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在监测领域的优势,研制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防盗系统。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构建了构建了汽车防盗系统的结构模型,以ATMEGA16作为系统的MCU。测试结果表明,本汽车防盗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汽车防盗预警,降低了误报警率,并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多传感器融合报警器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报警器数据链单一造成的一维被动报警、错误报警,不能有效地进行多维的综合预判报警。本设计多传感器报警器采用模块化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组合设计,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多传感器融合报警器模块化系统,主要以数据分析为核心进行设计。数据分析的合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危险预报的准确度,还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环境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现在的多传感器融合报警器也只是一个基础版,很多功能并不完善。因此这也让多传感器报警器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DSP TMS320F240的融合GSM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语音报警技术等多方位防盗的方案.主机能够检测多个触发源并进行语音报警,同时通知车主手机,并记录下现场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在家中安装普通防盗报警器的最大障碍,就是要将安装在门窗上的传感器(如:小磁铁控制的干簧管等)用导线接到报警装置上,这会给家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另外,常见防盗报警器总是在盗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防盗报警器无法及时将报警信息实现远程无线传送的问题,文章利用单片机和GSM模块设计了一种远程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系统使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为探测模块,单片机和GSM模块作为系统的控制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以实现远程报警的功能。该报警系统电路结构紧凑,易于隐蔽,用户操作简单、易懂、灵活,在智能家庭防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原理,制作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有效利用该传感器成本低廉、制作过程简便,安装过程较为方便,同时该传感器具有稳定的防盗性能,灵敏度较高,即安全又可靠。在实践安装中,该防盗报警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由此同时它的信号经过单片机系统的相关处理后与PC机的通信较为方便,便于将多用户进行统一化的管理。本次设计中主要包括有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处理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1,无线传输芯片采用PT2262/PT2272,整个系统在系统软件控制的前提下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9)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指通过对多传感器系统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层次、多级别的融合处理,协调拥有多个信号源的复杂应用系统中传感器相互之间的工作,能够得出更加准确、更加完善的结论,也被称为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估计,通过利用多个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基于特定的最优融合准则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得到更精确、更可靠的融合估计结果,其精度要比单一传感器或局部估计精度高,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一个仿真实例分析比较了集中式融合与分布式融合对导航参数状态估计的效果,说明了状态估计在多源信息融合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HN91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设计了一种防盗报警装置,主要用于探测有无外人闯入.报警装置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器报警,也可通过手机或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试验表明:该报警装置误报率低,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单一的普通型火灾探测报警器,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功能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火灾报警系统,充分发挥了其信息冗余性、互补性、时效性以及低成本的优势,实现信息的优化,完善、准确的反映环境特征,能够降低误报率,提高了整个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传感器技术来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异常人员的入侵行为,并及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提示主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危险情况发生,维护社会和家庭人员、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人工影响天气基层野外固定作业点上的弹药安全储存问题,利用红外和微波探测、现场摄像、GPRS/3G无线网络等技术,实现了基层人影野外固定作业点弹药安全存储报警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章小宝 《科技广场》2012,(7):133-135
本文主要以单片机STC89C516为核心,分别连接了防盗装置、火焰报警装置和煤气报警装置集成于一体的设计。电路由信号输入,按键、指示和报警,单片机基本电路,信号测试、远端通信四部分组成。本设计增加一种防盗电路,特别适用于家庭。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在全球性定位监控报警系统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的传输,系统可通过发送短信方式,对各个功能模块的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异常情况时可远程操作该系统,实现智能化全球监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市公安局建设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际出发,概括了报警在警务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详细地阐述了整个报警体系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科技领域内比较成熟的一项实用技术,以其特有的空间定位、信息查询、空间分析等功能、有效发送了目前报警工作中警力定位不准等问题,对公安部门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普 《现代情报》2006,26(4):93-95
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的建设是构造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基础组成部分。全息存储是一种利用激光干涉原理将图文等信息记录在感光介质上的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它可以在不改变激光波长的情况下,极大的提高存储密度。随着仝息存储技术和相关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存储解决方案将会给图书馆存储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极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立井防滑绳溜车保护装置采用先进技术使动力稳定可调,在滑绳、溜车状态下,即使提升机制动闸失灵,也能将钢丝绳可靠制动,而且不损绳;感力机械手依照滑绳、溜车状况,对钢丝绳进行智能抓捕;绞车房控制系统可直接监测提升机运行情况,一旦检测出滑绳、溜车状况,除声光报警外,执行机构在PLC控制下使机械手进入工作状态,完成智能抓捕动作。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安装方便,不需要改动原有系统,可直接安装,能够很好地与现行提升系统配合使用。此技术克服提升机的技术缺陷,完善提升机的保护设备。提高摩擦提升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提升设备的潜力,延长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保证煤矿提升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TAM的虚拟团队信息沟通技术采纳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是虚拟团队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本文以“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以适用性为切入点,分析虚拟团队采纳信息沟通技术的特征,构建虚拟团队的信息沟通技术采纳模型。该模型可作为虚拟团队采纳信息沟通技术的参考线路图,亦可用于虚拟团队信息沟通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a thin, self adherent, and clinically durable patch device that can collect fluid from a wound site for analysis. This device is manufactured from laminated silicone layers using a novel all-silicone double-molding process. In vitro studies for flow and delivery were followed by a clinical demonstration for exudate collection efficiency from a clinically presented partial thickness burn. The demonstrated utility of this device lends itself for use as a research implement used to clinically sample wound exudate for analysis. This device can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future integra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into wound monitoring and care. The demonstrated fabric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for devices requiring thin membrane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察了有关借款人信用信息的两种产生机制。一种是对信用信息的直接生产机制,该机制可以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种是通过设置抵押条款,发挥抵押对信用信息的间接信号传递功能。抵押机制并不能直接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可以在贷款合约中起着信号、甄别以及激励等作用,消除或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人体健康信息的监测、获取、处理是衡量个人健康状态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有效预防疾病威胁的重要手段。穿戴式人体传感器网络技术,可实现健康全过程的跟踪与智能服务,对人体信息的动态监测和疾病预防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穿戴式人体传感器的前景和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穿戴式人体传感器网络核心技术的策略方法,并给出了基于人体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穿戴式医疗设备中与"人-机-环境"有关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