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旱魃是传说中能够引起旱灾的一种旱神,人们为了消除旱灾,往往通过打旱魃的方式来禳除旱灾、祈求雨泽。作为文化传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山东地区打旱魃风俗延存了两千多年,直到20世纪中后期依然有着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坚持独立的政党立场.随着局势的发展与认知的变化,同时受共产国际、国民党态度转变的影响,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中共全体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合作的实现,并非中共对共产国际指示的全盘接受,而是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经过内部多次讨论与多方协商,中共逐渐认识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其思想转变有一个渐进过程.中共早期处理国共关系的策略转变体现了早期领导人在实践中自身认知的不断提高,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做出的独立判断,初步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实践,为推动大革命的到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山东的矿冶业起源很早,早在东周的齐国就有管理铁矿的官员.经历了汉唐时期的发展,宋元时期矿冶业已成为山东地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直接推动着当时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山东冶矿的开采在宋元时期颇具优势.尤以金、铁生产最为有名.北宋时莱芜监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宋时登、莱二州产金,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约占全国的90%.不少矿冶产品数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初期,基于维护其远东安全、避免东西两面被夹击的国家利益的需要,苏联在处理与中共的关系上,一方面从道义和舆论上大力支持中共,另一方面,却拒绝在军事物质上援助中共,而且,片面地要求中共“团结”、“服从”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以保持中国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左派的认识及其实行的政策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是推动大革命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中共对国民党左派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廖仲恺遇刺以前,中共对国民党左派的认识虽然肤浅,但其政策基本上是可行的,这使得国共合作不断巩固,工农运动蓬勃开展。1925年10月中共中央二次扩大会议之后,中共在国共合作中的妥协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实行的政策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共在与多国多方的多元互动中逐渐成为影响战局、政局的重要力量,"他者"视野是理解中共抗战作用的重要维度。科学分析鉴别并正确合理使用国民党高层日记等相关资料,有助于加强中共党史研究的丰富性、完整性和说服力。国民党高层日记中不乏肯定中共抗战作用的描述,虽并非国民党对中共抗战认识的主导面,却显示了国民党高层那种不得不承认中共作用而又不敢公开表达的矛盾心理,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前后,围绕着中国局势的发展,在美苏国共三国四方之间形成独特的互动关系。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政局的演变,也冲击着东亚的国际形势。美苏冷战成为制约内战、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重要外因,但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它们各自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判断和有关的政策决定。当美国企图以美苏和国民党的暂时联合,达到孤立乃至消灭中共的目的时,中共对当时的内外形势做出深刻的认知分析,充分利用美苏国共之间的各种矛盾,借用一切于已有利的机会和力量,制定正确的策略方针,逐渐取得对国民党的绝对优势,赢得内战胜利。随着中共与美国关系的破裂,中共最终做出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抉择,美苏在远东的冷战就以中国为轴心而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国共第三次合作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从国共前两次合作的前前后后,对合作的形势、方式的分析与探讨,以及对第三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积极态度的阐述,提供早日实现第三次合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1925年底中共领导人与国民党右派首领谈判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陈独秀等人鉴于郭松龄倒戈失败,吴佩孚、张作霖联合对付国民军等事件的发生,判定革命正从高潮走向低潮,因而同国民党右派首领谈判,以应对北方形势的恶变。实际上,谈判与郭松龄倒戈失败等事件并无关联,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国民党走向全面分裂。  相似文献   

10.
论抗战初期共产党与桂系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桂系首先形成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桂系在广西、安徽等地实行了一些比较开明进步的政策和措施,允许共产党人和社会进步人士在广西和安徽开展抗日文化宣传,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桂系的成功合作,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也是执政党。坚持党的政治阶级性是维护政党权的需要,扩大党的政治容纳性是维护执政权的需要。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是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执政党的政治容纳性,主要体现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政策主张等方面。执政党既然掌握了公共权力,那么,它就占据了公众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等方面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处理好代表特定阶级、阶层和群体与代表社会整体的关系,这也要求执政党政治应具有容纳性。政治容纳性是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规定;中国国情需要执政党的政治容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与中国现当代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变革、改革和发展奋斗目标和美好前景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远理想和具体阶段性理想的统一。党的百年教育理想,体现崇高与现实、普遍与特殊、总体与具体、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与党的革命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发展道路、教育制度、教育方针政策等紧密联系,是对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普及教育和教育公平等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3.
把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问题。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主要体现在六个向度上,即主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主动选择发展道路、主动抓住发展动力、主动总结经验教训、主动坚持理论自觉、主动增强历史担当。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握住这六个向度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就是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努力追求伟大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以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精神支撑,基于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在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中成就其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仅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识,而且推进着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从而使现当代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伟大梦想",不仅表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信念和伟大理想,而且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并内蕴着中国共产党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所形成的奋斗精神。因而,"伟大梦想"也就成为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史发展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选择具有不同的方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具有历史的合法性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认同需要更新资源。从世界范围政党执政的通例来看,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是始终保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方针,坚持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权力的支持。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都对保持和巩固执政党地位问题有清醒的警觉,并作了深刻的阐述,是指导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从党的自我革命的生成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社会革命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客观要求。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意蕴主要表现在:引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巩固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执政地位、提高了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长期执政能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新时代新征程,要想将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需要以守正创新为原则,实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以制度为保障,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建党、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初步构建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建党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系统地研究李大钊的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推进全面...  相似文献   

18.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中共党内个人崇拜的起源。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为对抗国民党在思想战线上的进攻,中国共产党在对毛泽东宣传的过程中,党内部分领导者对毛泽东的过分颂扬是中共党内个人崇拜的肇端。建国以后,毛泽东的巨大历史功绩和超凡魅力的影响、中国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领袖的自我欣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助动和单一舆论的宣传是党内个人崇拜重新滋生和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曾两度合作又两次分裂对抗,他们的纷争离合构成了现代中国的主要政治内容,也影响关中国的命运。国共合作的历史和两岸关系的演变说明,合则两利,分则两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她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任务及内部状况的变化,其党章逐步完善与不断创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全部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创新,折射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党对革命和建设认识的理论升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凝结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