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静涛 《考试周刊》2011,(12):44-45
性格即命运,性格让萧军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他也因此而守住了鲁迅以来"五四"新文学的某种精神传统。他拒绝像同时代的许多作家那样,在正当的名义下无条件地放弃个人生活和思想的权利。延安时期,萧军以"不知众嚣,独具我见"的勇气做到了"人"与"文"的双重坚守。  相似文献   

2.
在哈尔滨解放区,萧军的创作主要表现为《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因文学与报刊的同存共生关系,散文成为这一时期萧军的文体选择,因同《生活报》的论争,萧军创作了大量论争杂文。这些杂文一方面体现了萧军对鲁迅杂文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也代表了萧军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是东北新启蒙的实践之作,同时也是研究东北"《文化报》事件"的重要文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叙写的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坚守,集中体现了他不断抗争的"韧性"精神,也是他一生哲学思想的凝聚。尽管其中的抗争者具体形象有别,但其灵魂中的共性恰是我们解读鲁迅"韧性"思想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萧军研究曾一度引人关注,生平思想研究和创作研究都取得丰硕成果,这其中最为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还是萧军自身的人格特征,“文坛独行侠”、“十足的流浪汉”几乎成为萧军的代名词。萧军的这种精神特质对其创作的影响研究也必然受到关注,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刚刚开始,鉴于此,本文选取“流浪汉精神”这一个性特征为视角,试图讨论其对萧军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萧军作为30年代中期走红的作家,他从客居进而移居延安解放区,从毛泽东的"座上宾"到"同情托派分子",再到"文化报事件",在解放区象萧军这样由初期受重用到连续两次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放逐"的现象,实属鲜有,而透过这些政治事件和宗派主义的现象和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萧军与解放区主流话语的亲疏冷热关系,以及萧军特立独行的风格。文章主要围绕萧军与解放区主流话语之间的关系,从初期的融合到渐起冲突再到冲突恶化,层层推进展开论述,拟解决这二者间是如何相生相克这一问题,试图为了解和解释一个立体的萧军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毛泽东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两个象征性的人物。一个是精神导师,一个是革命领袖,他们的被接受,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具体个人对他们的态度。以鲁迅与毛泽东作为精神镜像来研究萧军,从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和情感的认知中,可以映照出萧军本人的精神资源和人格气质。  相似文献   

7.
鲁迅逝世后,在陕北根据地,如何定位鲁迅精神,毛泽东和萧军分别发表过各自的见解,也曾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争论,这说明两人在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其一,毛泽东和萧军都相信对敌战斗到底是鲁迅精神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是,萧军认为对革命阵营里的"黑暗"也要进行战斗。其二,毛泽东认为,鲁迅"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萧军则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以鲁迅精神为精神。其三,毛泽东在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基础上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张;萧军则认为,鲁迅强调的是文艺的"独立性"。其四,毛泽东认为,鲁迅有一个从进化论者向唯物辩证论者,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过程;萧军不承认鲁迅有这个"转变",他认为鲁迅一直是发展的、革命的。总之,这场争论属于革命阵营内部的观点之争,毛泽东主张建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萧军则强调要建设抗日民族战争的文化,文艺与政治要分开。  相似文献   

8.
在《金色笔记》中,非洲"马雪比"、英国"伦敦"、主人公的"公寓",这几个场景跳跃出现,在情节中既疏离错位又彼此交织,成为某一个历史阶段精神影像的写照,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形态下欧洲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以及他们在积极追求和消极感受上的矛盾,从无力抗争、消极避世到重建信心的努力过程。也显示出作家在自然理性与苏非神秘主义哲学这两个思维向度上的尝试与追求,预示了作者此后创作题材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萧军初涉王实味事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这是他第一次在重大的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对王实味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在以后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萧军与延安文化界就王实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其精神世界内部也产生了理性与情感的反复冲突,并引发了他对政治与文艺、知识分子劣根性等问题的深思。萧军本人的性格、新英雄主义精神和他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边区政府的热爱是他在王实味问题上坚持和无畏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围绕土地房屋征用拆迁出现的矛盾日益增多。失地农民也从采取比较温和的抗争方式——"弱者的武器"转变为相当激烈的"以弱者身份为武器",这种转变是内在与外在多重因素促成的结果。当大多失地农民"以弱者身份为武器"来抗争时,不管对其自身还是整个社会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法避免失地农民"以弱者身份为武器"抗争悲剧的一再发生,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11.
路翎的成名作《饥饿的郭素娥》继承了鲁迅文学精神,即发掘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民众,面对封建专制等级秩序及其伦理道德的严酷压迫,仍然不屈服地进行抗争并寻求解放,可以说郭素娥们是祥林嫂们的新生与发展。但是这种对人民的"原始的强力"的发掘,又是以对人民所遭受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及其礼教秩序的"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的忽略为代价的。因而在接受胡风的批评后,路翎的小说对于人民的"原始的强力"的发掘也有了更深沉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通过许地山小说《春桃》中"春桃"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脱去"春桃"身上披着的伪基督教文化的外衣,揭示出"春桃"形象与基督教文化貌合神离的本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春桃"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层影响,以及人物对现实的控诉与抗争。  相似文献   

