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赵晨 《收藏》2013,(4):138-142
在收藏市场上,茅台酒堪称热门品种,价格不断攀升,在近年的拍卖会上经常拍出数百万元的高价受利益驱动,茅台酒的作伪变本加厉,作伪者挖空心思牟取暴利,因此掌握茅台酒辨伪的辨证方法和技能十分重要。本刊在2013年3期中刊发了对著名茅台酒收藏家赵晨先生的专访文章,受到读者关注。鉴于渴望收藏茅台筹名酒的读者的诉求,本刊请赵晨先生撰写此文,介绍他鉴别茅台酒的秘笈。  相似文献   

2.
朱有仪 《收藏》2013,(2):128-131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茅台酒收藏产生了兴趣?平时爱喝茅台酒么?原来是否也有过其他的收藏?赵晨:我出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淮安,从小就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我自幼便开始学习书画,那时我不时还去勺湖碑园中拓碑装裱,上学期间就获得过全国范围的书画大赛一等奖。上大学后,在学习之余便开始创业,很幸运,创业的经历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做出应有贡献的企业界人士。  相似文献   

3.
本刊发表余榴梁先生《古钱收藏的两大误区》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现刊发此文代表了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学术问题应当是愈辨愈明,不同意见的探讨,会更有助于明辨是非。不必急于结论,亦不代表本刊倾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壶痴沙志明     
安然 《收藏》2012,(5):126-131
沙志明绝对是中国民间收藏紫砂的一个符号,要作紫砂专题,沙老怎能越过?本刊在1995年就曾刊发《从迷到痴藏方多一访南京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一文,介绍过他和他的藏品。此番由安然女士撰文,本刊再次详细介绍沙老非同寻常的收藏之路,以期使读者从中有所思、有所悟。  相似文献   

5.
古方 《收藏》2007,(8):94-99
近年来,古玉收藏日渐形成热潮,很多古玉收藏爱好者迫切希望学习相关知识,得到玉器研究专家的指导。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古方先生以问答的形式撰写系列文章,释疑解惑。古方先生多年来系统研究考古出土玉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了解古玉收藏现状,相信这组文章对广大藏友会有所裨益。也欢迎读者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辑部将择要提请古方先生公开作答。  相似文献   

6.
张少华  周靖媛 《收藏》2013,(10):145-145
本刊从2013年1月开始至3月31日结束的读者问卷调查共收到读者调查意见表1287份,参与问卷调查的读者涵盖社会各界,有文博工作者、医生、军人、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学生等,不少读者随问卷调查表寄来长信,表达对《收藏》杂志的深情厚谊。济南的杨斌先生是一名公务员,他说《收藏》杂志"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扇门"。天津李智安先生说:"谢谢你们的辛劳,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快乐!"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傅有德先生说:"20年的辛勤耕耘,风风雨雨中的不舍追求,呈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壶痴沙志明     
安然 《收藏》2012,(9):126-131
沙志明绝对是中国民间收藏紫砂的一个符号,要作紫砂专题,沙老怎能越过?本刊在1995年就曾刊发《从迷到痴藏方多—访南京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一文,介绍过他和他的藏品。此番由安然女士撰文,本刊再次详细介绍沙老非同寻常的收藏之路,以期使读者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沙志明解说吴经墓出土提梁壶壶高17.7厘米,是目前可考纪年最早的紫砂壶,有力地证明了紫砂壶诞生于明中晚期。南京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8.
高嵩  吴里平 《收藏》2001,(5):12-12
国酒茅台不仅好喝,有利人体健康,而且可以收藏并能有效增值。以前出厂的茅台酒虽然也印有年份日期.但是所印位置不易识别和收藏。在2001年1月1日零时之后出厂的所有茅台酒,都将在突船位置标上出厂年份.并在出厂的第二年将价格上调10%,以后逐年类推。  相似文献   

9.
李忠斌  李丰  王昆 《收藏》2008,(3):173-173
2007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15年来,广大读者陪同《收藏》一路走来,一同成长。读者所需,就是我们所想;读者所想,就是我们所为。为更好地服务读者,本刊联合艺超网(www.cangcn.com)在2007年第11期《收藏》以及艺超网站进行了大型读者调查问卷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许多热心读者的电子问卷和回复信件。  相似文献   

