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呈上升势头,而且,自杀者的年龄越来越小.青少年自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痛和社会人力资源损失,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与年龄、性格、学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此应宜尽快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2.
单松 《华章》2010,(23)
高校青少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重视大学生自杀心理问题的研究,对于保障和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青少年大学生自杀心理影响因素、自杀心理,构建起青少年大学生自杀干预机制,为解决青少年大学生自杀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路可归纳为:一个基本理念,两个工作重心,三个实践环节.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积极关注和研究自杀问题,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危机干预与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情绪日趋增长,大学生自杀以高出一般人50%的比例在上升,尽快普及危机干预的技术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文章在对危机、危机干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实施危机干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1 根据自杀发展进程与动机 ,对大学生自杀的心理类型进行了分类 ;2 从自杀发展趋势、自杀原因、性别与年龄差异、精神因素和自杀方式等角度 ,对目前大学生自杀的特点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 ;3 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内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或称社会越轨行为)在性习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不同科学领域都受到了重视。大学生面临学习、人际、经济、就业等多重压力,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越来越多的人在压力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一个比较突出和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杀意念作为实施自杀的第一个阶段,反映了个体具备伤害身心的意图但暂未实施具体计划或实际自伤行为。及时了解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在阐述自杀意念和情绪弹性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自杀意念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方法,其中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策略,最后对自杀意念干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试论青少年的自杀及其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杀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它不仅对家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同时也是一种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因此,自杀已被全世界所关注。笔者从自杀及其危害,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自杀的原因分析,自杀行为的先兆和自杀的预防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杀的有效预防和危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编自杀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I-90)、Beck抑郁问卷对我院1240名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通径分析探索自杀意念与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20.25%的高职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女生略高于男生,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不良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应制定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降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们对网络的不当使用,使得网络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成瘾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网络成瘾问题严重,在青少年中尤其普遍。网络成瘾现象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化。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但近年来,高校自杀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一种悲剧,对国家和社会也是极大的人才损失。本文试从社会变革的角度、个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针对如何成功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提出了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杀属于非正常死亡现象,是一个特殊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自杀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校学生的自杀率逐年上升,其危害与后果的严重日益明显。然而,国内只有理论研究,可供实践的路径少。笔者将在大学生自杀诱因以及自杀危机的干预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以弥补其他学者的研究之不足。首先探讨大学生自杀诱因,为自杀心理预防提供方向;然后对自杀危机前的预防性干预、自杀危机下的过程性干预和自杀危机后的维护性干预都做明确阐析,希望预防大学生自杀干预机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也为减少大学生自杀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杀危机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境。危机干预可分为预防性和补救性两种。目前各高校的危机干预机制多数停留在补救阶段,预防性的干预机制还不普遍。文章分析了自杀个体的心理,结合危机干预的预防性和补救性特点,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具体措施和建议。这些措施和建议有良好的操作性,对于从事高校学生工作者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青少年重要的生活和成长场所,个体的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良好的家庭功能发挥是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青少年亲子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完善的家庭功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沟通方式不合理、情感反应不到位等。完善家庭功能是消除亲子冲突,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杀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预防大学生自杀要加强大学生成"人"教育;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组建温馨家庭环境;健全大学生自杀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6.
父母监控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青少年问题的减少。近期的有关研究表明:来自家庭方面的父母的知情程度、亲子关系、家庭结构,来自青少年方面的对父母监控的感知和对权力范围的认知,来自社会方面的不良同伴和社区环境,都会影响父母监控在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方面的效果。青少年已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也会反过来降低父母的监控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大学生自杀危机应急干预的方法与措施。通过探讨自杀危机应急干预的一般模型、运行体系的建构,归纳分析应急干预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并对当前大学生自杀危机应急干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特别是集体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造成这些处于花季的青少年自杀的表面原因很多,如考试失利、家境贫寒等等.但是包含在其中的内在因素却是早期不良教育留下的隐患、青少年青春发育期的特点等。作为成年人应该理解、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的苦恼。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plored suicide knowledge, experiences, attitudes, practices, and intervention skills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n?=?52) working in counseling centers of Puerto Rican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tervention skills were examined using a Spanish version of the Suicide Intervention Response Inventory (SIRI-2; Neimeyer & Bonelle, 1997 Neimeyer, R. A. and Bonnelle, K. 1997. The Suicide Intervention Response Inventory: A revision and validation. Death Studies, 21: 5981. [Taylor & Francis Online],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Results suggest inadequate screening practices, difficulty in exploring and assessing suicidal ideation/conduct and intent, and a lack of knowledge of risk factors. Results point to the need for further training in suicide screening and risk assessment 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