料的加速老化,测定纸张机械强度及颜料色差,得出碳素环境可以有效地延长字画寿命.  相似文献   

20.
翻开西安市档案馆民国档案,发黄的纸张记载了80多年前因特殊历史原因组建的一个机构——西京筹备委员会对西安这座文化古城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的保护情况,在这些发黄纸张的背后,是一代政府官员、文人们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加强市政建设,修整拓宽城市和城郊的道路,保护古迹文物,为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