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 ,关于平行直线有如下结论 :设有两条平行直线l1:Ax By C1=0和l2 :Ax By C2 =0 ,则到这两条直线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Ax By C1 C22 =0 .证明 设P(x ,y)是所求直线上任一点 ,由题设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有|Ax By C1|A2 B2 =|Ax By C2 |A2 B2 .  因为l1与l2 在点P的两侧 ,所以有Ax By C1=- (Ax By C2 ) ,即 Ax By C1 C22 =0为所求的直线方程 .运用该结论可以得到一种求直线对称点的新方法 .例 已知A(- 2 ,4 ) ,求它关于直线l:2x- y -1=0的对…  相似文献   

2.
1 题目与解法研究2 0 0 1年高考题 19(文 2 0 )题 :设抛物线 y2 =2 px(p>0 )的焦点为F ,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 ,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且BC∥x轴 ,证明直线AC经过原过O .     图 1证 1 如图 1,记x轴与抛物线准线l的交点为E ,过A作AD⊥l,D是垂足 ,于是有AD ∥EF∥BC .连结AC与EF相交于点N ,则|EN||AD| =|CN||AC| =|BF||AB|,|NF||BC| =|AF||AB|.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有|AF|=|AD| ,|BF|=|BC| ,所以|EN|=|AD|·|BF|…  相似文献   

3.
命题 1 如果直线l∥平面α ,那么直线l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立体几何课本上的这道平平常常的例题 ,在近年来高考解题中常被运用 ,屡见奇效。例 1 ABCD是边长为 4的正方形 ,E、F分别为AB、AD的中点 ,GC垂直于ABCD所在平面 ,GC =2 ,求B点到平面EF  相似文献   

4.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问题 ,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本文试通过对一道典型例题的多种解法的探讨 ,结合《立体几何》(必修本 )中的概念、习题 ,概括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几种基本方法 .例 已知ABCD是边长为 4的正方形 ,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GC垂直于ABCD所在平面 ,且GC =2 ,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一、直接通过该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直接作出所求之距离 ,求其长 .解法 1.如图 1,为了作出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延长FE交CB的延长线于M ,连结GM ,作BN⊥BC ,交GM于…  相似文献   

5.
圆锥曲线中与对称轴不垂直的焦点弦两端点为A、B(当曲线是双曲线时 ,A、B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 ) ,其在对应的准线上的射影分别是D、C ,四点A、B、C、D所围成的四边形称之为圆锥曲线的焦直角梯形 ,简称为焦直角梯形 .如图 1,焦直角梯形ABCD中 ,显然有|AF| =e|AD| ,|BF|=e|BC| ,其中e为离心率 .     图 1性质 1 焦直角梯形ABCD中 ,F为焦点 ,EF ⊥CD于E ,P为EF的中点 ,则A、P、C ,B、P、D三点共线 .证明 连结AC交EF于P′(如图 1) ,设|AD|=m ,|BC| =n ,则|AF| =…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高考第 2 2题是一道平面解析几何题 :如图 1,已知梯形ABCD中 ,|AB|=2 |CD|,点E分有向线段AC所成的比为λ ,双曲线过C、D、E三点 ,且以A、B为焦点 .当 23 ≤λ≤34 时 ,求双曲线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这里介绍用《几何画板》来探究这道题的过程 ,并谈一点想法 .1.首先是作出双曲线 ,找出点E( 1)如图 2 ,在x轴上取一点B ,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 .( 2 )在OB的中垂线上取一点C .作B、C关于 y轴的对称点 ,得到点A、D .( 3)连结BC、CD、DA ,用直线连结AC .( 4 )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画圆 ,交直线A…  相似文献   

7.
错在哪里     
题 正△ABC的边长为 10,A∈平面 a,B、C在平面a的同侧,且与a的距离分别是4和2,求平面ABC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过点A作直线a//BC则面BAC与面a相交于a,作BM⊥a,CN⊥a,取BC中点E,作EF⊥a,△ABC为正三角形, AE⊥B  相似文献   

