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深入浅出,原指论著、文学作品等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把它用之于语文课堂教学,喻指语文教师钻研文本要"深入",而课堂上向学生表达文本时则要"浅出"。可见,"深入"关乎教材的把握,"浅出"关乎教材的处理。事实也确是如此,要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不仅要追求"深入",同时也要讲究"浅出"。一、"深入":让教学富有创意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到文本的"险远"处,才能发现文本那"奇伟、瑰怪、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先,教学在后,二者有特定的逻辑关系。从事研究时,研究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一次消化者",进行教学时,教学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二次消化者"。第一次消化是"深入",第二次消化是"浅出"。从深入到浅出,才是受学生欢迎的研究者与传播者。为融合研究者与传播者这两种角色,需要得到两方面的保障:学校管理层面要真正引领兼顾研究与教学的平衡与融合、一线教师要力行使自己的研究与教学处于平衡和融合状态。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先,教学在后,二者有特定的逻辑关系。从事研究时,研究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一次消化者",进行教学时,教学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二次消化者"。第一次消化是"深入",第二次消化是"浅出"。从深入到浅出,才是受学生欢迎的研究者与传播者。为融合研究者与传播者这两种角色,需要得到两方面的保障:学校管理层面要真正引领兼顾研究与教学的平衡与融合、一线教师要力行使自己的研究与教学处于平衡和融合状态。  相似文献   

5.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然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素,最后选取符合理解教材与学生学力实际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深入",又要"浅出",让学生真正在文本教材中"来来回回""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6.
语感培养的“浅出”与“深入”宣州市阳镇小学陈小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较好的语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近1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概括为“语上浅出,感上深入”:一、“语”上浅出所谓“语”上浅出,就是教师用浅显易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记得曾经有教育前辈将世上的教师概括为四种: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和浅入深出。浅入浅出的课堂没发展,浅入深出的老师忽悠人,深入深出的话语雾气重,深入浅出的教学滋味长。很显然深入浅出的数学课堂是学生之期盼,是教师之追求。  相似文献   

8.
造假的境界     
"造假"一词的贬义性,在我们这个迫切希望打造教育强国的国度是无需置喙阐释的,否则便显得浅入深出了.而浅入深出是最可恶的.于是乎,"造假的境界"在当下文学语言与教学语言久违的文化环境中,就显得修饰不当了.……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浅出”则是“深入”的要求。没有“深入”,“浅出”就无从谈起,没有“浅出”就无法实现“深入”的价值。作为一个教学原则,“深入浅出”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也有不少教师只一味机械地模仿名家、大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致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质低效。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倘若在"深入"和"浅出"中多思量,做到深入解读文本,浅出教学内容,定能打造出扎实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有人将语文教师的教材钻研与教学方式形象地分为四种类型:深入深出,学生听得费解;浅入深出,教师喊得太累;浅入浅出,学生一知半解;唯有深入浅出,才能教得扎实,学得轻松。如何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呢?我觉得只有将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传授方式的“浅出”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一生的追求与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艺术。"深入浅出"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浅入深出"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从教师的"深入浅出"到学生的"浅入深出"才能达到的教与学高效。  相似文献   

13.
有句成语叫“深入浅出”,意思是用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欲做好课堂教学这篇“文章”,又何尝离得开深入与浅出呢?特别是数学教学,由于内容及其思想的深刻性是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深入与浅出都成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当前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学习""被学习""假学习"和"浅学习"等问题,分析将非智力因素融入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策略.即合理规划教学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培育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方式陶冶学习情感、创设教学情境磨炼学习意...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深入理解教材和浅出教学就有所体会,所以,借助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研讨课和展示课这两次教研活动,将我的体会展示给老师,让老师们也议一议、评一评我的理解。这两次研讨活动我都确立了行程问题当中的《相遇问题》作为研讨课,进行展示。通过这两次的教研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深入和浅出在教学中的真正含义。【试教后的困惑:"钻"进去,丰富教材】《相遇问题》是青岛版教材(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是形式化、结构化的静态知识,与小学生形象的、动感的童稚世界相距甚远。教师只有"深入"解剖教材,才能对其进行"童化、趣化、活化"等"浅出"的处理,实现"课本数学"到"儿童数学"的质变,为成功的数学课堂而奠基。小学数学教学不是累积知识,而是生成智慧,教师要创设"故事化、生活化、动态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合作等数学活动,用"儿童的方式"来学习"儿童的数学",最终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感悟到数学的魅力,达成"浅入深出"之目标,这是我们数学课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7.
江洪明 《文教资料》2008,1(4):198-200
文章以现代和谐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和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重要关系进行了辩证的思索,主张坚持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内容与形式、理论教学与范例教学、情感与理智、深入与浅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有章可循的.如果违背阅读规律,则会在"入文"及"出文"中出现"浅阅读"、"自由阅读"等偏失,使阅读教学误入歧途,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问题也伴随而生.比如,沸沸扬扬的"超文本"对话讨论,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如火如荼的朗读合唱,少情淡意,恰似诵经;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五花八门,冲淡思维……于是,我们不得不呼吁:语文教学,切莫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语文教学"要深入,更需要浅出,"要扬弃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把多维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力求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正做到语文姓"语".  相似文献   

20.
降低难度与开掘深度仿佛对立,但笔者认为不尽然."难"跟"易"相对,"深"跟"浅"殊异,"难"与"深"的内涵虽有交叉,但"深入"可以"浅出",可以通过精简到位地阐述,使原本比较深的东西,也能平易好懂,能为高中学生所接受;而"难"者,只有降低难度"华山一条路".因而降低难度与开掘深度可以并行不悖,这次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的修订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