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业 《现代语文》2011,(3):62-63
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教材选录《随想录》这样的文字用意何在?它的教育价值何在?应该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实现它?  相似文献   

2.
《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作者对本科生实施双语教学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把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埃涅阿斯纪》作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体现着一种文学的自觉性。它包含着作者对社会、对历史及文明的深刻思考,包含了作者对人的命运的终极关怀;它的形式风格也处处表露出作者“斧凿”的痕迹。后世欧洲文学中表现出的深刻人本精神和理性反思,更多的是继承了维吉尔的传统,其影响远远超过荷马。  相似文献   

4.
李程 《现代语文》2007,(9):124-125
在《世说新语》的人物世界里,儿童和少年也获得了独立价值。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第一次大规模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这些少年儿童形象,作为魏晋名士成长阶段的记录,既有作者对人物形象塑造一贯性的艺术追求,又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思想文化意义。这些少儿形象,既有着少儿特有的自然纯真,又有着那个时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印记。从文化角度阐释这些少年儿童形象,对我们认识《世说新语》一书以及魏晋时代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里,我们想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研究实践,谈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并就实现课程目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我们知道,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产生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文化中,权势阶层往往对文化群体或推崇利用,或轻蔑辱杀,而对书籍这样的一个知识载体有着同样的处理方式,以至于文化精神不得不在烟火的烘烤熏染下曲折前行。尽管如此,书籍还是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今人们又有了新的关于书与精神文化的思考,比如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面对我们人类当下的心灵与现实难题,我们怎样认识、面对和成就自身,并从成己达到成物的目的?于是我们站在无数先贤同样所处的岔路口,一遍遍思考我们可选择的道路在哪里?如果说对历史的认识越深,对未来看得越远,那么阅读古圣先贤之作无疑是预览未来世界的窗口,下面我们要讨论有关经典阅读的三个层面悦读、苦读与攻读。  相似文献   

7.
据《新京报》载文指出,法国在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突然为世界喷发了一大批理论家,帮助全世界解释全世界,帮助人类认识自己,让许多人知道:人类可以这样思考,而且可以思考得如此激情,如此深刻,如此贴近现实,如此富于魅力!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引领访谈 1.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上一堂——《品德与社会》课,你们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课吗? 2.不但同学们喜欢,有位老朋友也很喜欢呢!看——它是谁?(出示黑猫警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计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迟子建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原始风景》、《麦穗》、《逝川)中,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真实深刻地书写,并由此导入对形成性别差异的文化根源——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反思,暴露了其对妇女生存的危害性与残酷性,以及女性对它由屈从、认同到捍卫、延续的荒谬性与可悲性,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流动的思绪     
我们读外国文学作品,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个名词:意识流。什么是意识流呢?在这里。推荐一位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她的作品: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她的《达洛卫夫人》。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达洛卫夫人》中的精彩片段,感受作者对于当时英国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刻画,从中领略到典型意识流小说的特色。意识流小说并非仅仅艺术技巧的创新。它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令荣 《四川教育》2008,(12):46-46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入、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一个什么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们原来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很会动脑筋,填石子取水,多聪明啊!现在遇上狐狸,它怎么变笨了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呀,乌鸦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其实,《狐狸和乌鸦》与《乌鸦喝水》是两个不同的童话,此“乌鸦”非彼“乌鸦”呢。但就给孩子这样讲吗?显然不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对“乌鸦”的认识是统一的,在这儿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也许就是学习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世界观是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形成的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等等的朴素认识,经过积累和沉淀形成了一个人特有的个性,它影响着人的行为、做事风格等等。小说《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为背景,着重刻画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等,形象、客观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表达了作者对于改革开发的支持和深入思考,同时小说中也反应出作者的世界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发和亲切感。  相似文献   

14.
这一期专题,我们围绕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和一个有特色的课例展开。以这样的方式构建专题,是希望我们能够从具体的教学与课例当中受到启发,进而深刻地思考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文本解读的关键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倘若有一股力量,直刺我们的骨子,抵达灵魂深处了,还强劲不止,我们是难受的,然而又不能不随之思考,也猛地悟透了社会和人性。读鲁迅《灯下漫笔》最有此感,这一回先生的矛头直指中国历史的本质以及国民的奴性人格,思想深刻,人木三分。它为什么如此深刻呢?一是因为鲁迅具有超人的洞察力——一种能够透过浓厚的历史烟云一览社会真面目的本领;二是因为行文技巧之高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周老师执教过不少课文.有过不少成功的课内教学的案例,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半截蜡烛》《天鹅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他为什么开始选择整本书中的片段作为教学内容?不知道太家注意到没有.周益民在自我介绍时一般是这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这自然反映了对自己的自觉定位和他对母语教育课程的探索和思考。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语文教学是什么关系?怎样将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母语教育改革的推进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周岳 《现代语文》2007,(2):36-37
江苏版语文教材(必修五)建议教学《项脊轩志》时采用“文本研习”的形式,并设计了这样一个研习的切入点——《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它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的确,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呈现出色彩斑斓的争论场面:品读课文《金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彼得到底有没有找到金子”而争论不休。学习《黄河的主人》一文,学生会质疑:“羊皮筏子上的乘客真的一点儿都不害怕吗?”……这些种种的质疑和争论。是学生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魏清香 《福建教育》2006,(10A):31-31
《白杨》是一篇思想性强的课文,饱含着作者对边疆建设者们崇高的敬意。文章构思巧妙,感情丰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佳文。但是,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如何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是教学难点。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白杨的可贵品质呢?我初次教此文是这样教的:  相似文献   

20.
朱伏波 《考试周刊》2014,(46):70-71
作者在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时,对如何开展研究型教学进行了尝试,并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实例,谈谈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