8.
先介绍以下结论 :如果a =(a1 ,a2 ,a3) ,b =(b1 ,b2 ,b3)为平面α上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又n =(x ,y,z) ,且n·a=a1 x +a2 y +a3z =0 ,n·b =b1 x+b2 y+b3z=0 ,则n⊥平面α ,向量n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利用平面α的法向量n,可解决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夹角、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求二面角的大小和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等问题 ,且思路清晰 ,解题快捷、准确 .以下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要证直线与平面垂直 ,只要直线上的向量与该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可 .例 1 在棱长为 1的正方体ABCD -A1 B1 C1 …  相似文献   

9.
求异面直线的距离 ,就是要确定它们的公垂线段 ,然后再利用解三角形来完成 .但在有些情况下公垂线段难以确定 ,此时若能运用化归思想对问题进行适当转化 ,不仅可以简化运算 ,而且思路也非常简捷、明快 .下面就几种常用的转化方法举例说明 .1 转化为线面距离若m、n是两条异面直线 ,当m 平面α且n∥平面α时 ,直线n与平面α间的距离也就是异面直线m与n之距离 .     图 1例 1 S为直角梯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 ,∠DAB=∠ABC =90° ,SA⊥面AC ,SA =AB =BC =a ,AD =2a .(1)求异面直线SC与AB间的距离 ;…  相似文献   

10.
汪江松等著《几何明珠》的第 4 6页有一题很奇巧 :已知E、F为△ABC边AB上的点 ,且AE∶EF∶FB =1∶2∶3,中线AD被CE、CF截得的三条线段AG =x ,GH =y,HD =z .求x∶y∶z .结果是x∶y∶z =6∶8∶7.由此引申 ,得命题 1 如图 ,设CD∶CB =λ(定值 ) ,Di- 1Di=di,Bi- 1Bi=bi(i=1 ,… ,n) ,则(1 )若存在数列 {cn}与{an} ,使得当di=ciAD时 ,bi=aiAB ,则当bi=ciAB时 ,di=aiAD(i=1 ,… ,n) .(2 )当di=1nAD(i=1 ,… ,n) ,且λ =12 时 ,1° BBiAB =2in…  相似文献   

11.
一道竞赛题的再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 如图 1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B =1 ,图 1∠A =90° ,点E为腰AC的中点 ,点F在底边BC上 ,且FE⊥BE ,求△CEF的面积。( 1 99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第 1 1题 )文 [1 ]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广到等腰三角形 ,本文再作如下推广。图 2推广 1 如图 2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 =90°,AB =a ,点E为腰AC上的点 ,点E内分CA为 :CE∶EA =λ ,点F在底边BC上 ,且FE⊥BE ,则S△CEF=λ2 a22 (λ 1 ) 2 (λ 2 ) 。证明 由AC =AB =a ,CEEA=λ ,知EC =λaλ 1 ,EA =aλ 1 。作AD…  相似文献   

12.
定理 如右图 ,在△ABC中 ,AD、BE相交于F。若 AEEC =m ,CDDB=n ,则 S△ABFS△ABC=mmn m 1 。证明 ∵ AEEC=m ,CDDB=n ,则由直线BFE截△ACD ,利用梅涅劳斯定理得AEEC·CBBD·DFFA=1 ,即m1 ·n 11 ·DFFA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材 (B)引入了空间向量坐标运算 ,使得空间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角、距离等问题的解决避免了繁琐的定性分析 ,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定量计算 ,使问题得到了大大的简化 .一、求夹角问题例 1  ( 2 0 0 2年全国高考题 )如图 1 ,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 1 ,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 .点M在AC上移动 ,点N在BF上移动 ,若CM =BN =a( 0 <a<2 ) .( 1 )求MN的长 ;( 2 )当a为何值时 ,MN的长最小 ?( 3 )当MN最小时 ,求面MNA与面MNB所成二面角α的大小 .解  ( 1 )以B为坐标原点 ,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直线与椭圆、双曲线位置关系的一种新的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 ,针对圆的特殊几何性质 ,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实际上 ,结合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直线和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也有类似的结论 .引理 1 平面上 ,两点F1 、F2 在直线l的同侧 ,点F′1 和点F1 关于直线l轴对称 ,点P在直线l上 ,则 |PF1 | + |PF2 |≥|F′1 F2 |(如图 1) .(证明略 )定理 1 直线上一点到椭圆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的最小值 (1)小于长轴长 ,则直线与椭圆相交 ;(2 )等于长轴长 ,则直线与椭圆相切 ;(3 )大于长轴长 ,则直线与椭圆相离 .图 1 …  相似文献   

