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分析框架和指标,运用1991~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演变和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入不积极导致政府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中央财政支出对科技投入的弹性要大于地方财政,同时中央政府科技投入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区孵化器协会的纷纷成立,使得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由"地方政府—孵化器"的二级治理模式转化为"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本文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了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特征,提出了网络动态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结论表明:(1)多中心治理改变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主体功能和网络结构,使地方政府成为网络的外围支持性主体,更加强调区域孵化器协会对孵化器和其他相关主体的整合与管理能力,形成了三层网络紧密嵌套、实体网络和虚拟网络并存、不同层次网络紧密互动的结构;(2)以区域孵化器协会为核心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应着重进行四方面动态能力的建设,即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关系组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的目标和作用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我国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与其他类型科技计划的差别,对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提出建议,以期为地方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集聚与共生理论的适切性,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区域内企业和高校协同合作科技资源集聚模型,揭示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微观机理。基于此,对黑龙江省科技资源集聚的阻隔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疏解策略。通过揭示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微观机理,为地方政府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水平提供了决策支持,从而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促进企业和高校两大核心集聚体的协同共生,以此促进区域科技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综合考评是政府强化地方科技创新的领导责任,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政策工具。运用主要成份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十堰市2013年在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结果的综合评价,对十堰市科技创能力和科技综实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旨为市县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制定和实行科技管理政策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地方政府科技管理政策执行力又是判断科技发展好坏的准绳。从地方科技管理政策执行力概述出发,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科技管理政策执行力现状,探讨了有效推行科技管理政策执行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唐霄  吕伟斌 《大众科技》2011,(11):208-210
科技政策对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地方政府作为科技政策的基层执行者,对科技政策的落实程度有密切关系。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科学技术与科技政策对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广西地方政府对科技政策的执行力度为例,列举广西近些年在科技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提升科技政策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具体建议,为改善科技政策地方政府执行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与横向不均衡的本质是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内涵。本文从转型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出发重新界定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内涵,指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应包括回应能力、公共品供给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并提出了提高政府财政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科技规划中存在的不足,在把战略的概念引入到科技规划的同时又集成多种定量方法,建立了战略主导的地方政府科技规划模型,从而为政府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的科技规划方案提供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科技拨款分布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资料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科技拨款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拨款的差异程度大于经济发展的差异;而且地方政府科技拨款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政府科技拨款越能够得到保证,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各种推动性力量中,政府的推动力量是持续而强大的,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必不可少且不可替代。目前在我国地方科技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发挥。对此文章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发展中应急需完善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9,(2):22-25
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域层面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竞争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轨迹呈倒"U"型变化;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其影响呈"U"变化;地方政府竞争会削弱政府主导对科技创新效率正向促进的边际贡献,以至于二者协同效应不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地级市数据,利用官员任期考察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多维绩效考核下,地方官员在任期内会策略性“安排”政府科技支出,官员任期和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呈U形关系,转折点出现在官员上任的第5~6年。此外,在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在科技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互补型策略互动,且在官员第一任期时的政府科技支出反应系数明显高于官员第二任期时的科技支出反应系数,即在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时期,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竞争更激烈,说明在相对绩效考核方式下,地方官员会围绕科技创新展开标尺竞争,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改善政府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科技项目经费匹配现状的考察,借鉴美国相关经验教训,指出国家科技项目经费匹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我国科技项目之所以比较普遍和高额度地采用经费匹配,是因为看到了其多方筹集经费、促进地方政府和承担单位加强管理等积极方面,而忽视了影响公平竞争、削弱地方政府和承担单位自主科研能力、造成科技经费分配的"马太效应"等消极方面。为此,本文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便恰当地运用经费匹配,促进国家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等几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西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省区层面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政府资金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两个指标,分析了省区层面的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模式,并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构建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资源双向优化配置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科技的功效越来越显著,地方政府越来越注重对科技事业的管理,因此进行绩效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很多,本文选用了平衡计分卡作为地方科技事业进行绩效管理的工具。文中对地方政府科技绩效管理和评估进行了概念界定,指出目前我国地方科技事业绩效评估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论证了平衡计分卡在此领域的可行性,进而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重点对其在地方政府科技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实施的框架和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Agosin和Mayer(2000)投资模型的修正,建立科技投入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挤入挤出效应;在深化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具有挤入效应,但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科技投入对挤入效应的贡献大于地方政府的贡献;政府对大学的科技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政治锦标赛理论,指出当前中国进入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变法期",地方政府间正在展开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创新锦标赛。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竞赛禀赋差异选择创新竞赛的参与方式,由于创新后果的不可预期,最具事前政绩显示度的投入项目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竞赛政治正确,表现为事前的科技创新投入越大,地方政府越有可能赢得锦标赛。在这一背景下,建设大科学装置所需的巨额投入及其科技创新价值迎合了地方政府的"锦标"选择偏好,进而获得了众多地方政府青睐。最后,指出要慎防因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热"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乃至"伪大科学装置"等后果,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地方层面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层面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和全国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软系统方法论(SSM),构建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的根定义和概念模型,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对地方政府科技管理创新进行研究.通过浦东新区科技管理现状与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