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融媒体飞速发展的现在,人们接收信息的媒介越来越多,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晋剧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但如今它却面临着传承与传播的双重压力。结合融媒体技术发展特点,针对晋剧文化传播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晋剧文化传播受众断层、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并从加强晋剧文化宣传力度、创新晋剧文化传播方式、利用新技术等方面对如何在新时代下进行晋剧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仅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更要同步建设新农村文化,改变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匮乏现状,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相比较其他方式,大众传媒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目前大众传媒对农村的信息传播严重不足.各级政府以及媒体应采取措施利用大众传媒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建设农村公益性媒体.综合各类型媒体构建农村复合型网状传播结构,对农传播的媒体内容和形式要切实贴近“三农”。  相似文献   

3.
媒体传播具有传承优秀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文化产业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媒体传播对吸引社会注意力和引导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是促进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媒体传播引导民众、凝聚人心、传播文化,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以及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信息传播的需要促进传播媒体的不断发展,而传播媒体的发展又扩大了信息的传播。教育信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积累,也随着传播工具的不断改进而大量传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新媒体的出现而引起的。如文字、印刷术等媒体的出现,导致了人类教育模式的彻底改变,这一模式延续了数千年。本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电子媒体,它们被迅速应用到教育领域,开创了以电子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新时代。根据媒体的功能和呈现信息的形态,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大致可分为视觉媒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文化”与“传播”再认识,评述传播对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后,由于媒体的传播,却使文化也出现了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完成对内信息的传递,建立企业与员工的信息与情感交流,弘扬与提升企业文化,使员工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报、企业编纂书籍印刷品等是企业进行对内传播的主要方式,网络媒体兴起后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也成为企业进行对内传播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手机等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企业媒体对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媒体必须进行及时的调整以适应全新的媒体环境。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探讨当前媒体环境下企业媒体对内传播应当向增强媒体的服务型、社交性,重视员工传播者身份的方向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7.
周克娟 《山东教育科研》2014,(19):I0006-I000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开始注重丰富自己的文化层面,自觉、自发地吸取自己需要的知识。虽然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方式由书本扩展到了媒体、电子平台、数据库等虚拟数字媒体平台,但是不得不承认,纸质书籍还是当前应用最广的知识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8.
简论媒体素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媒体客观上承载着多元文化价值的传播功能,由于我国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普遍缺乏,从而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极大的冲击。为此,应健全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保障制度,加强媒体素养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体素养教育实践,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从而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体素养,培养未成年人合理看待媒体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获取、分析、评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创新,为媒体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更多支持,多个媒体的协同发展,使媒体融合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作为校园媒介,高校媒体平台间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了解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完成平台间的有机融合,发挥更高效的信息传播功能。针对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提出打造基于学生群体的融媒体平台、打造服务于大学生的新文化阵地、打造服务于高校办学的融媒体生产平台、打造服务于高校信息传播的短视频平台等对策,以期促进高校融媒体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媒体,网络传播已进入到数字化时代。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它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且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加强网络媒体社会公信力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出台系统完善的网络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发布机制,提高网媒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打造网媒的社会公信力品牌,以及加强舆论监督等。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与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各类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中,网络经常成为第一信源和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引导主流舆论方向。了解网络舆情特点,掌握网络舆情发生、演变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内容、生成路径与发布载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分析与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公共事件在网络舆论场不断出现,成为学界关注的现象。事件最初的议题是在人际传播范围内汇集网络表达的个人意见,并逐渐形成小规模舆论场,然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共振态势。大众传播领域的合力扩大了事件的社会影响,使之真正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公共事件。从局部舆论演化到社会舆论的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了很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舆论分析,是就社会公众对共同关心的教育政策、事件、现象和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言论和意见等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并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作为对教育实践需求的回应,教育理论领域的教育舆论分析是伴随着社会利益分化、媒体改革和网络新技术发展而诞生的,因而教育舆论分析有可能成为教育理论的一部分。教育舆论分析需要从研究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考量。教育舆论分析的基本路径依次为搜集教育舆情,对基于教育舆情的教育舆论进行研究判断,提出解决教育舆论问题的教育政策建议和舆论环境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触动多方利益的改革加速推进,选择网络主张权利、发表意见的诸多集群行为、抗争行为剧增,进而形成网络群体事件。网络群体事件的作用力源泉在于广泛集群的网民所形成的舆论压力,科学有效地处置网络群体事件,必然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舆论引导,这是"媒体人"之共同责任。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中独具权力话语优势,这进一步强化了主流媒体的时代使命,使其注定成为处置网络群体事件的媒体引导者。为此,在应对突发网络群体事件时,主流媒体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减少舆论非常态聚集,因势利导,努力提高网络群体事件的引导力与化解力,强化正确的民意走向,确保在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中站稳地位、站正位置、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6.
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是新闻媒体应承担的重要的社会责任。电视新闻媒体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电视新闻媒体引领“自媒体”时代舆论的新格局,以强大的新闻舆论宣传阵势播撒社会正能量,让社会上的正义形象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形成媒体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社会新风尚。  相似文献   

17.
由微博等掀起的"微革命"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舆论甚至制造舆论焦点的力量。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的管理者,可通过微博采用"微处理"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回应关切、沟通信息、服务群众、引导舆论、规范行为。熟控"微传播"是确保微处理有效运作的前提,破解政府面对危机时的惯性思维是微处理有效运作的基础,建立完善微传播系统是微处理有效运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网络等新媒介蓬勃兴起,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各种观念不断发生碰撞,新兴的网络舆论快速而活跃,影响我党、干部形象的事件以及不利和谐的失控事件频频发生,如果不加以适当引导,后果不堪设想。新媒介生态环境对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党的喉舌,从传播内容、传播学的传受角度、舆论引导方式来看,党刊拥有舆论引导责任的身份合法性,应当高举舆论引导责任的大旗,遵循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凭借理论宣传的功能,成为引导舆论的主阵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社会戾气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威胁。社会戾气的产生源于社会价值观的异化和失序、生活重压下负面心理的积累、社会公共服务的缺失、权力越轨及社会公平公正未能充分彰显。化解社会戾气不仅需要政府建立公平公正的规则,构建多层面的服务体系和救济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也需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社会成员加强自身修养、理性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