15.
在立体几何中有这样的两类问题 ,一类是把平面图形按照一定要求进行折叠或旋转 ,得到空间形体 ,另一类是为解决某些问题 ,需要把空间图形展开为平面图形 .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楚图形变化前后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 ,下面举例说明 .例 1 边长为 2a的正方形ABCD ,E、F分别为AB、BC的中点 ,沿DE ,EF ,FD把图形翻折起来 ,使A、B、C重合于一点P ,求P点到平面DEF的距离 .分析 先画出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 (如图 1) ,再比较两图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由ABCD是正方形 ,知DA ⊥AB ,DC⊥BC…  相似文献   

16.
以向量为工具求空间距离和角可以避开高难度的思维和繁杂的推理,使解答过程顺畅、简捷,且解法固定.但是,其关键在于转化.一空间距离空间距离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1)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转化求向量AB的模. (2)求点O到直线CD的距离,可在CD上取一点 E,令CE=λED,由OE⊥CD或求|OE|的最小值得到参数λ值,以确定E的位置,则OE的模|OE|即为点O到直线CD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孙家文 《中学教与学》2003,(1):37-38,44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0分 )1.若点P(a ,b)到x轴的距离是 2 ,到y轴的距离是 3,则这样的点P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 .直线y =- 2x + 12 不通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若直线y =12 x +n与直线y =mx - 1相交于(1,- 2 ) ,则 (   ) .(A)m =12 ,n =- 52 (B)m =12 ,n =- 1(C)m =- 1,n =- 52 (D)m =- 3,n =- 324 .若二次函数y =(m + 1)x2 +m2 - 2m - 3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必为 (   ) .(A) - 1或 3  (B) - 1  (…  相似文献   

18.
求共线三点组成的两线段的比是几何计算中的一个重点 ,又是一个难点 ,只要掌握其中的解题规律 ,就能快捷地解决此类问题。其规律如下 :⑴过共线三点中的分点 (一般中间点 )作某条直线的平行线 ,将它们的比转化到已知线段比的直线上。⑵可过已知线段比的分点 (一般中间点 )作某条直线的平行线 ,将它们的比转化到未知线段比的直线上去。现举例说明 :例 1 在△ABC中 ,AC >AB ,AE =12 BE ,F在AC上 ,且AFFC=2 ,连结EF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G ,求 BGCG的值。 (遵义市 90年中考题 )分析 :BGCG是B、C、G三点共…  相似文献   

19.
当解有关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题时,常遇到求极值的问题,有时需要应用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性质,解满足以距离和最小或距离差的绝对值最大为条件的综合题.一、解以满足距离和最小为条件的综合题我们知道,如果已知A、B两点在直线的同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一点M使|MA|+|MB|最小:可先求出点A(或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或B′),连结A′B(或AB′),它与l的交点为M,则M必满足条件|MA|+|MB|最小.例1 已知直线l:x-y+9=0,以椭圆x2+4y2=12的焦点为焦点,且过l上一点M的椭圆,使其长轴…  相似文献   

20.
在△ABC中 ,重心G的等角共轭点L叫作类似重心[1] .本文导出△ABC所在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到类似重心L的距离公式 ,从中可推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引理 1 [1]  设BD、CE为两条类似中线 ,AC =b ,AB =c,BC =a ,则ADDC=c2a2 ,AEEB=b2a2 .①引理 2 [2 ]  设P为△ABC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 ,D、E分别是边AC、AB所在直线上的点 ,BD与CE交于M (M不在边上 ) .若 ADDC =λ ,AEEB=μ ,则PM2 =PA2 μPB2 λPC2λ μ 1 -λμa2 λb2 μc2(λ μ 1 ) 2 .②定理 PL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