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全面地考察英国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原因,从国家与教会的二元结构、异端传统、人文主义及亨利八世离婚案等因素入手,提出了英国宗教改革从可能变为现实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2.
16世纪英国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本文旨在于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第一阶段(1529—1536年),英国议会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指出议会立法是怎样确立王权高于教权的,以及议会在宗教改革期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宗教改革,作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决战之一,经过了较长的时期。文中论述了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时期宗教改革的诸问题,特别是其中萨默塞特主政所展开的宗教改革的一些问题,及其垮台的原因。本文依次论证了亨利八世的中间路线与改革派执政,萨默塞特公爵主政,及其所开展的宗教改革舒缓进程,萨默塞特的倒台;并且指出此后英国改革更为激进、迅猛  相似文献   

4.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英国教职界既向罗马教皇纳税,也向英国国王纳税.国王的征税份额高于教皇,且教皇所得款项中的大部分税款被国王占有.这一事实加剧了教皇同英王的矛盾和斗争,助长了英国教职界对英王的不满情绪,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国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文化与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英文《圣经》的出版及福克斯所撰写的《英烈传》给以后英国文化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在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教育进一步走向民众,所有这一切都为以后英国民族国家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代英国国家建构视域中的都铎宗教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英国宗教改革中,都铎君主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国家层面坚持毫不动摇的国家立场,树立国家主权和公民身份;社会层面尊重臣民宗教习惯,包容社会多元宗教倾向.同时,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不是绝对的、消极的,都铎通过将主教制度国家化,向民众大力灌输王权至尊思想,将国教塑造成为专制君主统治的思想和制度工具.由此,都铎不仅完成了教会民族化的任务,而且避免了宗教动荡,更通过吸收中世纪神学及教会体制强化了国家统治的合法性.作为现代化的先驱,都铎更倾向于用社会而不是政治的方式建构他们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其民众的宗教生活逐步沾染上新教的色彩。其次,在经济领域,其人口的增多与物价的上涨共同导致了社会贫困化现象的产生,都铎政府也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济贫法令。再者,虽然新教与天主教在一些基本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上并无太大的差别,但在对诸如性、家庭和妇女的看法上还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董继华 《成才之路》2009,(33):43-43
宗教在欧洲的地位非常重要的。欧洲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宗教。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是凌驾于各国政治权力之上的.形式上它是欧洲的最高统治者。罗马天主教会维持着欧洲四分五裂的状态,忽视民族,忽视国家,忽视民众.直到宗教改革,英法等民族国家才打破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当政治可以利用宗教信仰的时候,世俗人权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起初是各国君主加强个人权力,发展国家,后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又大胆地冲破封建君主的种种束缚,  相似文献   

9.
16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旧有的政治体系遭到破坏,神权与王权并存的双重社会结构被王权至上的一元结构所取代。神权、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宗教改革过程的始末,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政治观念的演变,这些演变促成英国走向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获得独立自主的国家尊严,唤醒英国人民的民权至上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中期英国在摆脱教会教条腐朽的桎梏后,王权得到了进一步稳固和加强,资本主义平稳的发展也使得其经济逐步复苏,思想的解放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艺术活动的快速发展,从而进入到黄金发展阶段。戏剧对于英国统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政治作用,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国王加冕庆典上出现的宫廷戏剧被视为展现王权的表现工具,且具有合法性。宫廷戏剧也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从规模逐渐扩大的王室剧团到逐年递增的资金赞助,实质上支持和推动了宫廷戏剧的发展,其管理机构、机制也在不断的进步中趋于完善,为其后的剧院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宗教改革之前,罗马教皇是解释人们信仰的权威,教士用普通大众听不懂的拉丁语为人们主持宗教仪式,英语《圣经》被认为是异端。宗教改革时期,英国掀起翻译和出版英语《圣经》的高潮,最终《圣经》取代罗马教皇,成为人们信仰的权威。伴随着英语《圣经》的发展,国王的态度却反复变化,他们希望"自上而下"地加强王权、统一人民的思想;而大众通过阅读、理解英语《圣经》却产生不同的思想,最终自下而上推动教会走向分裂。  相似文献   

12.
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大学深陷困境。无休无止的宗教纷争使得德意志大学精疲力竭;世俗权力的过度干涉限制了大学的发展;这引发了德意志大学在此过渡转型期间举步维艰。虽然近期的研究在很多方面扭转了大于此时大学衰落的负面印象,但是此时德意志大学陷入危机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3.
藏佛教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块绚丽的瑰宝.然十四世纪佛教的更光被动荡的时局、废驰的戒律、腐化的僧人所污蔽。宗喀巴大师顺应西藏人民与地方政权的改革愿望,以戒律荡行、以教义治心对僧风律仪进行了彻底的整肃,使僧俗大众循释氏正道进言。寺院面貌为之一新,迅速出现了政教昌明,经济繁荣的局面。其所创立的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宗派,为人民所接受、信仰。格鲁派教法的施行,使得我国藏传佛教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宗喀巴改革.意义深远.影响广大。  相似文献   

14.
马丁·路德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人物,是中世纪教会的"叛逆者"。但马丁·路德并非一开始就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教会和教皇,这里面充满了曲折。可以说,他的最终"反叛"是时势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都铎时期英国的文化娱乐活动较为繁荣,以马洛为代表的剧作家开创了英国戏剧的黄金时代,而宗教音乐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舞蹈都同样流行。打猎、足球和棋牌等体育运动也深受人们喜爱。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阅读和因艺更成了人们娱乐和提高自己的首选。文化上的继承性与变迁性是造成都铎时期英国文化娱乐活动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五、十六世纪,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旧的伦理思想已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以宗教改革运动为代表,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张扬个性、追求个人价值的伦理思想正逐步形成.其中,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最具代表性,其宗教(新教)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预定说”“禁欲主义”两方面,目的是使人过上一种警觉而又理智的生活,该伦理思想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自我实现途径,使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18.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实际上是用新的宗教形式来适应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要求.宗教改革最终促进了欧洲的文化、科技和政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宗教改革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定性的文献分析法,从宗教改革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演变的关系出发,归纳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宗教改革时期的重要思想,并探讨各个时期的宗教改革思想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发展的根源之一,它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其成为西方近代文化的核心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5):180-181
人类历史上每次出现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会伴随巨大的历史进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在世界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突破本课重难点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