10.
任道斌 《收藏》2012,(9):136-138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的任道斌先生课徒之余不仅喜收藏,且对其斋“思嘉室”藏品深有研究。本刊第8期从其对40件书画藏品研究短文中选登了8篇,受到读者欢迎。今再从其对数十件陶瓷藏品研究短文中选6篇,以飨陶瓷收藏爱好者。之后还将刊发作者的几篇汉画像石拓片研究短文,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刊发表了一些介绍科学检测古玩艺术品的文章,引起许多收藏爱好者和读者的兴趣,特别是今年第四期发表了《浅说唐代青花瓷科技鉴定》一文后,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询问有关科学检测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科学检测实验室主任沈华友先生,请他回答广大藏友关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南泉 《收藏》2007,(7):104-107
为了帮助广大爱好者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基本情况,提高收藏、鉴赏、断代、辨伪的水平,本刊从本期起,连续选刊著名玉器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南泉先生《中国古玉概论》的部分章节。期望专家与读者交流的这种方式能对藏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立梅 《收藏》2008,(6):30-33
2008年3月28日至29日,博物馆与收藏——第三次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墨西哥西蒙基金会共同主办。《收藏》杂志是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负责人,知名专家在会上作了演讲,在“博物馆与收藏““拍卖市场与文物保护收藏”及“文物回归”等诸多方面高屋建瓴地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本刊特开辟专栏,选登几位发言者的精彩演讲,期望给予读者有益的启示。 本刊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共同策划的“世界之窗”栏目自2007年9月开辟至今,受到藏界及读者的广泛认可,在此,对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给予本刊的鼎力支持,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5.
梅辰 《收藏》2006,(9):119-121
从本期起,《收藏轶闻》开辟《鉴赏故事》及《骗术揭秘》子专栏、连载梅辰女士,王信堂先生的两组文章,内容关涉文博及收藏领域正反两个价值体系,梅文叙述当代文博大家考察、考证、考释历史遗迹、遗物、文献的重要经历,从中可见他们对中华文物的拳拳之心和孜孜推求文物鉴定与考古真理的大家风范;王文则在对自己多年收藏经历的讲述中揭露古玩市场的种种骗术,暴露了文物造假者,售假者的鬼魅伎俩,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文物鉴定方法以及实战方面的启迪。 《鉴赏故事》是从作者还未付梓的新著中选取出来先行刊登的,为使本刊读者先睹为快,梅女士已授予本刊在我国大陆中文简体版期刊中的独家刊载权,也请媒体同行对作者的著作权予以应有的尊重;王先生的长文也是为本刊撰写的专稿,在此一并感谢作者对本刊的信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8,(5):186-186
这是一封十分有趣味的来信。本刊近年来不断收到各类来信,其中一些是读者反映自己看了《收藏》上信息后的受益情况。本刊有志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架设一座藏品交易的金桥——在这里会找到您想要的,在这里更会发现您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17.
董凡 《收藏界》2011,(2):26-31
对于艺术品收藏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收藏投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艺术品拍卖市场捷报频传、收藏活动此起彼伏,收藏组织更加活跃,每一个收藏者、每一个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行业在这一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回顾2010年,有哪些行业大事应当留存在公众记忆之中?本刊的盘点将为读者深入解读艺术品收藏行业的精彩2010。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1998,(6)
举世瞩目的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前夕,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先生和法国世界杯组委会主席普拉蒂尼先生应本刊总编辑刘猛之邀,在百忙中分别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及为本刊读者题词。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06,(4)
收藏两个字将千千万万收藏爱好者联系在一起,一本《全国收藏通讯录》使这种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便捷。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题写书名,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编辑的《全国收藏通讯录》今年十月份正式出版。为使更多的藏友资料入编通讯录(免费),现向全国征集愿意入编的收藏爱好者及本刊读者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2,(1):4-4
本刊举办的“读者征询活动”,得到读者热烈响应,有数十位读者来函对本刊给予鼓励,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帮助本刊提高质量、贴近读者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此一并致谢。 读者来信中对本刊因出版日期晚,新邮报道和各类信息相对滞后提出了意见。本刊今年原计划在每月1日出版,因上海发行局操作上原因,只同意本刊今年提前在每月10日出版,尽管未达到原计划的出版日期,但总比原来提早了10天,借此对关心本刊的读者表示歉意,本刊争取在2005年提前到每月1日出版。有的读者建议本刊开设收藏栏目,本刊考虑后觉得应始终坚守集邮文化阵地,而不旁及其他收藏品,这也许正是本刊的专业化特色。现选部分读者来信择要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