13.
《雪》在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意境明朗,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在北方的雪与江南的雪的对比中,用不同的情调表现了作者的追求和情感倾向。比较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却不能持久和朔方飞雪如粉如沙绝不粘连的孤独、自由的抗争精神的描写,在北方的"凛冽的天宇"下孤独而坚硬的雪的抗争精神更让鲁迅倾心。本文着力表现作者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为自由和民主奋斗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辽东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的侠义精神在近现代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获得了重新勃兴的契机,并被作家提升为民族意识的象征符号。其中,萧军的作品是这种侠义精神与民族意识有机融合的典型外化,同时其作品所塑造的主人公也是萧军个体自我人格的精神投射。  相似文献   

15.
萧军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东北作家群中重要小说家之一,文章结合当时的文化环境,政治理念,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念,重点就和萧军关系密切的三个人--鲁迅、毛泽东、萧红,谈谈这位著名作家人格精神气质方面形成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巴金与萧军,无论在人的性格、志向,还是在作品的风格、取向上,他们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关于"革命""理想""信仰"方面,巴金崇尚的人文理想之依托是无政府主义,他崇尚讲真话、为人民,一生低调为人为文;萧军也有理想、信仰,不过年轻时的萧军有着"野气",行为方式多欲以一种先觉者、引路人的身份去实践,其在延安写的日记内容就有不少的夸大个人作用或失实之处。萧军是鲁迅的学生,他对鲁迅的炽热情感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他交人视友是以对鲁迅尊重为底线与特定基准的,他晚年时向家人郑重嘱托"钟爱鲁迅";巴金并非鲁迅的嫡传弟子,但他把自己看做是鲁迅的后辈、鲁迅的学生,他对鲁迅的情感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深蕴。在对待后学与晚辈问题上,巴金与萧军都是鲁迅精神的传承者,他们都将鲁迅一以贯之关爱和扶掖青年人、后辈的风范真正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秉承现实主义的皖籍作家,吴组缃以一位"乡下人"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破败的皖南乡村经济崩溃、道德沦丧的社会图景,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和抗争的旧中国皖南乡村破产农民形象,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透露出那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既有的有关民众维权抗争研究中,研究者构建了诸如"依法抗争"、"以法抗争"和"草根动员"等解释框架用以解释民众的维权抗争行为,但这些框架大多突出民众视角,是建立在一种维权范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经验表明,这些解释框架不足以揭示问题的本质。为此,本研究尝试着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即策略性均衡,从国家与民众互动的视角进行分析,凸显的是民众维权与国家治理的双重范式。  相似文献   

19.
南社写情小说家苏曼殊、徐枕亚与陈蝶仙以"自传体"式的叙事方式,将现实中的过去之事、现在之事、将来之事中所压抑的爱情之"原欲"宣泄出来,在"情与礼"的抗争中,用迷狂的幻想来替补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在爱情自由的呼喊中,孕育着野性与崇高、晦涩与颓废及"乌托邦"式的精神满足与解脱。  相似文献   

20.
陈学昭的早期散文是发自叛逆少女内心的哀吟与悲歌,作品中渗透着她反叛抗争、苦闷彷徨的情绪,展示了突围女性反抗与追求的痛苦心路历程,体现出一个觉醒女性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特立独行、抗争奋进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