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与现行课本相比思考题的数量多了,删去了几道却新增了十几道思考性、趣味性较强、且有利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思考题。为此,教者必须首先探讨这些新增思考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才能在教学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探解,以充分发挥思考题的启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求和,分析对比。1.期末考试,小东的语文成绩和自然成绩加起来是197分;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成绩和自然成绩加起来是196分。想一想:小东的哪一科成绩最高?你能算出小东各科的考试成绩吗?(第13页)[分析与解答]见下式,先整体求和,显然三种成绩和“语文十自然十数学二296(分厂。再将此和分别与两科成绩和进行对比,这样就很容易求得各单科的成绩。(解略)答:语文成组最高为IO0分;数学成绩为99分;自然成综为97分。2.选三个一位数,例如1二。3,组成所有可能的三位数(不许重复)。求出这些三位数的…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1册中,共设置了19道思考题,其中只保留了原有教材中的4道题,新增思考题达15道之多。统观新增思考题,它们的思考性、趣味性较强,但难度比以前稍有降低,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这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智能的好素材。教师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4.
22页第14题:右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1=∠2,∠3=∠4。求x是多少度。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判断推理: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x是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所以知道∠2与∠4的度数,就可求得x。因为原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是60°,又∠1=∠2,∠3=∠4,这样便可求得∠2与∠4各为30°,从三角形ABC中看到,由30° 30° x=180°,可求得x=120°。29页第13题:箱子里装有同样数目的圆球和方块。每次取出5个圆球和3个方块,取了几次以  相似文献   

5.
1.用右面的方格纸剪形状的小图形,最多可以剪多少个?(练习九) [分析与解答]解题时若瞎碰硬凑不易得出正确的答案。只要将两个小图形如图互相咬合拼成一个有6个方格的长方形,然后再将题图(含25个小方格)划分出四个这样的长方  相似文献   

6.
.1,(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个人,右边有6个人,一共有多少个人? (2)i2个向学排队做操,雄亡的左边有5个人,小红的右边有几个人?(第一册练习二十八第n题)解析.这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的基础上出的思考题。解答此题(1)时,学生往往只将左右两边相加,解答此题(2)时,学生往往只将总人数减去一边人数得另一边人数。因此解答时,要启发学生不要忘记“小红”本人。正确算式是:①5 1 6=12,而不是5十6=11;②12一1一5“6,而不是12一5二7。 2.小明和小华看同一本故事书,·小明看了8页,小华看了11页,谁剩下的多全(第~册总复习第19题)…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小数第十册教学问答○唐山市教委/赵中华宋贺彩李连强赵景忠1.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教材与现行统编教材比较有什么变化?答: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教材,将现行统编教材的简易方程移到九册数学,增加了简单的统计(一)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其它单元...  相似文献   

8.
一、第一页例1是用等分除法建立除法的初步概念,那么第25页例5的包含除法是不是除法的另一种定义?两种除法的区别何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 简答: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由于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反映在实际意义上就是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不同,从而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乘数,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数,这就是等分除法;另一种是求乘数,将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就是包含除法,这个区别只是除法的两种实际运用,而不是除法的另外两种定义。(其实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无多大区别,有人主张小学不再用这两个名称,则两种除法也即统一,这也说明它们不是除法的定义,而是运用的类型) 由于包含除法比等分除法难理解,可这样教学:①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让学生实际摆一摆,分一分,从具体感知中抽象出概念;②与等分除法对比,区分异同,分析判断,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第八册部分思考题解题思路浅析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教委唐吉坤1期末考试,小东的语文成绩和自然成绩加起来是197分;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成绩和自然成绩加起来是196分。想一想:小东的哪一科成绩最高?你能算出小东各科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一) 基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观察、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小数知识。板书:3.5、0.83、0.54s。要求:(1)读出各数。(12)如果将各数的小数点都去掉,它们的值发生了什么变化?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  相似文献   

11.
象这样的数图形题应教给学生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有序思考方法,比如第1图,从左边大边看,只有1个三角形,再从这边的上部分看,就有3个三角形(前面第6题已讲数法),然后看这边的下部分,只有1个三角形,这样一共就有1 3 1=5(个),仿此,就可得出第2图有三角形4个.19.摆两行(?),每行10个,从第一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移动2个呢?移动3个呢?你发现每次移动的数和相差的数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思考题是通过实践操作,从观察比较中发现、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观察,摆一次,观察一次,引导发现一次,然后概括总结出规律:相差数为移动数的2倍.如  相似文献   

12.
第十册     
海上日出犤题旨说明犦1.本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几种景象”的练习,要建立在仔细看图和认真学文的前提下。说前,既要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更要承上一册课本的重点训练项目,继续学习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运用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2.这道题是继续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能力。在学生对“伟大奇观”的理解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其大胆地表达见解,阐述理由,参与争论。当然…  相似文献   

13.
数学第六册思考题选解1.第86页(题略)解:根据“二月的一天”及“三批人数不相等且没有单独一个人来的”条件,可知三批人数的乘积最大是28,最小是24(2×3×4)。(1)从三批人数来考虑,取最小的两数(2、3)和5搭配,得到2×3×5=30,这样就超...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了一些星号题和思考题,这些题目形式新颖,内容接近学生实际,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它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因而我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去做,并作适当的指导。本文就第七册思考题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领会编排意图,备好思考题在第七册书上带星号题有60多道,思考题20多道,在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在备课时应重视这些题目,专门设计几节练习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数第九册教学问答赵中华张怀忠冯连生1.怎样教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中的应用题?答: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习已学过的两、三步应用题,目的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为下一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作好准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的内容,是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总结原教材和卖验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与原教材比较,教学内容及各单元内容的编排顺序做了部分调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下面就这册教材的主要变化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课例简析]“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编排的,是学习小数的性质和有关四则运箅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可采用“操作感知、组织讨论、看书自学”的方式进行导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第六册部分思考题解答黄百研练习十八: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它是星期几?思路:9月份有30天,每7天有一个星期日,如果有5个星期日,除了这5天,中间就有4个6天,6×4=24(天),24天加5天是29天,只余下1天...  相似文献   

19.
第11页:用1、4、5三个数字组成两个带分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每个带分数都由1、4、5三个数组成)解析:先用1、4、5三个数字组成带分数,有1 、4 、5 三个。由等式可知:乘数是 ,所以被乘数应大于积,已积接近被乘数的一半,故选4 作被乘数,经计算积正好是1 。得4   =1 。第16页:用5个3组成一个算式,要使算式中至少有一个分数,得数分别等于0、1、2、3。解析:先列举用不超过4个3组成的一些分数(分数值为整数的),如: 、 、3 、 ……然后从中选一、两个分数,3的个数不是5个就再…  相似文献   

20.
数学第十册     
比和比例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材中比的定义是广义的:两个数相除,又叫这两个数的比。求比值用除法计算。教学时可以通过既有同类量,又有不同类量的实例引出比的定义。讲实例时,先说明它们要用除法计算,再指出“两个数相除,又叫这两个数的比”,使比的概念与除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