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洪锋 《学语文》2010,(5):16-16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第十回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名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此回历来是人们击节称赏的篇章之一。文中的李小二虽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以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在作品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主人公林冲坎坷人生的变化及故事情节的发展等都与李小二这个小人物密切关联。正可谓小人物、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和《神雕侠侣》从广义的角度看,都属于武侠文化的范畴,但英雄和侠客文化内涵毕竟有别,英雄呈现出浓度的杀戮倾向和血腥味,人物也较具古典色彩,侠客则跳出了江湖快意恩仇的窠臼,人物性格丰富,英雄追求建切立业,难免忍辱负重;侠客淡泊功名,因此能够笑傲江湖。英雄和侠客有其产生的文化渊源,英雄是侠义文化流变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历来说法不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起义说一直占主导地位,但自七十年代末,学术界便对这一观点不断地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农民起义说是受了毛泽东主席和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而忽视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它不妥之处是显面易见的,本文认为,(水浒传,是一部侠义英雄传奇,文章从侠的精神,行侠的背景、侠的组成、侠的社会心理结构四个方面论证分析了《水浒传》的侠义文化特点及文化意义,特别分析了水浒英雄们由盗侠到官侠的转变,即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投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语四册第五单元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么一句:“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读到这里时,学生不禁哑然失笑。笑什么呢?原来是店家李小二把老婆称作了“大姐”。李小二为何把老婆唤作:““大姐,”课本及教参均未对此作注解。在《水浒传》里,妻子的称呼有“娘子”、“老婆”、“浑家”,“婆娘”、“荆妇”等等,本文其他地方亦然。为什么只有李小二在此处,在这个时候却偏偏管老婆叫“大姐”呢?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中国侠义小说之集大成者,上承古代自由之侠,下启后代忠义之侠。清代道光以后的《荡寇志》与《三侠五义》两部侠义小说,就是在对其接受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它们对《水浒传》中的侠义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内涵又有所改变,《荡寇志》将《水浒传》的“忠义之侠”转变成为“盗”,而《三侠五义》将《水浒传》中的“非法侠”转变成了“合法侠”,同时分析了《荡寇志》中“侠”形象转变的原因及《三侠五义》合法侠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小二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刻画最成功的小人物,他确实小,小得连名字都没有;可是他又很“大”,大得立于故事的开篇之处,大得可以与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友,大得甚至可以探听朝中机密。可见,此“李小二”虽“小”,其作用却“大”,用意也深。  相似文献   

7.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他“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他的性格粗豪勇猛,而又有几分精明的特点。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的锄强扶弱、舍己为人的侠义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他在《水浒传》中的侠义品格显得最为突出。正由于他的好行侠义,所以他才成为了人们所喜爱的一个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刻画人物,往往只寥寥数笔,便能深入精到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陆虞候奉高俅之命潜入沧州,进出李小二酒店一节便是这样一处典型文字:“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疏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  相似文献   

9.
陆敏  张祝平 《文教资料》2012,(29):67-69
崇祯末年的二刻英雄谱本《水浒传》插图是对天启年间钟惺批本《水浒传》的摹刻,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这是朝代末世这一特殊刊刻背景下的产物,是对明末呼唤救世英雄这一社会心理的关照,亦是对插图者与读者共同心声的传达。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多次描写英雄落魄时,身无分文以食,他们或得到侠义之士慷慨济之,或自寻他法谋食。不管何种途径解决经济上的窘迫,都离不开金钱。金钱这一意象贯穿全书,值得重视。文章具体探析金钱意象在书中的内涵及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全国侠义小说研讨会。会议讨论了侠义复仇与过激行为问题;《水浒传》侠义的多向度以及在其中出现的文侠形象;清代公案小说对《水浒》侠义精神的背逆与“伪侠”的出现;清代的女侠与情侠问题;侠义小说中的“混混儿”是侠义的变形。会议还讨论了三派侠义小说的写法及影视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中国最早的完整成熟的通俗小说之一,受到宋元说话话本的巨大影响.说话是面向普通民众的通俗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水浒传》的话本特点,即大众娱乐性和侠义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巨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浩繁的古典小说中.鲁迅先生特别嘉许《红楼梦》、《水浒传》二书.认为它们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就艺术性而言.《红楼梦》后来居上.然就其通俗性来说.《水浒传》因其雅俗共赏而家喻户晓,拥有比《红搂梦》更多的读者。《水浒传》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力于“水浒英雄”们那令人兴味盎然的绰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水浒传》,除了重笔浓彩地渲染、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众多叱叱风云、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的烈举伟绩之外,也为我们刻划了一系列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不仅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且在作品中所占的篇幅也极其有限,有些甚至只是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但是,在《水浒传》全书中,他们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作者对他们倾注了极大的热忱,同情他们的遭遇、歌颂他们的品德(亦不讳言他们的缺陷),通过对他们的具体描写,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和阶级压迫的严  相似文献   

15.
第二章水浒传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作者一、成书过程.二.作者生平及《水浒传》的主要版本。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一、主题思想:通过对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为一些本质方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人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乱自上作”,“官逼民反”歌颂了起义的英雄。总结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国封建社会人民起义最终的失败是由于其不彻底性。二、《水浒传》反映了中国封逼  相似文献   

16.
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子弟所创立的独特的民间说唱形式,子弟书的题材中许多出自《水浒传》的故事,经子弟书创作者改编后,具有了别样的艺术活力,极富满族特色和市井情怀。子弟书关注英雄侠义母题、复仇母题、悍妇淫妇母题,女性形象大多具有满族女性泼辣直爽的特质;小说多运用满族方言口语,更具有民间特色;其浓郁鲜活的抒情特质也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宋代侠义文化是草莽民间对于公正与正义的心理企盼的产物,《水浒传》中侠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侠义与忠义、正义、复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江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来的是那个时代市井中人或游民深刻而又较为真实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另有一个别名叫《英雄谱》(与《三国演义》合刻)。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小说,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实际上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的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水浒传》的一大特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表现了市民阶层尚侠义、重功利的思想倾向和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宋元以来兴起的“说话”艺术是《水浒传》题材的主要来源,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水浒”故事渗透了很多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这使它带上一定的市民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0.
重写文学史,是近年来文学界的强烈呼声,人们对以往单调的文学史早已厌烦,而各种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学史纷纷问世,给文学界带来了阵阵春意。陈颖的《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就是在这种大好背景下闪亮登场的。“崇拜英雄、崇尚英雄主义,或许是人类的固有本性之一,因此英雄豪杰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之高是无与伦比的。”陈颖在《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引言中如是说,这或许是他写作此书的出发点。大致说来,本专著的成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研究视角的独特开拓把英雄和侠义小说作为一个题材类型加以特别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