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分析307国道沥青路面施工时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和危害,并从3个方面提出减少离析及消除其产生后果的方法。经施工证明所采取的方法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宋保军 《中国教师》2009,(Z1):245-246
沥青路面具有众多优点,应用范围广。但因为种种原因容易产生各种病害,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离析的危害性很大,可对路面质量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就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离析现象的危害、成因及离析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浅显的分析,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很多在早期就出现各种损坏,这些损坏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生的离析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危害很大,所以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沈康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阐述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大粒径级配碎石混合料离析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灌注桩基础钻芯检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注桩基础是隐藏于地下的深基础,又是在施工现场浇灌制成的,受地质、水文等情况及施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易造成桩基断桩、扩孔、缩径、混凝土离析等质量缺陷。为准确检测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结合工程实例重点探讨了钻芯检测法的实施过程,并介绍了补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利用两台沥青摊铺机进行基层施工作业的工艺方案、技术措施、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较深入地对离析、标高、平整度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结合安徽某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实际。从配合比设计、试验段铺筑和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针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离析及集料破碎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207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实践经验,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出现局部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基层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矿料级配、拌和、运输、摊铺及压实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207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实践经验,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出现局部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基层施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矿料级配、拌和、运输、摊铺及压实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安徽省世行改造项目新桥至大北埠改建工程的施工经验,总结了采用水泥稳定基层及使用摊铺机进行水泥稳定层摊铺的施工工艺,分析了水泥稳定层施工中的离析原因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受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冲突多发,传统文化式微的影响,教师受欺侮的现象时常可见,于情不通,于法不容。受欺侮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真”问题。解读、分析其背景中的价值困境和权益保障之难,力促教师被欺侮现象的消解,是保障教育水准乃至人的生命健康等合法权益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歧义消解现象是近几十年里句子加工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对象。平行加工还是线性加工、加工延迟是源于句法结构的再分析还是源自各种分析之间的竞争以及词汇加工是否等同于句法加工等问题一直处于争论状态。线性观点与平行观点之间的争论正好对应了资源有限假设,对这部分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汉语语料的歧义消解研究,有助于理解汉语言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惜贷"现象是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形成机制,解释了银行"惜贷"现象出现的原因.结论表明:只有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行为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相结合,才能完全解释"惜贷"现象,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惜贷"与信贷紧缩问题,最终提高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指称转喻是一种认知上的“概念参照点”现象。人称代词间接回指不同于有定名词短语作为间接回指,在于其转喻过程属于“二度搭桥”,需要耗损更多的认知努力。但如果两个参照点之间容易建立起密切的概念关系就会减少这种耗损,在经济原则上就具有了优选性。构建一个“双核概念参照转喻模型”来整合回指识解和转喻识解两种语言现象,可以为人称代词间接回指在语篇中的释义机制提供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纠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纠纷解决机制则是社会调整与治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纠纷呈现的特点,应在诉讼这一纠纷解决模式之外选择更为合理有效的模式,以实现纠纷解决模式的多元化和互补,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切实解决农村社会的矛盾和纠纷,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指代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大量出现在篇章或对话中。指代词的使用可以使篇章的表述不显累赘,简明清晰。人称代词指代的消解是学习者处理文本信息的一大难题。从篇章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讨在篇章教学中如何实现人称代词指代的消解。人称代词本身所含信息十分有限,学习者在解读篇章时,在特定的语境里需要借助于句法的提示、字面的语义信息、语用知识等因素来准确解读其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学术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瞠目结舌。当前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腐败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解决学术腐败问题,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8.
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影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揭示了幼儿根据彼此的角色与地位、情绪与意图、以往的互动经验选择策略解决冲突,同时为教师提升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能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转型期衍生出来的"道德胁迫"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而尤其以慈善捐赠活动中的胁迫现象居多。"道德胁迫"是一方以道德名义迫使另一方做与道德相关之事,具有强制性、群体性、有限性等特点。"道德胁迫"是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慈善文化缺失的弥补、社会保障措施的填充,有其依存的合理性的观点,化解"道德胁迫"的途径可以归纳为制度和舆论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