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人们使用“这/那”的常见失误来讨论“这/那”类词的用法,它主要表现在:指代不明、误用、滥用和缺用“这/那”类词。  相似文献   

2.
永不忘记     
越是常见的往往越容易被忽视。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去观察、体会,因为它可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命的一部分。那就用我们的“心”幻化出那多彩的生命,作出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衡水湖畔,滏阳河东,汉唐故邑,厥有衡中。”(引自《衡中赋》)作为中国十大名牌中学、衡水“新三绝”之一的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声名远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衡中,那就是“朝气蓬勃”;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对衡中师生的印象,那就是“激情燃烧”。  相似文献   

4.
“用和平鸽点火。” “那不会烧死和平鸽呀!不对,用喷泉点火。”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有些“另类”。这不仅仅因为他那在当时看来有点异样的“寸头”,也不因为他那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性格,单凭他那犀利的言语以及讽刺过后的无情的揭露,就让人无法不对他本人以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被“隆力奇”杯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一种叫做“原生态”的演唱形式深深吸引。那古色古香的简朴器乐,那自弹自唱自演的独特表演,那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那原汁原味的声韵气息,那土生土长的民谣乡曲,或妙曼悠长,或粗犷豪放,听起来是那么振聋发聩,那么耐人寻味。我不由地反思与“大奖赛”同期开展的教学教研活动,既没有用多媒体,没有用网络,也没有过多的资料搜集,也没有用图画渲染,也没有用音乐烘托,更没有用表演来演绎语文课堂,只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教材资源开发——你用“对”了吗?学具资源开发——你用“足”了吗?课件资源开发——你用“活”了吗?现实资源开发——你用“好”了吗?生成资源开发——你用“心”了吗?数学教学离不开资源。只要有事物、人员、环境的存在,就有教学资源的存在然而,要使数学教学更有效、更高效,那就必须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进行“深加工”,使其变“暗”化“明”、转“劣”为“优”、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用“对”、用“足”、用“活”、用“好”、用“心”,以克服对教学资源表面化、形式化的操作,防止蕴涵其中的深层次教学资源无端地埋没或无形地…  相似文献   

8.
幽默10则     
作弊“杰姆考试作弊被抓到了,你听说了吗?”“是怎么一回事?”“他考试时,用手伸进衣服里数自己的肋骨。”“那又怎么了?”“那是人体解剖课考试。”  相似文献   

9.
《一夜的工作》开头,仅用两句话交代事情的起因,便立即转入那令人难忘的夜晚。作者精心地选择了几个细节,把读者带到当晚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如“我”睡到“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被值班的同志叫醒。妙就妙在以“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表时间的流逝,暗示总理已经把那叠厚厚的文件批完,到了该“我”准备受咨询的时候。这里用约数写时间的转移,比用“过了几点钟”之类准确贴切,更真实可信。加上“揉揉矇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个动作的细节描写,活灵活现地真实地层示了独特的生活现象。又如总理审稿的细节,挑选了“看”、“画”、“想”、“问”四个平平常常的动词,生动而传神地映现了总理一丝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思品课教学中,基本上还是那套以知识为系统、以考试为目标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唱主角。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方式单一、问题答案标准,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属于盲目地“接收”知识,“收”而不能“知”、不能“用”,有效输  相似文献   

11.
“远指”就是代词指代的对象比较远。古汉语中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主要用“彼”,也用“夫”、“其”。它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里”、“那样”等。如:①“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史记·商君列传》)“彼”,那个。②“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彼”,那些。③“息壤在彼”(《老子,三十八章》)“彼”那儿。④“以俟夫观者得焉”  相似文献   

12.
超新人类语     
《小读者》2003,(Z1)
如果你算得上是个“新新人类”,那你至少要明白“笨鸟”、“大虾”、“恐龙”这些词;如果你是个“超新人类”,那你的“词汇量”就得大得多。如果有人问你:“你宽了吗?”,你可别以为是人家探听你的隐私,想打听你的体重、腰围又长了多少;它是“你用宽带上网了吗?”的意思。如果有人说你“蛋白质”,你还乐滋滋地以为人家夸你,那你可真菜鸟;“蛋白质”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3.
这篇撼人心魄的小小说.以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为描述对象,以“圣诞礼物”为线索,用一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童心和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温情的爱的颂歌,告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成人们,不要将“冰冷的手”伸向那“暖烘烘的小脸蛋”。其实,在孩子们那稚嫩的胸腔里.流淌着最真挚、最纯洁的爱。这种爱甚至会比成人更炽热、更无私:这种爱就像永恒的星辰,璀璨耀眼,让这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相似文献   

14.
王崧舟老师主张用“语文意识”来统摄文本的细读。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现就以王老师的《慈母情深》为例,谈谈如何渗透语文意识,在重点词句上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品出一些语言文字的真“味”。  相似文献   

15.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是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多么深的影响呀。用一颗“爱心”去塑造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去紧紧握住那稚嫩的小手,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浓浓的师生隋。当我用真诚的“爱心”撤向那被遗忘的角落时,却挖掘出近乎完美的灵魂。细忆起曾在村小里从教的那几度春秋,他在我教育生涯的出现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虚词“之”的用法如下:1.作代词用,相当于“他”、“他们”、“它”、“它们”。2.作结构助词用:①相当于“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③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附: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去”。虚词“其”的用法:1.作代词用:①相当于“他”、“他的”、“它的”。②相当于“那”、“那些”。2.作副词用,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大概”、“难  相似文献   

17.
笑话一箩筐     
毛巾汤妈妈正在厨房里用开水烫毛巾消毒,小小跑过来,指着那不断冒气的锅子问:“妈妈,那里面是什么?”“是毛巾啊。”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     
第一次高考落榜以 后,我流下了很多眼 泪。爹用他那一双粗糙 的大手擦去我脸上的泪 水,对我说:“儿呀,咱 不哭。咱好好复习复 习,明年考上去,哈。” 第二次高考落榜以 后,我流下了很多眼 泪。爹用他那一双粗糙 的大手擦去我脸上的泪 水,对我说:“儿呀,咱 不哭。咱好好复习复习,明年考上去,哈。” 第三次高考落榜以后,我流下了很多眼泪。我 对爹说:“爹,我不考了。我笨,我太笨了。我永 远也不会考上大学的。” 爹用他那一双粗糙的大手擦去我脸上的泪水,对我说:“儿呀,…  相似文献   

19.
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主要用来指代人和事物。《清平山堂话本》作为现存世的较早而有影响的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口语特色。本文以《话本》中出现的“这”、“那”系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试对其用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睿 《陕西教育》2007,(11):47-47,55
“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各类报刊中的频繁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笼罩在中国思想界的那股激荡、热烈而又厚重的气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欲以“民权”来建构新的政治、社会秩序;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则用“民族主义”来向人们传达当时中国思想界所遭受到的外来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